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程序员互相之间很忌讳谈论薪水?

前言

要看你所在的国家和地区。加州的法律是,雇主不能禁止员工交流薪酬信息,不能在员工交流了薪酬信息后进行任何报复性行为,因此谁喜欢讨论均可以随便讨论。程序员

Facebook 内部有一个巨大的讨论组就叫作 Compensation Discussion,你们直接把绩效周期结束后通知薪酬调整的 PDF 往里面发。甚至有人为了贡献数据,把在 Facebook 工做多年的每个绩效周期的绩效打分、有没有晋升、薪酬调整了多少、股票增发了多少所有发出来。面试

Facebook 的薪酬是彻底公式化的,输入当前薪酬和去年两次绩效,计算出新的薪酬和股票,无人能「酌情」干涉这个计算结果,这是 Facebook 跟其余公司很不同的地方。Facebook 这样作是基于一个原则:坚定不跟员工进行薪酬谈判,绩效和进行是影响薪酬的惟一办法。(Google 正好相反,员工拿着外面更高的 offer 就能够跟公司谈判。)app

讽刺的是,这种彻底公式化且不带混淆的计算,使得逆向工程变得很是容易。只要有足够多人在 Compensation Discussion 分享他们的数据点,你们就能反推出计算公式,以及公式里面用到的常量。如今 Facebook 里面某一个级别某一个绩效打分能拿到多少,基本上是公开的秘密。工具

为何程序员互相之间很忌讳谈论薪水?

问题的关键在于,问到对方的工资以后,你俩会作什么:设计

假设你的工资低于对方3d

而你自认为本身的水平不低于对方,那么你会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大几率会让你在两三年内跳槽;blog

假设你的工资高于对方事件

那么对方不平衡,对方大几率会跳槽io

最终留下的人,都是拿到的薪资比本身实际水平高的人,公司固然不肯意发生这种事情。原理

但这种事情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公司怎么禁止都没用,由于根据彼得原理: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一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用大白话说就是:你俩都会高估本身,就算大家俩水平其实差很少,工资也差很少,可是你俩都会认为本身的工资应该比对方高,搞得双方郁郁不欢。最终,实际水平更高但工资拿得较少的人会跳槽。

公司对于工资的策略只有两种

要么一开始就公布全部人的工资,并公布奖金和涨薪规则。若是你处在这种公司,你基本没有议价能力,好比,HR 会直接告诉你「咱们的工资是用公式算出来的,不能讲价,你只能选择更多现金仍是更多期权」,因此用这种策略的公司可能很难跟用第二种策略的公司竞争。
要么就永远不要公布任何人的工资,让每一个人入职时认为本身获得的薪资是合理的。由于一旦公布,必然致使水平更高的人不满,最终致使一些人跳槽。而且禁止员工公开讨论工资(其实禁不住,只能吓吓新人,老油条都是私下询问,我在的每家公司都有同事问我薪水)。这是一种因人而异的订价方法。
问问本身,若是本身是应聘者,会更喜欢哪种?(我会选择第二种,由于我常常高估本身,以为本身能拿个更好的价钱。)

做为员工,咱们能作的事情有:

找工做的时候尽可能把本身卖出高价,不要期望公司内部涨薪(其实有内部涨薪的公司才是健康的公司)。入职的时候是你议价能力最高的时候。
入职以后,尽可能提升本身的业务水平(这样你下次跳槽时就能有更高的价格),不要为了一点奖金就消耗本身太多的精力作无关的事情,好比加班(奖金不少的就当我没说),多看书给本身充电(避免本身处于实际水平低于岗位工资的状态)
若是有人问你工资,就尽可能往低了说,省得对方不爽。别人报本身的工资你也别信,有人的喜欢炫耀,有的人喜欢哭穷,只有你跳槽时候的工资报价才是可信的(不要相信自我评估,自我评估老是偏高)
若是公司没有涨薪制度,就在本身能力超出岗位要求后计划跳槽。若是公司有涨薪制度,就尽可能提出涨薪要求,要求不经过就能够计划跳槽。什么叫计划跳槽呢?就是开始物色新公司并请假去面试,若是公司问你是否是想跳槽,死不认可便可。等你拿到了书面 offer 再认可。为何这么作?由于这样你会少不少麻烦事,这是经验之谈,我就不展开讲了。
员工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消费者,是用劳动从企业处购买货币。因此,价格歧视、帕累托改进这套理论也适用于劳动者和企业。书上说价格歧视能提升消费者剩余,是好事。但书上没说的是你得到的消费者剩余是企业给你编织的假象,是受制于信息流通的。价格歧视没有充分的信息流通这一前提,就妥妥的是企业剥削的工具,仅仅为提升生产者剩余服务。因此,企业会尽一切努力阻止消费者得到更多的信息,尤为是每笔成交的信息。杀熟并不仅是在网购领域,在企业内部早就经过各类规矩规定限制了信息在员工之间的流通,在单向透明的环境下,企业杀熟员工不要太简单了。

