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大学同窗,名叫石磊,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几回,咱们俩合做过不少项目。只要有他在,我就特别放心,由于几乎全部难搞的问题,到他这,都可以巧妙地化解。他给我印象最深入的一句话就是,“有啥解决不了的?只要你肯阅读源码。”前端
提及来源码,我是不太建议新手去阅读,容易劝退。不信,你让一个小学生去读一下《百年孤独》,我保证他会今后对阅读失去兴趣。去年,我忍着头皮读了这本书的前十页,而后就没有而后了——读不下去。我以为本身仍是嫩了点,生活阅历没到那个层次,感悟、内化、思考的能力也没到那个份上。git
我建议程序员至少在有一到两年编程经验后,再去阅读源码,这个时间段会比较合适。我是大三出去实习的,那会的水平真不敢恭维。不过,公司对咱们的耐心仍是有的。二十多名新人,分两组,一组作个计算器,一组作画图工具,要求两个月内完成。程序员
说白了,就是考核咱们的,不合格就请退。我作的是计算器,成品后来放到了 CSDN 的资源库上,骗了很多 C 币。坦白说吧,有一部分代码我是从网上复制粘贴的。github
就这部分代码,我研究了一个多月时间,硬是没有吃透,只是说把其中的一些小 bug 修复了——靠着这种能力,我谋得了一份能够挣钱养活本身的差事。面试
接下来一年半的工做时间里,我没有强逼本身去阅读源码,而是跟着项目组的进度,不断地积攒编程的经验。就像小孩子同样,在会跑以前,总得先学会走路啊。编程
时间来到了 2012 年,我经过某些契机了解到公司之后的发展重心会是 Flex(结合了 B/S 与 C/S 技术优势的新一代富客户端技术),我就开始在项目间隙研究起了 Flex 的源码。这时候,我以为本身“复制粘贴”(或者说面向搜索引擎)的能力已经炉火纯青了,日常的工做任务都可以应付,但总以为本身还很菜。服务器
Flex 的总体框架是日方人员设计的,在原生的技术上作了一层封装,组件更丰富了,有点相似于如今前端很是火热的 Vue.js 或者 React。微信
我当时尚未参与到 Flex 的项目当中,但由于和公司的一个前辈关系比较要好,就找他要了一个小项目的源码,在本地搭了一个调试环境,开始“打怪升级”了。app
不得不认可,日方开发人员写的代码仍是很是严谨的,注释比代码多得多。个人日语水平虽然不咋滴,但在翻译软件的帮助下,再加上对代码的感知能力,仍是可以钻研下去的。框架
这里顺带透露一点。有两个源码的做者来过苏州的分公司,我见过他们,年纪至少在四十岁以上,据同事说,有一个都五十多岁了,看来保养的不错啊。他们为人很是谦和(学到了咱们民族的精髓),完彻底全是一副纯粹的技术人的模样——那些大龄程序员都去哪了?答案就在这里,只要你技术够牛,公司就须要你。
通过四个多月不懈的努力,我以为本身的编程能力获得了飞速的提高,不只会用框架已有的组件,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扩展一些自定义的组件——由于我已经读懂了大部分的源码,敢在上面动手动脚了。
在这期间,我用 Flex 作了一款聊天工具,我在很早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公司内部使用的 spark 聊天工具是有档案记录的,不能在上面谈一些工做以外的话题,好比说有几个同事喜欢分享魔兽世界的心得体会,我这个工具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便利,服务器就在我本地电脑上。
就是凭借这款聊天工具,我被一个领导看中了,直接挖我过去作了小组长,负责项目的编码部分。更重要的是,加薪了!
因此说,我一直以为,阅读源码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可以让你从一名代码的搬砖工人蜕变成为一名会造轮子的工程师。
我如今八年工做经验了,但前几年出来的时候没注重基础,没研究过源码,如今三十了,感受压力上来了。投了不少简历,也没啥面试的消息。
上面这段话是前天一名读者安少给我发的信息,看完后,真的蛮为他感到可惜的。阅读源码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对一个程序员的能力提高,真的是很是重要,大概就至关于内功心法吧。
若是安少在程序生涯的早期(三五年的时候)就可以静下心去源码里“潜水”或者“畅游”一段时间,他就不至于在 30 岁的时候担忧本身的前途。
参加过 Java 岗位面试的读者应该清楚,面试官喜欢问一些关于源码方面的知识点,好比说,“HashMap 的底层原理是什么?大小超过了负载因子定义的容量该怎么办?”若是日常肯去倒腾源码的话,这些问题你确定可以答得行云流水,不然真的是一脸懵逼啊。
总结一下,阅读源码不只可以提高你的编程能力,还可以让你从容面对面试官的提问。对了,我差点忘记一点,阅读源码仍是解决 bug 的银弹。
这也是为何 GitHub 这么流行的缘由之一啊,由于它上面的源码都是开源的。这就意味着,若是程序出现了故障,而故障的缘由是由这些源码引发的,你就没必要苦苦等待源码的做者去修复它,“本身动手丰衣足食”啊。毕竟源码的做者还有不少其余重要的事情要作,他不可能在线等你 issue 啊。
还记得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石磊吧,他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把源码的底裤扒个精光。在他眼里,问题发生的根源要么是他本身,要么就是源码,因此我一直以为他蛮有极客精神的。
而我,一般是,先检查本身的代码,若是找不出,去求助一下搜索引擎,若是还找不出,才会去阅读源码。
不要怕,一开始阅读源码真的会有点难度,但若是你想要成长,就不能一直待在本身的温馨区,你得硬着头皮上。等你头硬(秃)了以后,就真的变强了!
若是以为文章对你有点帮助,请微信搜索「 沉默王二 」第一时间阅读。
本文已收录 GitHub,传送门~ ,里面更有大厂面试完整考点,欢迎 Star。
我是沉默王二,一枚有颜值却靠才华苟且的程序员。关注便可提高学习效率,别忘了三连啊,点赞、收藏、留言,我不挑,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