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的互联有NAP直联、私有直联(转接直联/对等直联)和穿透直联,而结算方式则有互不结算、双边结算和单边结算。 2000年开始,为打破国内互联网产业中原中国电信Chinanet“一网独大”的局面,信息产业部在网络资源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分别创建了国家级交换中心,截止到2001年末,三地NAP点所有开通,在信息产业部的强制要求下,经营性网络所有接入全部NAP点;非经营性网络能够选择接入一个或多个NAP点。信息产业部对全国互联网交换中心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1、 NAP体系结构
NAP是专为ISP客户提供的方便其互联和交换网络通讯的传输网络。基本上,接入NAP的用户一般应当具备本身的出口线路,接入NAP只是为了与其余的接入ISP之间交换信息。通常来说,NAP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路由仲裁组(Routing Arbiter,RA),路由服务器(Router Server,RS),交换设备(Switch),ISP的边界路由器。数据库
1. 路由仲裁组RA(Routing Arbiter),称为路由仲裁组。它包括了下列服务: 路由服务器(Route Servers,RS)用工做站来实现。RS与ISP连在NAP点的路由器定时用BGP 4交换路由信息,根据每一个ISP各自的路由政策生成用户化的路由视图。路由服务器RS是NAP结构中采用的新技术,它简化了NAP点上不一样ISP自治域之间的路由寻径过程。RS为运行特殊路由软件的工做站。它从每一个连在交换中心上的ISP的路由器上搜集路由信息,根据每一个ISP的路由政策要求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而后将处理后的路由信息传递给每一个ISP的路由器。它和路由器之间采用BGP 4域间路由协议交换路由信息。交换中心的Router Server并不传递ISP间的数据包,相反,它采用BGP第三方路由信息的特性将路由的下一站点直接指向提供此路由的路由器,而非它自身。这样网络流量就直接从一个网络流向另外一个网络,根本不通过Router Server,虽然路由信息是它提供的。 另外,交换中心的ISP路由器只须和Router Server进行对等路由交换就能得到和它与每个连在交换中心上的路由器都进行对等交换得到的路由信息相一致的路由信息。
2. 路由仲裁数据库: 路由仲裁数据库(Routing Arbiter Database, RADB),是Internet Routing Registry (IRR)的一种路由信息数据库。在RADB中路由政策按照RIPE-181格式表示。分析软件经过处理RADB中的用户数据为RS生成路由器相应的配置 文件。
3. 交换设备 交换设备部分可采用ATM交换或局域网GE、FE方式。它的功能是为全部ISP提供一个可以互相传输数据的通路,自己只提供第二层的交换服务,不直接参与IP数据包的寻径过程,不限制ISP是用何种互联协议或者采用什么样的路由政策,也不对传输数据进行什么限制和干预。它采用什么配置,彻底取决于与网络中心链接的ISP的个数和不一样ISP之间数据流量的大小。此交换设备应当具备较好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4. 路由器 每一个ISP在交换中心网络上有一台独立的路由器用于和其余ISP的路由器交换网络流量,同时和交换中心上的路由服务器(Route Server)交换路由信息。ISPRouter理论上不属于NAP部分,但根据网络的实际状况,在交换中心建设方案中能够考虑由交换中心装备但由各ISP本身负责其具体路由配置和管理。
2、 实验环境
3、 实验目的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