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复制集的节点是经过选举产生主节点的。数据库
复制的原理:复制是基于操做日志oplog,至关于MySQL的二进制日志,只记录发生改变的记录。复制将主节点的oplog日志同步并应用到其余从节点的过程异步
选举的原理:节点类型分为标准节点,被动节点,仲裁节点。日志
(1)只有标准节点可能被选为活跃(primary)节点,有选举权。被动节点有完整副本,不可能成为活跃节点,有选举权。仲裁节点不复制数据,不可能成为活跃节点,只有选举权。blog
(2)标准节点与被动节点的区别:priority值高者是标准节点,低着则为被动节点。部署
(3)选举规则是票数高者获胜,priority是优先权为0-1000的值,至关于额外增长0-1000的票数。选举结果:票数高者获胜:若票数相同,数据新者获胜同步
下图为MongoDB复制集节点间选举的结构图博客
下面我会经过几个实验来验证复制集的选举原理it
1、 建立四个节点,端口分别为27017,27018,27019,27020,其中27017和27018做为标准节点,27019做为被动节点,27020做为仲裁节点io
1 建立三个节点的数据存放路径和日志存放路径,其中27017为默认节点,因此不须要建立原理
2 对27017的配置文件进行更改,将能够访问的地址改成全部,同时开启复制集模块,将复制集名称定为kgcrs
3 第一个实例的配置文件改完以后复制三分,分别做为剩下三个实例的配置文件,完成以后再逐个修改
4 对第二个实例的配置文件进行修改,其中须要定义好数据的存放路径和日志文件的存放路径,接着将端口改成27018
4 接着更改第三个实例的配置文件,一样要修改文件路径,将端口改成27019
5 第四个实例将端口改成27020
6 开启这四个实例
7 查看这四个实例的端口
二 验证复制集的选举原理
(1)配置复制集的优先级
1 进入第一个实例,配置四个节点的复制集,设置两个标准节点,一个被动节点和一个仲裁节点
2 复制集配置完成后就能够进行初始化
3 初始化完成后查看该复制集的状态,能够看到27017变为了活跃节点,27018和27019变为了从节点,最后的27020是仲裁节点
(2)模拟节点故障
1 关闭活跃节点
2 进入另外一个标准节点,能够发现第二个标准节点成为了活跃节点
3 接着我再关闭第二个标准节点
4 进入被动节点进行查看,能够发现角色并无切换,依然是从节点
5 接着我再次将两个标准节点打开
6 进入第一个标准节点进行查看,能够发现它已经变成了活跃节点
最后总结:若是主节点出现故障,另外一个标准节点将会选举成为新的主节点,若是全部标准节点都出现故障,被动节点也不会成为主节点
三 MongoDB复制集管理
(1)配置容许在从节点上读取数据
默认MongoDB复制集的从节点不能读取数据,能够使用rs.slaveOK()命令容许可以在从节点读取数据
1 在从节点上对数据库进行查看时并不会显示信息
2 执行rs.slaveOK()后再次进行查看即可以显示了
(2)查看复制状态信息
能够使用rs.printReplicationInfo()和rs.printSlaveReplicationInfo()命令来查看复制集状态
这里rs.printReplicationInfo()能够查看日志文件的大小,rs.printSlaveReplicationInfo()会显示有哪些节点会对数据进行复制,能够看到这里并无仲裁节点,由于仲裁节点不会复制数据
(3)更改oplog大小
oplog即operations log的简写,储存在local数据库中。oplog中新操做会自动替换旧的操做,以保证oplog不会超出预设的大小。默认状况下,oplog大小会占用64位实例5%的可用磁盘空间
在MongoDB复制过程当中,主节点应用业务操做修改到数据库中,而后记录这些操做到oplog中,从节点复制这些oplog,而后应用这些修改。这些操做是异步的。若是从节点的操做已经被主节点落下很远,oplog在从节点还没执行完,oplog可能已经轮滚一圈了,从节点跟不上同步,复制就会停下,从节点须要从节点须要从新作完整的同步,为了不这种状况,尽可能保证主节点的oplog足够大,可以存放至关长时间的操做记录。
能够调用db.runCommand命令来更改oplog的大小
1 这里我是在从节点上进行的操做,最后将该节点改成主节点便可
首先查看当前日志的大小,这里显示为990M
2 关掉该节点,先将它从复制集中移除,让它变成一个单实例,而后才好进行操做
3 对该节点的配置文件进行更改
4 修改这个节点的端口号,接着注释掉复制集模块
5 文件更改完成后就能够启动该实例了
6 首先将该实例的日志文件进行完整性的备份
7 接着进入该实例的local数据下删除原有的oplog
8 接着从新建立一份oplog,大小由本身自行定义
9 再次关闭该节点,由于咱们仍是要把这个实例加到复制集当中
10 再次对主配置文件进行配置,将端口改成原来的27018,同时开启复制集模块,最后写上oplog的大小
11 文件配置完成后再次启动该实例
12 进入到这个实例中能够看到它已经被添加到复制集当中,角色为从,oplog大小为2048M
(4)部署认证复制
下面演示了如何部署带用户身份认证的MongoDB复制集
1 在活跃节点中建立root用户,密码为123
2 在四个实例的配置文件中分别开启密码认证模块,认证类型为文件认证,而且写上密码文件的路径,文件配置玩成后重启四个实例
3 依照配置文件里指定的路径分别建立四个密码文件,权限设为600
4 在没有输入验证的状况下查看下数据库信息和复制集的状态,能够看到是不会显示咱们想要的信息的
5 在admin数据库下输入验证就能够进行查看
©著做权归做者全部:来自51CTO博客做者BK白小白的原创做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http://blog.51cto.com/13706760/217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