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 故障艺术

本文的主题是 Glitch Art,故障艺术。git

什么是故障艺术?咱们熟知的抖音的 LOGO 正是故障艺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它有一种魔幻的感受,看起来具备闪烁、震动的效果,很吸引人眼球。github

故障艺术它模拟了画面信号出现故障致使成像错误的感受。青色色块与红色色块没法重合就是这种故障的体现。从胶片时代开始到今天的数码时代,这种故障一直是观众很是熟悉的现象。即便抖音的 LOGO 只是静态的,大脑也会本身补完整个效果,甚至还会本身脑补信号干扰的噪音。dom

固然,广义的故障艺术不只仅指这种效果,我以为是很宽泛的,本文将介绍一些 CSS 可以模拟完成的故障艺术效果。ide

使用混合模式实现抖音 LOGO

首先从静态的开始,抖音的 LOGO 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函数

image

它看着像是 3 个 J 形重叠在一块儿。而实际上,是两个 J 形重叠在一块儿,重叠部分表现为白色,这个特性,使用 CSS 的混合模式 mix-blend-mode 很是好实现,而单个 J 形示意图以下:动画

图片来源于知乎:为何抖音的标志,看起来具备“电”“闪烁”“震动”的感受?url

单个 J 形实际上是由 3/4圆 + 竖线 + 1/4圆组成,使用一个标签便可完成(加上两个伪元素)。spa

关键点

  • 主要借助伪元素实现了总体 J 结构,借助了 mix-blend-mode 实现融合效果
  • 利用 mix-blend-mode: lighten 混合模式实现两个 J 形结构重叠部分为白色

因此整个效果只须要两个标签:3d

<div class="j"></div>
<div class="j"></div>
复制代码

简易 SASS 代码:调试

// 实现第一个 J
.j {
    position: absolute;

    &::before {
        content: "";
        ...
    }

    &::after {
        content: "";
        ...
    }
}

// 实现第二个 J,加上混合模式
.j:last-child {
    position: absolute;
    mix-blend-mode: lighten;

    &::before {
        content: "";
        ...
    }
    &::after {
        content: "";
        ...
    }
}
复制代码

示意图以下(为了更好理解,加上了动画):

tiktok

完整的 DEMO:

使用 mix-blend-mode 实现抖音 LOGO

图片的 Glitch Art 风

固然,上面实现的是咱们实现的 J 形的叠加,理解了这种技巧以后,咱们能够把它运用到图片之上。

这里咱们会运用到 background-blend-modemix-blend-mode

假设,咱们有这样一张图:

image

只须要一个标签便可

<div class="mix"></div>
复制代码

给两张一样的图片,叠加上 青色#0ff 和 红色#f00,而且错开必定的距离,两张图都要加上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其中一张再加上 mix-blend-mode: darken

.mix {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background: url($img), #0ff;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after {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margin-left: 10px;
    width: 400px;
    height: 400px;
    background: url($img), #f00;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mix-blend-mode: darken;
  }
}
复制代码

获得以下效果:

image

这里与上述抖音 LOGO 的处理是有点不同的,使用的混合模式也不止一种,简单解释下。

  1. 由于图片自己不是红色和青色的,因此须要经过 background-image 叠加上这两种颜色,并经过 background-blend-mode: lighten 让其表现出来

  2. 为了保持中间叠加部分的原色,须要再叠加一个 mix-blend-mode: darken 反向处理一下。(不理解的同窗能够打开调试,手动关掉几个混合模式,本身感觉感觉便可)

完整的 DEMO:

图片的类抖音 LOGO Glitch 效果

动态类抖音风格 Glitch 效果

OK,有了上面的铺垫,咱们接下来能够给这种效果加上动画。

关键点

  • 利用 mix-blend-mode: lighten 混合模式实现两段文字结构重叠部分为白色
  • 利用元素位移完成错位移动动画,造成视觉上的冲击效果

看看效果:

本文篇幅有点长,代码就不上了,完整 DEMO 在这里:

类抖音 LOGO 文字故障效果

固然,咱们也不是必定要使用混合模式去使得融合部分为白色,能够仅仅是使用这个配色效果,基于上面效果的另一个版本,没有使用混合模式。

关键点

  • 利用了伪元素生成了文字的两个副本
  • 视觉效果由位移、遮罩、混合模式完成
  • 配色借鉴了抖音 LOGO 的风格

textglitch2

完整 DEMO 在这里:

CSS文字故障效果

仅仅使用配色没有使用混合模式的好处在于,对于每个文字的副本,有了更大的移动距离和能够处理的空间。

Glitch Art 风格的 404 效果

稍微替换一下文本文案为 404,再添加上一些滤镜效果(hue-rotate()blur())嘿嘿,找到了一个可能实际可用的场景:

效果一:

404

效果二:

404

两个 404 效果的 Demo 以下:

其余配色效果

固然,不只仅只有这一种红 + 青的配色效果。还有一些其余的配色及混合模式的搭配,如 黄 + 粉红 + 蓝配合 mix-blend-mode: multiply

而后,有的时候,效果不但愿和背景混合在一块儿,可使用 isolation: isolate 进行隔离。


好,上述效果能够归类为一个分类。接下来开启下一个分类

clip-path 登场

下半篇幅的主角主要是 clip-path

clip-path 一个很是有意思的 CSS 属性。

clip-path CSS 属性能够建立一个只有元素的部分区域能够显示的剪切区域。区域内的部分显示,区域外的隐藏。剪切区域是被引用内嵌的URL定义的路径或者外部 SVG 的路径。

也就是说,使用 clip-path 能够将一个容器切成咱们想要的样子。

例如这样:

