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点餐小程序开发经验 - 数据采集

做者介绍:邹弓一,美团点评前端工程师,4年 Web 前端开发经验,如今是美团点评点餐团队的一员。css

关于小程序开发的经验以及过程当中遇到的“坑”在咱们团队以前的小程序开发经验系列文章中已经介绍的差很少了,大数据时代,一个产品成败的背后须要用大量的数据去分析验证。本期就和你们一块儿探索下,微信小程序是如何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固然还有过程当中的“坑”。html

本文部分示例来自于「大众点评点餐」小程序的菜单页面。前端

全部内容基于2017年3月2日为止的官方api

微信官方采集平台介绍

微信小程序公众平台目前提供了一套官方的数据采集分析平台。
官方api:mp.weixin.qq.com/debug/wxado…
就目前小程序公测版官方提供了如下几种数据分析:ajax

  1. 概况:提供小程序关键指标趋势以及top页面访问数据,快速了解小程序发展概况;(不须要手动配置,官方默认采集)
  2. 访问分析:提供小程序用户访问来源、规模、频次、时长、深度以及页面详情等数据,具体分析用户新增和活跃状况;(不须要手动配置,官方默认采集)
  3. 实时统计:提供小程序实时访问数据,知足实时监控需求;(不须要手动配置,官方默认采集)
  4. 自定义分析:配置自定义上报,精细跟踪用户在小程序内的行为,结合用户属性、系统属性、事件属性进行灵活多维的事件分析和漏斗分析,知足小程序的个性化分析需求;(内侧中,须要单独申请开通权限才能使用)

具体数据可经过mp.weixin.qq.com 使用小程序管理员帐号登陆以后查看。json

前3种方式都是小程序自动采集,不须要开发者任何的人为操做,在微信官方文档中都有详细说明了,这边就再也不阐述小程序

本文主要结合「大众点评点餐」小程序来看下第4种-自定义分析能作什么微信小程序

自定义分析

自定义分析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埋点,用户能够自行设置但愿上报的数据,经过这些数据来分析你但愿获得的结果。api

微信官方的自定义分析使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无埋点技术,经过微信后台配置锚点并实时下发到客户端生效,无需在代码中手动加入埋点代码,而且因为小程序发版有审核机制,若是手动埋一次点就须要从新提审,成本将会很是高,因此采用无埋点技术是很是适合于小程序的场景。数组

但从目前「大众点评点餐」小程序中测试下来,目前内测版本的自定义分析(截止2017年3月2日)对代码自己设计与书写的要求比较苛刻,数据采集须要与页面page的data作到关联,在某些场景下会出现比较难以知足的状况。微信

接下来让咱们看看实现一个自定义事件的步骤:

1. 首先使用管理员帐号登陆公众平台后台,找到自定义分析(前面提到,须要单独申请,不然看不到入口)

2. 若是第一次使用的话,事件列表为空,点击新增事件,填入打点事件的中英文名称

3.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事件配置


动做的各项含义以下:(转自微信小程序官方api)
trigger,触发条件:

click 点击时触发,必须指定page和element
enterPage 进入页面时触发,必须指定page
leavePage 离开页面时触发,必须指定page
pullDownRefresh 下拉刷新时触发,必须指定page
launch 加载小程序时触发
background 切换到后台触发
foreground 切换到前台触发
share 分享时触发

action trigger发生时的动做,默认会收集数据,包括系统默认数据和用户自定义数据(data中定义)

空 只收集数据;
start 初始化并收集数据;
report 收集数据并上报事件数据
start_and_report 初始化,收集数据后上报;

注:每次report以前必须有start操做,未通过start操做是不会上报的。
对于一个动做,若是设置了start_and_report,且指定了click触发条件,则时序以下:

click event -> start -> 收集数据 ->report

page 触发的页面, 如pages/index/index, pages/list/list,此规则与小程序app.json的pages字段保持一致, 若是须要任意页面触发,则填写ANY_PAGE。
element 触发的元素,支持一层级的css的id和class选择器,即必须以’.’或者’#’开头
data 收集的自定义数据,为0到多项, 每一项都是以 “字段名 字段值”的方式;若是不填,则只收集系统数据。

字段名:事件里的字段名

字段值:事件这个字段的数据值,填写页面上的变量名(即page实例的data字段),能够搜集页面上的变量;若是data收集的是数组里的某一项数据(如list[].id),则根据当前触发元素是由class获得的NodeList的第几个来决定数组下标。

除此以外,还能够填写一些提供的系统属性,以“$”开头,目前支持如下属性:

$PAGE_TIME 用户从进入本页面到当前的时间(触发action的时间点)
$APP_TIME 用户进入小程序到当前的时间(触发action的时间点)
$CURRENT_PAGE 当前用户所在的页面
$LAST_PAGE 上一页

注:data能够为空,为空时该事件上报仅收集系统默认字段的数据

——————————————————————————————————

注意下我标红的关于data的value的解释,这个value就是以前说的「大众点评点餐」小程序中某些场景下难以知足采集需求的缘由

咱们先来继续完成这个事件,等下再来回头说说这个data的坑。

4. 所有配置完以后,就能够点击检查字段,而后填入一些字段说明,而后点击保存并测试,而后选择一个开发人员点下一步,这时候这个开发人员能够用微信进入小程序,在小程序中click刚才咱们配置的.add这个class对应的dom,而后回到刚才点击下一步的页面中就能够看到打点的数据(下图中kid和id就是以前配置的字段)。



5. OK,到这里为止一个事件的建立算完成了。

"坑"

接下来,回到刚才提到的data的value这个值,认真阅读这行文字你会发现几个重点:

  1. value只能是page实例的data字段,也就是说不在page.data中的值不能用
  2. 若是是数组,那该dom在class选择器中的索引index就必须和page.data的数组对应的索引index相等,不然会取错!

其中第二点举个例子:


咱们菜单页中的加菜按钮就是刚才配置的.add,假定列表数组在page.data.menuList中,那这个红框应该是page.data.menuList[2],索引index就是2
那经过$('.add')的class选择器获取到的索引index=0(前面2个都是已售完,没有.add);
这时候使用自定义分析时,点击加号,上报的实际上是page.data.menuList[0]的数据,而不是page.data.menuList[2],因此就会上报了错误的数据

不足:

  1. 上报内容和page.data直接挂钩,不灵活
  2. dom的index必须和page的data中数组的index对齐,某些复杂状况下没法知足需求(每每实际业务中,就会像咱们的menu页同样,加号的出现条件是在没有售完的状况下,没法对齐索引)

    因此就目前自定义分析-内测阶段来讲,能采集到的数据比较有限,但愿等全面开放以后能更加灵活于用户配置

在小程序中本身实现埋点需求方案思考:

因为小程序中不支持cookie,而公司的统计系统有部分数据的发送是经过cookie来实现的,后续能够考虑将全部数据手动在代码中埋点,而后经过ajax方式来发送到公司的统计datebase中,由公司本身的统计系统来彻底对小程序的统计。


本文对你有帮助?欢迎扫码加入前端学习小组微信群: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