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历史的我的见解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发明人是美国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美国国防部用它来进行弹道计算。它是一个庞然大物,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这在如今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倒是破天荒的。 ENIAC以电子管做为元器件,因此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因为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于是工做的时间不能太长。设计

  上面一段来自百度百科,可是我想说的,这个已是计算机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已经拿得出手的时候的信息,若是说有人问我什么是计算机,我可能会说计算机就是一堆电路,上面的软件只是为了积累计算机经验以便更好地发展计算机而想的策略。这个是个人见解,那么我在下面就说说个人思路。get

  若是有一个电源,开关若干,灯泡若干,导线若干的话,我想最简单的计算机莫过于将电源、开关、导线、和灯泡串联起来这样一个装置,当我按下开关灯泡亮了,我以为这就是一台计算机,那往深处说说,好比1+2这样的运算,可使用两个开关,电源,导线若干,两个灯泡,来设计。当第一个开关闭合时一个灯泡亮,第二个开关闭合时第二个灯泡亮,同时按下两个开关时两个灯泡都亮,那么能够用一个灯泡亮来表示1,另外一个灯泡亮表示2,整个电路是加法电路,两个灯泡亮的状态表示三,这就有了一个简单的运算,固然一条有用的计算机经验,当积累了这条经验以后,咱们就能够设计3-1,经过设计电路,能够第一个开关闭合两个灯泡都亮,第二个开关闭合只亮表示1的灯泡,当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时表示2的那个灯泡亮,这就又能够作一个运算了,固然有了这些计算机经验,就能够设计更加复杂的运算,这也是一些组件的设计原理吧我想,要设计一个组件的话,要定义要输入的引脚怎么上电,输出的引脚怎么输出的问题,和这同样的道理。经过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固然是庞然大物,因此早年的计算机都是大型机,一直等到一些新材料的出现,这些材料都有共同的特色,经过上电能够改变材料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可以被检测。这让计算机有了无限的可能,将这种材料制做成一个一个的单元,能够作成记忆体,有的能够作成代替灯泡的东西。一些计算机经验直接让这些记忆体按照一些规则体现,经过这样的方式不断的简化电路。因此计算机不断地变小,屏幕也是同样,前面使用灯泡,材料的发现出现了屏幕,有些材料经过让电子打在上面能够改变颜色,因此让这些材料作成屏幕用像素点来表明位置,经过控制像素点的颜色来控制显示的信息,从控制几个灯泡到控制屏幕呈现图像这须要处理很大的信息量不能当即处理,因此有了延时,因此出现了显卡(仍是记忆体),还有技术的更新让计算机的功能变得突飞猛进,不过从底层俩考虑都是电路,结合时代的技术以及材料的发现,设计记忆体的存储规则,让计算机按照设计者的思路上电运行,来完成一些人们指望的任务。it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