<div>TXET</div>
复制代码
div  {
    margin: auto;
    padding: 10px;
    line-height: 1.2;
    font-size: 60px;
    background: #ddd;
}
复制代码

正常是这样的:

使用 clip-path 剪裁为一个平行四边形:

div  {
    margin: auto;
    padding: 10px;
    line-height: 1.2;
    font-size: 60px;
    background: #ddd;
+   clip-path: polygon(35% 0, 85% 0, 75% 100%, 25% 100%);
}
复制代码

结果以下:

image

那么,思路就有了,咱们能够将一个文字复制几个副本,重叠在一块儿,再分别裁剪这几个副本进行位移动画便可。

使用 clip-path 实现文字断裂动画

咱们仍是使用元素的 ::before::after 两个伪元素复制两份副本,再分别使用 clip-path 进行剪裁,再使用 transform 进行控制。

核心代码:

<div data-text="Text Crack">
    <span>Text Crack</span>
</div>
复制代码
div {
    position: relative;
    animation: shake 2.5s linear forwards;
}

div span {
    clip-path: polygon(10% 0%, 44% 0%, 70% 100%, 55% 100%);
}

div::before,
div::after {
    content: attr(data-text);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

div::before {
    animation: crack1 2.5s linear forwards;
    clip-path: polygon(0% 0%, 10% 0%, 55% 100%, 0% 100%);
}

div::after {
    animation: crack2 2.5s linear forwards;
    clip-path: polygon(44% 0%, 100% 0%, 100% 100%, 70% 100%);
}

// 元素晃动,断裂前摇
@keyframes shake {    
    ...
}

@keyframes crack1 {
    0%,
    95% {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

    100% {
        transform: translate(-55%, -45%);
    }
}

@keyframes crack2 {
    0%,
    95% {
        transform: translate(-50%, -50%);
    }

    100% {
        transform: translate(-45%, -55%);
    }
}
复制代码

能够获得这样的效果:

textcrack

完整的 Demo:

clip-path 实现文字断裂效果

这个效果,最先的版本见于这位做者:George W. Park

clip-path 的 Glitch Art

OK,继续,有了上面的铺垫以后,接下来,咱们把这个效果做用于图片之上,而且再添加上动画。

随便选一张图片:

image

哇哦,很是的赛博朋克。

实现动画的关键在于:

  • 使用元素的两个伪元素,生成图片的两个副本
  • 使用 clip-path 对两个副本图片元素进行裁剪,而后进行位移、transform变换、添加滤镜等一系列操做。

简单贴一下伪代码:

<div></div>
复制代码
$img: "https://mzz-files.oss-cn-shenzhen.aliyuncs.com///uploads/U1002433/0cb5e044a1f0f7fc15f61264ee97ac1f.png";

div {
    position: relative;
    width: 658px;
    height: 370px;
    background: url($img) no-repeat;
    animation: main-img-hide 16s infinite step-end;
}

div::before,
div::aft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658px;
    height: 370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 inherit;
}

div::after {
    content: "";
    animation: glitch-one 16s infinite step-end;
}

div::before {
    content: "";
    animation: glitch-two 16s infinite 1s step-end;
}

@keyframes glitch-one {
    @for $i from 20 to 30 {
        #{$i / 2}% {
            left: #{randomNum(200, -100)}px;
            clip-path: inset(#{randomNum(150, 30)}px 0 #{randomNum(150, 30)}px);
        }
    }

    15.5% {
        clip-path: inset(10px 0 320px);
        left: -20px;
    }
    16% {
        clip-path: inset(10px 0 320px);
        left: -10px;
        opacity: 0;
    }
    ....
}

@keyframes glitch-two {
    @for $i from 40 to 50 {
        #{$i / 2}% {
            left: #{randomNum(200, -100)}px;
            clip-path: inset(#{randomNum(180)}px 0 #{randomNum(180)}px);
        }
    }

    25.5% {
        clip-path: inset(10px 0 320px);
        left: -20px;
    }
    26% {
        clip-path: inset(10px 0 320px);
        left: -10px;
        opacity: 0;
    }
   ...
}

@keyframes main-img-hide {
    5% {
        filter: invert(1);
    }
    ...
}

复制代码

因为动画部分代码量太多,因此使用了 SASS 循环函数随机生成了部分。若是手动控制,效果其实还会更好,固然,调试动画消耗的时间会更多。

看看效果,虽然 CSS 能力有限,但实际的效果也不是说那么的差:

GIF 图太大,掉帧太多,效果大打折扣。完整的 Demo 及效果,你能够戳这里:

clip-path 实现图片的故障艺术风格动画

总结

本文重点介绍了纯 CSS 下使用混合模式和 clip-path 实现的一些故障艺术(Glitch Art),固然,上述的几个效果都不只仅是靠这两个属性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

在其中,transformfilter 也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做用。固然仅仅使用 transformfilter 也可以实现一些基础的故障艺术效果,这个读者们感兴趣的能够本身多加尝试。若是想使用于生产环境,须要考虑 mix-blend-modeclip-path 的兼容性问题。

我本身对 Glitch Art 的理解其实也比较浅显,只是以为使用 CSS 去实现这样一些相似的效果比较有意思,就动手尝试实践了一番,相关术语或者名词理解错误烦请各位谅解指出。

最后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但愿对你有帮助 :)

更多精彩 CSS 技术文章汇总在个人 Github -- iCSS ,持续更新,欢迎点个 star 订阅收藏。

更多精彩有趣的 CSS 效果,欢迎来这里看看 CSS 灵感 -- 在这里找到写 CSS 的灵感

若是还有什么疑问或者建议,能够多多交流,原创文章,文笔有限,才疏学浅,文中如有不正之处,万望告知。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