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http://smaij.com/cold-wave/ ide
往日旺盛的街道。竟无一人。全部的人不是已经冻成狗就是躲在被窝避难~~spa
看到这句话,你感受到寒冷了吗?在这我的称不会下雪的地区,居然大范围的飘起雪来了,就算不飘雪的市县,也下起了冰粒。实在是冷…orm
寒潮将全国速冻了,一股霸王级寒潮席卷中东部,受其影响,南方13省区市迎来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中东部多地“雪上加霜”,全国各地经历今冬最冷周。事件
“霸 王级”寒潮继续影响我国,其中-4 — 0 度范围占据了广东大部分地区,其中广东、广西、香港、台湾等地陆续出现降雪天气,对很多地区来讲都是由气象记录以来惟一仅有的一次降雪。当地网友喜大普奔,纷 纷晒雪景,激动欢呼“活那么久第一次见”。截至24日14时,华南降雪范围再度向南推动,直抵两广沿海地区,抵达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951年以来)的最南界。ci
截 至24日14时,华南降雪范围再度向南推动,广西的钦州、防城港、东兴、灵山,广东的罗定、台山、中山、深圳、东莞,以及香港等地都前后观测到降雪,降 雪范围直抵两广沿海地区,抵达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951年以来的最南界。同时,对于上述很多地区来讲这都是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惟一仅有的一次降雪。get
来看看雪最南能下到哪里it
在1951年-1980年这三十年间,龙州-南宁-来宾-桂平-梧州-罗定-高要-广州-河源-五华-汕头这一条线成为我国最南雪线,大概在华南地区中部偏南的位置;而1981年后的三十多年,气候转暖,广东的罗定、高要、广州、增城和汕头等地都没有出现降雪的记录了,因此最南雪线相对偏北一些,比以前30年向北收缩了大概100千米。io
广东、广西很多地方虽出现过降雪,但距今有好几十年的时间了。像南宁最近一次降雪出如今1983年;广州更早,出如今1967年,并且这是广州有气象记录以来惟一的一次降雪;汕头出现过的降雪也是“爷爷”级的了,在1958年!听说小时候在南宁见过雪的已经奔四,在广州见过雪的已成大叔,在汕头见过雪的在给子孙们讲下雪的奇闻。table
最南雪线之南就是降雪的“禁区”了,在广西和广东的沿海地区,好比广西的钦州、北海、玉林,广东的湛江、深圳、东莞和汕尾等地,自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从未出现过降雪。class
在有确切气象记录的60多年,我国的最南雪线在华南中部。那在古代呢?雪最南能下到哪里?虽无气象记录,但降雪对于华南地区来讲也算是世间奇闻,许多地方志都有对于异常天气现象的记载,建国后我国也有关于古代气候情况的相关研究成果。
根据记载,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虽有冷暖的几回转变,但总体都是比较偏暖的时期,关于我国南方降雪的记载比较少,比较极端的降雪事件主要出如今湖北、江苏和浙江等地,因此当时的最南雪线应该在南岭附近。
到北宋末,气候转冷,岭南地区也出现了关于雪的记载。约在1110年代《桂海虞衡志·杂志》中,记载了关于广西桂林降雪的状况,当地人“皆莫知雪为 何形”,可见降雪之罕见。与北宋末同时代的南宋早期淳熙年间,福州荔枝因大雪严寒而枯槁,也有“建宁府大雪深数尺”的记载(建宁府位于福建北部)。
小冰期公认出如今16世纪至19世纪,历经约400年,大概对应明清时期。在这个气候相对寒冷的时期,我国热带地区出现雪、霜、冻灾的次数明显增多。
从地方志及有关史籍对气候的记载中,发现小冰期内华南地区出现过数次降雪,统计出现过降雪的地方,也获得了明清时期我国的最南雪线。
明清时期我国的最南雪线明显比现代偏南,海南的琼山在明朝万历、清朝康熙和光绪年间都出现过降雪。天了噜,古代雪均可以侵入海南岛了!最近一次广东、广西和海南出现降雪的记载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在1893年先后的几年中,广东、广西沿海地区和海南的琼山都有降雪出现,距今已120余年历史。
