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LINUX的硬盘分区的命名设计与文件系统知识
了解LINUX的硬盘分区的命名设计与文件系统知识
Linux 安装至少要两个分区: Linux native(文件)分区和Linux Swap(交换)分区。 主分区用做存放LINUX 的文件, 交换分区为运行LINUX 时提供虚拟内存。
交换分区每一个16~32M,最多能够有8 个, 具体可根据内存的多少来决定。 通常来讲, 建一个16M 的交换分区就能够了。
文件分区则根据须要和硬盘大小来决定, 通常来讲不该少于200M。
因为咱们接触最多的是DOS 操做系统, 因此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使用相似于\\\\\\'C: \\\\\\'的符号来标识硬盘分区, 但这在LINUX 却不是这样, Linux 的命名设计比其余操做系统更灵活, 能表达更多的信息. Linux 经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标识硬盘分区, 如 hda1其具体含义是: 分区名的前头两个字母代表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 例如hd 指IDE 硬盘, sd(指SCSI 硬盘), 第三个字母分区在哪一个设备, 按a,b,c,d 的顺序排列, 如hda 是IDE 1 口的主硬盘, 则IDE 2 口的主硬盘就应该是hdc 了, 最后的数字在该设备上的分区顺序, 前四个分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用数字1 到4 表示, 逻辑分区从5 开始, 例如 hda3 表示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
在Linux 的文件系统中, 不论有几个文件分区, 所有集合于一个树形的目录结构中, 好比说, 你能够将某个分区指定给/(根目录)使用, 某个分区指定给/usr 目录使用, 然而但你进入Linux 系统后, 你根本感受不到他们在不一样的分区中, 你只是感受都在一棵树上, 不过若是你只有一个文件分区, 必定要给/(根目录)使用.
原文连接:
http://blog.csdn.net/augusdi/article/details/7263670
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