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商行业风云变幻,处于风口浪尖上的电商企业要随时准备好迎接下一个挑战。在这一年,O2O企业变得低调,巨头企业之间的战线联盟越发牢靠,智能化被视为移动互联后的互联网下一个时代,固然还有新零售的风潮也随之席卷而至。电商企业如何探寻将来的发展空间?唯有在大势将来时提早布子。react
关键词:踏实作事网络
屡屡被“泡沫化”、“躁动”等字眼伴随的电商行业,在经历近两年的洗礼后,不管投资人仍是从业者都已经变得更加务实。以O2O行业为例,尽管依旧有企业得到融资的消息不时传出,但能够注意到,相较于去年上半年的喧嚣四起,仍然存活的创业企业更多的是在低调作事。生存下去,成为创业企业当下最主要的课题。家政O2O第一股、e家洁CEO云涛曾表示,拓展业务模式,加强企业的生命力是今年公司的主要工做。曾经的同城快递“一哥”,宅急送新任总裁刘冬屯在从国美安迅物流回归后感叹,总公司变得更加务实了,将来的两年将是公司潜心修炼的两年。布局
今年以来,包括博湃养车、美味七7、神奇百货、蜜淘网等一批互联网创业公司宣告倒闭。这些企业有的曾被誉为垂直电商中缓缓升起的“新星”,但它们未能经受住来自资本寒冬和市场竞争的考验。盈利模式不清晰、同质化严重、资金链断裂等在创业行业再也不是新鲜字眼,能如滴滴出新般“烧”出一片天地的还是行业中的极少数。当投资人回归理性,真正的创新模式,扎实的造血能力是企业生存不可或缺的要素。大数据
关键词:战略同盟人工智能
大鱼吃小鱼的丛林法则在电商行业一直存在,一方面体如今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上,另外一方面也体如今规模企业的抱团趋势上。继去年阿里苏宁“星球碰撞”以后,今年两家的合做有了新进展,不只在销售渠道、物流资源等方面加速打通,同时合资成立新公司“猫宁电商”,进一步探寻网络零售的协力优点。spa
与阿里苏宁对抗的,是京东与沃尔玛组成的战略同盟。今年,京东在拉拢合做伙伴的进展上可谓步子极大。4月,京东以京东到家、京东集团的业务资源外加2亿美圆收购达达,成立新公司;6月以换股形式从沃尔玛手中拿下1号店;10月,沃尔玛战略投资新达达5000万美圆。至此,京东、沃尔玛的同盟关系奠基。游戏
不难看出,规模企业间的合做无不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大话语权。就阿里苏宁阵营而言,一方具备充足的流量资源,一方有着优质的物流体系,两相结合,利人利己。而对于京东、沃尔玛来讲,前者亟待扩充品类,后者则但愿在国内电商市场开拓渠道,双方各取所需。合并成为行业新格局的催化剂,在巨头抱团的推动中,电商行业的竞争版图逐渐成型。资源
关键词:共享经济直播
饿了么等互联网餐饮企业、多点等商超O2O以及宅急送等及时配送企业,集体发力众包物流、云微仓,创新产品研发的众筹模式也霍然兴起。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者,让他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由此,如闲鱼、转转等二手商品交易业务,也成为了电商玩家眼中的“新宠儿”。产品
电商企业一样经过共享经济这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2015年,苏宁云商选择将20余年打造的物流体系开放,经过全速发力对外开放第三方物流平台,对内则选择加速线上与线下门店互动,转型全渠道经营。从一年来的成果看,对苏宁云商自身来讲,开放举措将物流配送这个此前的成本单位转换为了盈利单位。而从电商及物流行业来看,事实证实,共享经济的理念正在成为品牌企业共同的发力方向。2016年11月,京东集团推出“京东物流”全新品牌标识,并正式宣布京东物流将以品牌化运营方式全面对社会开放。
关键词:生态闭环
纵然乐视当下遭受颇多争议,但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曾提出的“生态化学聚合反应”理念却道出了电商行业一年中广泛发力的方向——打造生态闭环。布局生态圈、打造服务闭环的理念并不新鲜,但不一样于往年企业在某一产业链条的单独闭环,今年企业更注重的是从采购、营销、支付、物流、售后等供应链上的全流程,到商品零售、上门服务、跨境电商等跨业态业务的全面覆盖。正如乐视7月开展的“生态反充”活动,新用户充值可得到50%返现+50%生态大礼包福利。借控股易到用车之便,乐视在为易到用车拉动新用户的同时,也带动乐视会员、乐视手机、电视等业务的销售。
对于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来讲,构建生态闭环都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打造竞争壁垒,强化营收变现能力的一条出路。如瓜子二手车、人人车等以二手车交易为杠杆撬动市场的创业企业,最终将盈利增加点放在车后和金融市场。电商企业打造生态闭环,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享受到一站式的消费体验;而对于企业自身来讲,是争夺客户流向,挖掘业务新价值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智能化
