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题库练习 2

题目:
给出两个 非空 的链表用来表示两个非负的整数。其中,它们各自的位数是按照 逆序 的方式存储的,而且它们的每一个节点只能存储 一位 数字。node

若是,咱们将这两个数相加起来,则会返回一个新的链表来表示它们的和。git

您能够假设除了数字 0 以外,这两个数都不会以 0 开头。github

示例:数组

输入:(2 -> 4 -> 3) + (5 -> 6 -> 4)
输出:7 -> 0 -> 8
缘由:342 + 465 = 807app

分析题目

题目中给出了链表的定义,链表有两个成员,一个 val 表示当前节点所存储的值,next 表示指向的下一个节点,显然,当 next 为 None 时,说明链表结束:优化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class ListNode:
    def __init__(self, x):
        self.val = x
        self.next = None

解法1:为了获得两个数的和,能够先将两个链表表示的数字计算出来,获得和后再以链表的形式返回。
解法2:每一个链表的节点都是从低位到高位的,直接将对应节点位置的两数相加,存放到和的链表中,若出现进位,则置进位标志位为 1,当其中一个链表没有更多的节点时,用 0 表示,最后以链表的形式返回和。指针

解题

我采用的是第 2 种方法:code

nodestart = ListNode(0)
result = nodestart

l1start = ListNode(0)
l1start.next = l1
l2start = ListNode(0)
l2start.next = l2

nextLevelup = False  #  carry flag

首先构造了 nodestart = ListNode(0) 准备存放第一个数,将结果 result 指向该节点,而后分别构造 l1startl2start,分别指向传入的两个链表(这里的构造形式和后面的循环有关)。接着对每一位进行相加:blog

num1 = l1start.val if l1start is not None else 0
num2 = l2start.val if l2start is not None else 0
if nextLevelup:
    num1 += 1
    nextLevelup = False

num1 += num2
if num1 > 9:
    nextLevelup = True
    num1 -= 10
result.next = ListNode(num1)
result = result.next

取出加数和被加数相应节点的数,分别设为 num1 和 num2,若上一次相加时,有进位发生,加将 num1 加 1,并加 num1 和 num2 相加,和存储在 num1 中,若 num1 > 9,说明发生了进位,须要进行进位的处理。最后用 num1 构造一个新的节点,移动 result 指针指向该节点。内存

这里的代码是在循环中执行的,当两个链表指针 l1start 和 l2start 的 next 都为 None 时,循环结束。

解题完整代码:github 仅供参考。

上面的解题过程能够进一步优化,咱们已经用 num1 来存储最后的和了,能够再将 l1start 节点中的值修改为最后获得的 num1,这样能够避免建立过多的新节点,减小内存使用。

解题小结

链表 ListNode 中的每个节点实际上表示的是数字的每一位,根据加法的运算规则,对两个链表的每一位相加便可获得最终的和。

想象:对于每一位的加法来讲,实际上能够同时计算几个位数的加法,好比同时进行 4 对节点的相加,例如:1535 + 1329,若并行计算 4 位的加法,获得每一位上的和分别为 2 8 5 4,但最后一位出现进位,致使结果更新为 2864,或者 1545 + 1491,并行计算,得每一位上的和为 2 9 3 6,第 3 位出现进位,致使第 2 位进位,最终致使第 1 位进位,结果更新为 3036。用这样的原理是否是就能够实现硬件级别的加速呢?

类似题目

在 LeetCode 题库中的第 9 题,判断一个数字是不是回文数。在不将整数转为字符串的前提下,能够用上面的思想来进行解题。

方法:构造一个数组,数组从 0 开始,存储数字的低位到高位:

xlist = []
while x > 0:
    x, tmp = divmod(x, 10)
    xlist.append(tmp)

如 13432,在数组中就是 [1, 3, 4, 3, 2],而后判断第 i 位,与第 xlistLen - 1 - i 位是否相等,若对于全部的 i 都相等,则该数字是回文数,不然就不是回文数。

xlen = len(xlist)
for i in range(xlen // 2):
    if xlist[i] != xlist[xlen - 1 - i]: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事实上,构造数组的那部分代码就和将整数转换为字符串是同样的效果,不过这里是用求余的方法获得各个位数上的数的。

该部分的完整代码地址:github 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