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模拟电路:3-11 BJT实现电流源

回到目录html

 

 

1. 恒流源

 

 

(1)简易恒流源

      用BJT晶体管能够构造一个简易的恒流源,实现电路以下:ui

图3-11.01 设计

      前面咱们在射极放大电路的分压偏置时讲过,分压偏置具备很是好的稳定性,几乎不受晶体管的β参数偏移的影响,所以能够用这个分压偏置电路来实现恒流源。其电路计算方法与分压偏置也是相似的:3d

      基极电压VB为:htm

      发射极电压VE为:blog

      最终输出电流为:ci

      固然,这个恒流源假设BJT晶体管工做在正常的放大区内,因此负载的阻值RL不能太大,不然RL上会产生过大的压降,迫使VCE变小直至小于VCEsat而进入饱和区,最终致使电流源失效。因此通常只能用于低成本、对输出电流要求不高的场合。get

 

 

(2)改进的恒流源

      上面的简易恒流源还有个缺点,就是输出电流受VCC的影响较大。若VCC有波动,基极偏置电压VB也会跟着产生波动,而后VE也跟着波动,最终致使输出电流也会波动变化,稳定性很差。(你若要问为啥VCC不用7805之类稳压IC器件?这种低成本场合用一个几块钱的IC器件是土豪么?)it

      那有什么低成本的稳压器件呢?有的,答案就是齐纳二极管。改进恒流源电路以下:原理

图3-11.02 

      如此,基极电压VB能够稳定在齐纳VZ,最终的输出电流为:

      从上式可见,输出电流表达式中没有VCC,所以输出电流不受VCC波动的影响。并且,齐纳二极管通常受温度影响也比较小,因此上面这个改进的恒流源电路有较好的稳定性。固然,前提仍是要工做在BJT的放大区范围内才行。

 

 

(3)用pnp实现恒流源

      上面的改进恒流源还有个问题,就是负载RL不能接地,只能悬空使用。若要使RL能接地,必须再想办法。考虑到pnp型晶体管的电流方向相反,集电极能够接地使用,所以可用pnp型来实现恒流源,电路以下:

图3-11.03 

      上图中,计算原理和前面是同样的,只是pnp晶体管的计算方向所有相反:

      输出电流的最终表达式与前面使用npn型晶体管的表达式是同样的。

 

 

2. 镜像电流源

      镜像电流源(Current Mirror)有时也被称为电流镜,是一种利用两个对称的晶体管产生恒流源的电路。不过,镜像电流源通常只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的设计(好比运放的设计),不多在分立元件电路中使用。由于分立元器件很难找到两个放大系数如出一辙的对称晶体管,而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作两个特性彻底一致的片上晶体管是能够作到的。

      因此,通常若是你不是专门从事IC设计的话,通常用不到这个电路。不过奇怪的是,几乎全部的模电教材都喜欢把电流镜拉出来说一讲,好吧,那咱们也讲一下吧,其实它的原理并不难。不过,这个电流镜那些个升级版:什么威尔逊(Wilson)电流镜、Wildlar电流源、比例电流镜等等……就真的不用去管了。

      电流镜的基本实现原理见下图:

图3-11.04 

      其名称由来,是由于若是你经过调节VCC1和Rin,获得了一个原始的电流Iin;那么,在输出端能够获得一个和Iin几乎同样大小的镜像电流Iout,而不用管VCC2和负载RL的值(固然VCC2和RL不能太过度以至于超出正常工做范围)。

      其工做原理分析以下图所示:

图3-11.05 

      a. 两个晶体管Q1和Q2的基极链接在一块儿,故它们的基极电压是相同的,记为VB

      b. 因为两个晶体管的特性是彻底一致的,那么相同的基极电压VB应该产生相同的基极电流IB1和IB2

      c. 再因为两个晶体管的放大系数β也相同,那么集电极电流IC1和IC2也应该是相同的。

      d. 输入电流Iin=IC1+IB1+IB2≈IC1,输出电流Iout=IC2,故输入电流Iin和输出电流Iout近似相等。

      最后的问题就是输入电流Iin怎么算。因为Q1的集电极和基极短路,故:

      那么,输入电流Iin即为:

     

回到目录

 

 

( end of 3-11)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