PTA做业:1.选择排序法 2.找鞍点

做业一:选择排序 一.试题:本题要求将给定的n个整数从大到小排序后输出。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一个不超过10的正整数n。第二行给出n个整数,其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输出从大到小有序的数列,相邻数字间有一个空格,行末不得有多余空格。 输入样例: 4 5 1 7 6 输出样例: 7 6 5 1 二.分析:1.本题与教材上的示例有所不一样,须要将一组结果从大到小输出 实际上所使用的思路与原理是同样的! 2.须要严重注意的是题目中行末不容许有空格,不然该题会所有报错! 三.因为原理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已经说过,因此直接附上执行代码吧:ios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main()
{
	int temp,i,j,n;
	int a[100];
	scanf("%d",&n);
	for(i=0;i<n;i++)
	scanf("%d",&a[i]);
	for(i=0;i<n;i++)
	{
		for(j=i+1;j<n;j++) //本处就是表明从第一个数到最后一个数,找出最大值,然后从第二个数到最后一个数,找出最大值......以此类推
		{
			if(a[j]>a[i])
			{
			temp=a[j];//本处就是
			a[j]=a[i];//将最大数
			a[i]=temp;	//与上述要求的数交换
			}
		}
    }
    for(i=0;i<n;i++){
    printf("%d",a[i]);
    if(i!=n-1)
    printf(" ");//本处即保证行末无空格
    }
}

四.运行正确截图 五.总结:本题是一次性经过,而且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对照教材仿写便可,可是咱们须要弄清楚其原理,这样才能算是掌握了该算法的排序!算法

做业二:找鞍点 一.试题:找鞍点 (20 分) 一个矩阵元素的“鞍点”是指该位置上的元素值在该行上最大、在该列上最小。 本题要求编写程序,求一个给定的n阶方阵的鞍点。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一个正整数n(1≤n≤6)。随后n行,每行给出n个整数,其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输出在一行中按照“行下标 列下标”(下标从0开始)的格式输出鞍点的位置。若是鞍点不存在,则输出“NONE”。题目保证给出的矩阵至多存在一个鞍点。 输入样例1: 4 1 7 4 1 4 8 3 6 1 6 1 2 0 7 8 9 输出样例1: 2 1 输入样例2: 2 1 7 4 1 输出样例2: NONE 二.分析:本题的难度稍高,实际上其原理很简单,就是逐行找出每行中最大的数,然后把该数与其所在的列中数进行比较,看是否为列中最小的数,若知足这些条件就可将该数输出 若不知足,输出NONE 三.因为代码行较多,因此详情直接附在代码上:数组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a[88][99];
    int n;
    scanf("%d",&n);
    int i,j;
   for(i=0; i<n; i++)
        for(j=0; j<n; j++)
        {
            scanf("%d",&a[i][j]);
        }
    int k=0,x=0,sks=1,q=0;//k为鞍点的最小值列标 
    if(n==1)
        printf("0 0");//若只是一个一阶矩阵,则鞍点就是其自己 
    else
    {
        for(i=0; i<n; i++)
        {
            x=i;
            for(q=0; q<n; q++)//找行得最大值 
            {
                if(a[i][k]<=a[i][q])//数组元素之间比较,比a[i][k]大,就把列标赋给k 
                {
                    k=q;
                }
            }
            for(j=0; j<n; j++)//判断是否为列中的最小值 
            {
                if(a[x][k]>a[j][k])//若此行最大值不是列所在的最小值,把小的行标赋给x 
                {
                    x=j;
                    break;
                }
            }
            if(i==x)//行中最大且列中最小,判断条件行标不改变 
            {
                sks=0;
                break;
            }
        }
        if(sks==0)
            printf("%d %d",i,k);//i为鞍点行数,k为鞍点列数 
        else printf("NONE");
    }
    return 0;
}

四.运行结果正确截图 五.流程图: 六.总结:本题调试了不少次,最后仍是借阅了一网友的资源将问题解决的,可能仍是本身所考虑到的各类状况不周到,从此仍是要多加思考,将思惟能力锻炼出来 做业三:冒泡法排序 一.试题7-1 冒泡法排序 (10 分) 输入1个正整数n(1<=n<=10),而后输入n个整数并存放在数组中,将这n个整数从大到小排序后输出,相邻数字间有一个空格,行末不得有多余空格。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给出一个不超过10的正整数n。第二行给出n个整数,其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输出从大到小有序的数列,相邻数字间有一个空格,行末不得有多余空格。 输入样例: 4 75 71 77 76 输出样例: 77 76 75 71 二.分析:本题代码与选择排序法的代码类似,可是原理与选择排序法是大相径庭的,本题是一组数中的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互比较,若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则调换其位置 三.执行代码学习

#include<iostream>//请各位读者相信,本题代码毫不是copy而来
 using namespace std;
 main()
{
	int n,a[99];
	int i,j,middle;
	scanf("%d",&n);
	for(i=0;i<n;i++)
	scanf("%d",&a[i]);
	for(i=1;i<n;i++){   //外层循环
	for(j=0;j<n-i;j++)//内层循环
	if(a[j]<a[j+1]){
		middle=a[j];a[j]=a[j+1];a[j+1]=middle;//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相互比较,若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则调换其位置
	}
    }
	for(i=0;i<n;i++){
	printf("%d",a[i]);
	if(i!=n-1)
		printf(" ");//此处迎合PTA要求的格式
    }
	return 0;
}

四.总结,本题的难度不是太大,由于已经学习过了选择排序法,因此弄明白了其原理难度并不大spa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