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flyingdutchman.iteye.com/blog/1887283 html
这文章写得很好,除了安装软件编译时间比较长以外,安装这个几乎没出现什么错误。如今去配置下rabbitmq,立刻就可使用了。 python
在本节中咱们来看一下如何在CentOS上安装RabbitMQ。咱们使用的rabbitmq的版本是rabbitmq-server-3.1.1.tar.gz,CentOS的版本是CentOS 6.4。
在安装rabbitmq以前须要先安装python和erlang,这两部分的安装过程请参看在 CentOS 6.4上安装python和在 CentOS 6.4上安装Erlang,这里再也不赘述。
在安装完python的时候,须要安装simplejson web
wget "http://pypi.python.org/packages/source/s/simplejson/simplejson-2.0.9.tar.gz#md5=af5e67a39ca3408563411d357e6d5e47" 数据库
tar zxvf simplejson-2.0.9.tar.gz json
cd simplejson-2.0.9 浏览器
python setup.py build ui
python setup.py install spa
安装rabbitmq的具体步骤以下:
一、下载rabbitmq-server-3.1.1.tar.gz文件,并解压之: .net
另外一台机器访问rabbitmq(就是本机以外),须要打开15672端口 插件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把15672端口加进去。而后重启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配置 转自:blog.csdn.net/historyasamirror/article/details/6827870
主要参考官方文档:http://www.rabbitmq.com/configure.html
通常状况下,RabbitMQ的默认配置就足够了。若是但愿特殊设置的话,有两个途径:
一个是环境变量的配置文件 rabbitmq-env.conf ;
一个是配置信息的配置文件 rabbitmq.config;
注意,这两个文件默认是没有的,若是须要必须本身建立。
rabbitmq-env.conf
这个文件的位置是肯定和不能改变的,位于:/etc/rabbitmq目录下(这个目录须要本身建立)。
文件的内容包括了RabbitMQ的一些环境变量,经常使用的有:
#RABBITMQ_NODE_PORT= //端口号
#HOSTNAME=
RABBITMQ_NODENAME=mq
RABBITMQ_CONFIG_FILE= //配置文件的路径
RABBITMQ_MNESIA_BASE=/rabbitmq/data //须要使用的MNESIA数据库的路径
RABBITMQ_LOG_BASE=/rabbitmq/log //log的路径
RABBITMQ_PLUGINS_DIR=/rabbitmq/plugins //插件的路径
具体的列表见:http://www.rabbitmq.com/configure.html#define-environment-variables
rabbitmq.config
这是一个标准的erlang配置文件。它必须符合erlang配置文件的标准。
它既有默认的目录,也能够在rabbitmq-env.conf文件中配置。
文件的内容详见:http://www.rabbitmq.com/configure.html#config-items
监控
主要参考官方文档:http://www.rabbitmq.com/management.html
RabbitMQ提供了一个web的监控页面系统,这个系统是以Plugin的方式进行调用的。
首先,在rabbitmq-env.conf中配置好plugins目录的位置:RABBITMQ_CONFIG_FILE
将监控页面所须要的plugin下载到plugins目录下,这些plugin包括:
mochiweb
webmachine
rabbitmq_mochiweb
amqp_client
rabbitmq_management_agent
rabbitmq_management
下载路径位于:http://www.rabbitmq.com/plugins.html#rabbitmq_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