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与公众号

此次怀念下曾经火热的RSS。RSS是我很喜欢的一种看信息学习的方式,可是这项技术随着谷歌reader产品的中止已经陨落了。以后再无给力的客户端,没法让人愉悦的使用。我也曾尝试用鲜果,有道等国内产品,因为国内墙的缘由,我须要看的国外技术名人的博客常常解析不出来,体验并很差。web

RSS扫盲

先解释下RSS,RSS提供一个信息聚合方式,这个技术是与博客,也就是web2.0时代的自媒体技术一块儿兴起的。chrome

简单点说,因为博客网站的出现,有大量的我的博客会有内容产出,如今时髦的说法就是UGC。这样必须须要有一种技术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都放在一块儿显示,方便统一阅读,就第一代互联网的新闻门户网站是一个意思。
RSS就是这样一个工具,博客网站支持一个输出RSS的连接,用户将这个连接存在支持RSS浏览的网站上作个订阅的操做就能够了,全部订阅的内容能在一个统一的页面观看,简单方便。编程

公众号的兴起

微信的公众号的启动时间点很好,记得当时谷歌reader在2013年7月被shutdown后,我过了好一阵子孤魂野鬼的日子,没有个统一的地方看那些国外技术博客,又实在懒得去在浏览器收藏夹里一个个点过来,由于也不知道那些人何时更新。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跟互联网第一代客户端同样,只能从客户端轮询服务器,极其低效。浏览器

这个时候微信开始发力了,说实话当时也没以为这东西比手机qq好到哪里。qq这个工具给个人印象一直都是低龄化,花哨的东西一大堆,没什么有用的。因此之前用了很长一段时间msn,直到微软中止服务才不得不换过来。直到马云有了危机感开始强推来往,我也没以为微信比米聊好到哪里去,但那时候米聊已经出现颓势,连我这个一代小米手机的铁杆用户也不用米聊用微信,市场趋势明显。服务器

微信开放平台启动时间大概是2012年5月到2013年之间,随着微信公众号发展起来后,在中国已经能够部分顶替谷歌reader的地位,成为一种内容获取的方式,也算得上是时代选择了它。微信

这种订阅的方式正好符合个人要求,有更新能直接推送到手机上。惟一的问题就是你能不能在众多的公众号里找到符合你口味的信息源,尤为是国外的,这的确是个问题。我只能找些国内技术类公号,如“并发编程网“,“懒人在思考“,“小道消息“,“mactalk“等;额外加上零散时间看看的“你们“,“参考消息“,“企业阅读“,“大象公会“这类杂文类的。
要是什么时候偶像martin flower, robert c.martin要能开个公众号,那简直跟作梦同样了。如下是我关注的部分公众号: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markdown

公众号对做者的影响

公众号对于做者来讲,体验比博客好不少。由于你写博客,你并不知道你的读者有多少,只能挂上google analytics这种分析网站的东西看看你的PV,很不直观;公众号就不同了,后台界面能清楚看到当前有多少订阅用户,新增了多少,图形化分析你推了个什么文章后用户数量上涨趋势。这个对于一个爱写做的人,是一种很正向的鼓励,你明确知道本身的产出有了回报,你能影响更多的人,你知道有这么多喜欢你文章的人在关注你。每一个订阅的用户都是一个鲜活的人,再也不是一个冷冰冰的PV数字或UV数字(这两个字母参见我上个博文《软件技术人须要对数字的敏感性》)。网络

因而,写做有了动力,天天都很美好,对于一个爱好分享的人,还能更美好点吗?并发

微信公众号的问题

公号仍是有其不足的地方:编辑器

  • 不够开放,搜索内容只在微信内有。这个状况随着搜狗推出微信搜索有所改观,保那是个独立功能,并不像搜索网页那么方便。

  • 没评论功能,此功能还在内测,只有少数vip大号能打开。因为微信的封闭性,你们喜闻乐见的观看评论无法参与,做者与读者是一对一关系。

  • 菜单等一些高级点的功能须要本身写程序并部署到网络上,这对于没有技术背景的业余做者门槛高了点,固然这也能当作是创业公司的机会,不少公司专作公众号开发,彷佛也能支撑。

  • 后台文章编辑器太弱。比较经常使用的列表格功能都没有,我上个博文比较无奈只能用unix时代的简单字符式图形来列。不事后来我尝试用markdown的语法来弄彷佛不错,后面会用markdown写好再用chrome的插件markdown it转换一下。

RSS的时代就要过去了,公众平台才刚刚开始,谨以此文记念那个写博客的时代。


文章来自微信平台「麦芽面包」(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未经容许,禁止转载。
图片描述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