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个电磁兼容的问题,从三个方面入手。这三个方面分别是:骚扰源、敏感源、耦合路径。从图中能够看出,骚扰源经过耦合路径,把骚扰能量传播到敏感源,对敏感源形成不良的影响。在这个过程当中,只要消除一个环节,电磁兼容的问题就再也不存在。因此咱们称这三个环节为电磁兼容的三个要素,任何一个电磁兼容问题都离不开这三个因素。咱们保证电路、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就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虑的。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最好的策略是消除骚扰源,由于一个骚扰源会对不少敏感源产生影响,例如,工业系统中的变频器,可能同时对不少周围的设备造成干扰,只要消除了变频器的骚扰,各类干扰现象均可以消除。html
在现实中,出现电磁干扰问题时,敏感源是最容易肯定的。由于电磁敏感现象是引发咱们关注的起始点。实际上,大部分电子、电气工程师都是从某个干扰现象开始关注电磁兼容问题,并开始学习电磁兼容知识的。对于系统集成或系统维护工程师,一般将敏感源定位到某个设备就能够了,对于设备研发工程师,须要将敏感源定位到某个电路,甚至芯片,才对工程有实际意义。学习
骚扰源一般也比较容易断定,常常听到有人说“XXX设备只要一运行,就出现XXX干扰现象”。在前面咱们看到的两个例子当中,骚扰源是很明显的。高铁信号系统被干扰的例子中,骚扰源是雷电。电视被干扰的例子中,骚扰源是按摩椅垫。htm
最难判断的因素是耦合路径,也就是骚扰源的能量是怎样进入敏感源,并形成不良影响的呢?例如,高铁信号系统受干扰的例子中,雷电的骚扰怎样进入信号系统,并致使信号系统误动做的呢?不搞清楚这一点,就没法进行整改。blog
耦合路径既能够是真实的导体,也能够是看不见的杂散参数,例如杂散电容、互感等,前者叫作传导耦合路径,经过电流和导体的阻抗发生耦合;后者叫空间耦合路径,经过电场或磁场的方式传播能量。咱们学习电磁兼容的重点之一就是分析耦合路径。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