程序员是脑力工做者

广义而言,程序员是脑力工做者,程序员大多混迹于私企,所以,你甚至能够说在国内的民营企业里的白领社畜,大多数是不容许互相交流薪酬的。

这个规矩其实算一种写字楼里的双保险的管理方式。

蓝领阶层

对蓝领阶层,这条基本不适用,蓝领阶层直接面对工业,工业品成品必然能计件计数。

比方说咱俩都在殡葬用品店,作给老板扎花圈的工做。开始谈薪酬就是基本工资,及额外产出的报酬,一个月基本工做完成了,咱俩就加班加点给老板扎花圈赚钱,我扎一个十寸的花圈给老板,他给我5块钱;你扎一个十五寸的花圈给老板,他给你8块钱;我又扎一个鲜花花圈,他给我10块钱;你再扎一个贴着老板黑白证件照的花圈给老板,他给你15块钱,作的活儿都摆在桌面上,谁干得多干得好,谁多拿钱,同事老板多收花圈。你也满意,老板搂着花圈也是乐开花。

白领阶层

但白领不成。白领都是协做完成工做的。比方说咱一块儿按老板要求作个app,上边给老板送电子花圈,这个工做得有程序员写代码,得有运营分析数据,得有市场搞宣传,得有商务联系更多老板收花圈,得有PR作一个老板阶层的福布斯花圈榜……最后这事作成了,大伙都以为本身功劳大,甚至一样程序员岗位的几我的,都以为本身作的多,应该拿最高的薪。但每一个人的工做价值,在老板内心但是真不同,他看每一个人的工做能力,工做年限,发展潜力,服从管理水平,私下关系,信任度,甚至谁舔老板舔的比较专业……这些都在考虑范畴。

小结

所以,一样的岗位不一样薪酬,在管理层来看,只是道寻常。而这里边的评判标准感性成分特别多,所以必需要求员工秘而不宣,不然薪酬互通有无,保证每天有人去总裁室门口上吊。

各位见过实习生薪酬就超过经理,直追总监的么?我见过。

各位见过陪着公司从初创走到上市,是公司前十号员工,工龄超过十年,还拿6K工资的么?我也见过。

而正是由于密薪制,同岗同工不一样酬,这些占了便宜的人才能不躁,吃了大亏的人才能不颓。

信任危机

所以

对于蓝领,尤为是计件加工行业,彻底不用密薪。由于各人干各人的活,体力定胜负。

对于白领,尤为是大中型公司里边的白领,则必须密薪。由于你们干的是同一件事,都以为本身功劳大,只能资本家负责分配。

有脑子的人如今必然发问,说这样的话,为何不能把同岗的人薪酬拉平,而后根据各人表现,从奖金里边见高下呢?

这是最完美的解决办法,但不能实现。

实现了,管理层的办公室zz跟谁使?瞧不起谁呢这是?

全部办公室zz,立足根基就是利用人们之间的不信任。

而密薪制能最完美的见证职场最深度的不信任。

程序员合伙不须要老板

比方咱俩都是程序员,岗位同样,薪酬也同样,也容许互相询问讨论,彻底透明公开,则咱俩在漫长的码农生涯中,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达成了战友般的深厚情谊。这样的关系再有几位,咱就能够甩了老板本身出去开公司了!

由于程序员的生产资料就一台电脑,全部手艺都在脑子里呢,人凑齐了分分钟不带老板玩。

但密制就不一样了。咱俩仍是程序员,仍是作隔壁工位,同样的手艺,同样的宅男,同样的秃顶,特别投缘!可是,聊的再投机,一提到薪水,哥俩都含糊,不能说,公司有规定谁说谁滚犊子。

这就很难达成深度的信任关系,毕竟职场的核心价值就是赚钱,而赚多少钱对方藏着掖着,嘴上哪怕说是公司规定,让人听着也是不信任本身的另外一个表达。互相不交底牌,就没有歃血为盟的勇气,这样打工人革老板的命,这几率就陡降几成。

个别深谙此道的管理层,会故意在一个工种上作千八百块钱的待遇小落差,薪酬小倒挂,尽管钱很少,但对于离间群众而言,做用但是不小。

这就是为何一些公司宁愿把奖金一刀切,薪酬搞差别化;也不会同工同酬,却按照表现发奖金的基本操做思路了。

而蓝领阶层,一样不用面对这个问题。

薪酬都差很少,加班计件给钱,提拔干部纯粹看老板心情,谁爱干干不干滚!由于机器厂房原材料,全部核心生产资料老板控制的紧紧的,你走了,也不过是换个劳动力接替你而已,他怕个卵!

所以,私营企业里的体力劳动者,在资本看来更像是流水线上衍生出了的碳基延伸物,劳工是机器的一部分而已,薪酬公开,换人就如换零件。

私营企业里的脑力劳动者,在资本看来更像是封建君主和群臣之间的关系,缺了这帮人不行,这帮人太团结也不行,密薪走起,从俸禄上把群臣割裂开,则卧榻之侧,虎狼变猫狗。

这够惨了么?不,还在路上呢!

随着如今程序员或者设计师等等的技术工种逐步流水线化,对脑力工做者的管理,已经在飞速向体力工做者靠拢。

什么996常态化,厕所自由幻想化,裁人降薪常规化,职场伦理无序化事件的频频发生,已经从行动上说明,脑力工做者愈来愈加速变成庞大项目里随时能够替代的一个零件了。

等到有天,白领们的薪酬能够公开讨论,且密薪制再也不的时候……资本视角里的白领就彻头彻尾只是个杂工了……这一天若到来,才是科技进步的桎梏,创意产业的挽歌。

另外,其实你们都挺爱谈的吧,私下仍是挺多谈论薪资的,只是若是公司是明令禁止谈论薪资,这样你在找到了薪资中的不平衡点,你无法用这个去说,毕竟首先它就把你卡死了,不让你谈。

最后,祝福你们都能谈到一个满意的薪资吧。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