来看看下今天广东的温度
长这么大。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数据…数据中透露着丝丝寒气~~不要拿东北和咱们比!咱们没有暖气!咱们靠的是一身正气~~
看看广东的雪景
田野银装素裹
罕见当然稀奇
观雪的路人
南方都市报道韶关乳源
梅州“高涧观音”结冰的樱花树。
梅州结冰的雾凇
为何此次寒潮会称之为世纪寒潮,是由于20世纪以来的不少寒潮活动,也都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可是较之那些强烈寒潮灾害而言,如1991年,1999年,2008年等,影响程度较轻,寒潮南下幅度偏北,降温降雪程度也比较轻。2008年是由于持续时间久,极涡未深度南下,是多股持续冷空气做用的结果,虽然是严重冰雪灾害,可是也不能称得上是一次世纪寒潮
有观测记录以来,很是强烈的寒潮也就发生过几回,以惠州有数据记录来议论,第一个寒潮是1991年的。那时我还没出生。因此没有任何体会,1991年年底的寒潮灾害强度究竟如何?有关资料显示
1991年寒潮让长江流域大雪不停,广东下起冰粒,南京降到-13.1度,南昌长沙降到-10度,广州几乎跌破冰点
1991年特大寒潮灾害后,下一次的寒潮在1999年。寒冷的冬天,在广东的大部分地区气温达到冰点,那时我才4岁,咱们家住广东惠州,早上起来放置在外面的水桶里水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水井、池塘升腾着水汽。听妈妈说,那时我手拿着冰块,冻得一直哭,殊不知道放开手里的冰块、也许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冰。
来对比2016特大寒潮灾害与1991年特大寒潮灾害的区别
首先是形势;1991年的寒潮天气的极地涡旋,盘踞在我国北方,积累着大量的极寒空气宣泄而下。
左图为ECMWF(欧洲中期预报)预报的2016年1月23日的东亚天气形势,右图为1991年寒潮天气过程的NCEP再分析形势图。
咱们能够看到,2016年1月23日,深紫色的极地涡旋主体位于我国东北境内,而1991年极地涡旋主体偏西,位于内蒙一线,如此寒冷的极地涡旋架在我国头顶,加上正在有利的天气形势,将极地涡旋挤下来,深度南下。
第二是影响程度
左图为ECMWF(欧洲中期预报)预报的2016年1月24日的东亚天气形势,右图为1991年寒潮天气过程的NCEP再分析形势图
能够看到,这次寒潮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1991年,而且雪线破了1991年的记录,寒潮南下程度之深。南支西风和1991年同样,来了一个槽位,而副热带高压位置较1991年更偏北。加上今年南方大部分地区如广东福建等地经历了5~6次的入冬失败,温度偏高,上空的暖湿空气活跃。同时在北极地区的涡旋寒流强烈汇集,加上冰岛附近一个暖湿气流强风暴渐移到北极附近,将北极的寒流涡旋分红2半逼向南方,一部分到达了加拿大形成了北美洲地区的暴风雪,另外一部分较强的冷空气到达西伯利亚一路南下到了我国的黑龙江北部并不断的顺地势南下。
图中颜色最深的区域处于我国华北地区(形成北方极寒气温)以通常寒潮而言。此次寒潮南下很是深。0°线比往年更加偏南。
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将有9级、阵风10~11级的东北风。这个高达10级的强劲大风把极地涡旋中大部分的寒气流吹下南方,碰上屡次入冬失败来停留在南方上空的暖空气。因此降雪更加明显。强度,范围等都更加大。
浙江,上海,安徽等这些临着东海的省市更是下起暴雪。
值得安慰的是 ,虽然这个寒潮强度十分大,可是持续的时间不长。影响时间在3天左右。还好冻冻就过去了,否则要去海南过年了。
参考资料:知乎
参考资料:中国气象网
参考文献:《中国历朝气候变化》(葛全胜等);《中国热带的小冰期及其环境效应》(张伟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