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讯时代 肖勇 李成架构
(本文是我司基于国防信息化咨询经验,整理的国防领域顶层架构服务场景案例,以飨读者。本文谢绝转发!)框架
国防领域有两类典型的服务场景:
国防单位、机构的信息化规划。基于顶层架构方法论,为国防单位、机构等组织,开展信息化体系规划,一般以业务架构和信息化战略做为顶层输入,分析企业的信息化现状,设计目标信息化架构及其演进路线。
战法和装备体系的论证和设计。基于DoDAF方法,针对做战场景,开展做战场景分析和装备体系的论证、设计和建模。
以上两类场景虽然分别针对国防单位的业务运行和做战场景,但在顶层设计方面都有一个共性——即,基于能力组件化的业务/做战需求分析方法。
基于能力分析的方法,最先可追溯到2003年先后,同时被当时的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商业企业提出,做为复杂组织体系的顶层运做结构梳理、分析、优化的新方法,其目的是对组织的核心业务进行快速组合、调整,从而推进其变革和发展,并可用于指导信息化、装备规划。ide
场景1:国防单位、机构的信息化规划。
针对国防单位、机构的信息化规划、数字化转型,针对不一样类型业务板块的整体能力结构,梳理关键业务能力下的组织、流程、绩效结构,从而识别现有流程、组织结构中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下图展现了基于能力组件方法对组织的业务架构进行梳理、分析的基本场景,可结合不一样细分领域的参考能力蓝图,再根据组织具体特征进行修改,造成当前组织的能力组件蓝图,再进一步开展组织、流程、技能、绩效等细节分析。
在造成组织的能力组件蓝图的基础上,将现有企业中的应用系统映射到能力组件蓝图上,造成当前系统对组织能力的覆盖图,以评估现有系统对组织能力的总体支持状况,如缺乏覆盖的能力、多个系统交叉覆盖的能力、信息化支撑不足的能力等,进而分析目标应用架构的优化方向。组件化
场景2:战法和装备体系的论证和设计。
DoDAF 2.0是国防部顶层架构框架的最新版本,其最大变化是增长了对能力的定义和使用。在对做战场景、 装备体系进行论证、设计时,能力依然是进行整体设计的关键要素。
以反潜做战的装备体系论证为例,以反潜做战的能力结构定义做为整体指导,针对反潜巡逻做战场景,识别其所需的能力范围,进而对所选能力范围进行能力分析,评估能力指标、做战过程、所需装备等不一样维度。
具体到反潜装备评估中,则重点分析能力实现对装备所提出的需求、指标,结合对反潜装备技术、功能的具体分析,评估反潜装备所需具有的功能、指标要求,最终造成装备体系的论证分析结果。
结合做战能力、任务、装备三个视角,可造成更完整的装备体系规划结构。不一样类型的做战任务需求,聚集为基于共性组合的一组能力,能力的提高,则指向了当前已有装备的升级或新装备的研发。测试
在完成装备体系论证后,再针对具体的装备型号,开展基于DoDAF的装备分析、设计和建模,造成完整的自顶向下设计成果。
基于模型开发的装备体系设计成果,还可向下继续推动到MBSE的系统工程建模过程,在V模型总体模式下,配合不一样层次的测试、验证,则造成了完整的自顶向下的MBSE过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