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CEO李彦宏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靠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很难再出现“独角兽”,人工智能技术才是将来机会。尚且不论这句话是否太过武断,但足以代表,在将来互联网市场竞争中,智能化将被视为企业的加分项。向来以自营物流为骄傲的京东和苏宁证实了这一点。
今年“双11”,对于京东和苏宁两家企业来讲,不只是一场促销战役,一样也是一场围绕物流配送的“黑科技”角逐。在京东研发的智能设备中,包括智能搬运机器人AGV、SHUTTLE货架穿梭车、DELTA分拣机器人等,其中如无人机、无人车已在今年“双11”中投入使用。苏宁方面启用了“苏宁云仓”,经过使用的自动化仓储、胜斐迩旋转等系统成为苏宁物流科技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再提高的一大法宝。
在电商的战场上,把握先机布局、注意细节服务是制胜的关键,当大数据的应用成效苗头显露,电商企业凭借敏锐的嗅觉已经嗅到商机,而智能化产品正是能够和大数据有效链接的内容之一。
趋势:电商红利消褪
电商市场的规模增加还未触碰天花板,但增速已经有所下滑。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2015年,我国网络零售额分别为1.3万亿元、1.85万亿元、2.8万亿元和3.9万亿元,增速分别为67.5%、41.2%、49.7%和33.3%。当电商竞争进入下半场,人口红利的消褪让企业家们须要以更加新颖的方式留住消费者。
能够注意到,已经有一些创新的形式收获了电商企业和消费者的承认,如VR/AR应用、网红直播、智能硬件等。以网红直播为例,在今年“双11”,京东集团CEO刘强东亲自领衔京东“12小时马拉松明星直播秀”;苏宁在本身打造的复古商业“笑倾城”中,请来数百网红现场体验。
形式创新的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眼球从而带动消费,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还是以噱头居多,究竟可以给企业带来多少增量尤未可知。固然,对于这些新兴的商业形式来讲如今还处于发展初期,而此后两三年都将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过程,这是探寻盈利模式的阶段,同时也将是优胜劣汰的阶段。
趋势:规则趋于完善
电商蓬勃发展的同时,迎来了政策把关力度的增强。今年,在食品监管、跨境电商、医药电商以及网红直播等多个电商领域都有新政出台。如地方《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将网购食品正式归入流通监管;“四八新政”出台,进一步明细了跨境电商的税收政策;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结束的通知,则让医药电商企业纷纷谋求曲线破局。
政策监管的收紧预示着商业模式逐渐走出草莽时期,迈向成熟化发展阶段。网络交易市场迅猛发展的大势中,电子商务投诉维权、网络商品质量维权等问题长期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放水养鱼式的发展方式终究不是正轨。调整企业的发展节奏,适应市场环境,在游戏规则下有序地扩张将是电商企业寻求新机遇的方向。
趋势:迎新零售风口
从O2O到全渠道,再到当下的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的理念不断被丰富。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其中提到鼓励线上线下优点企业经过多种形式整合市场资源,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这与市场中造成的“新零售”风潮汇成一股。新零售究竟是什么样子?举例而言,“双11”期间阿里在2000多家星巴克门店、4000多家KFC门店以及银泰百货、北京西单大悦城、深圳海岸城等商业实体实行的全面电子化就是形式之一。
商品库、物流渠道、客流量等一系列资源打通的过程,实则是线上线下的零售企业试图提高营业额、探寻新模式的尝试。在现在的零售行业中,线上线下融合已是大势所趋,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效率的问题。而在此后的布局中,企业在既有业务的基础上,对于将要开拓的新业务,寻找合做伙伴,打造强强联合优点将是更为快捷、高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