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学习了书本上二三两章的内容,如下是我整理的主要知识java
1.1 标识符表示名字(字母、下划线、美圆符号、数字,不能使关键字,true,false,null)git
1.2 Java中的Unicode字符表,类比C里的ASCII码表,有65535个字符,Unicode更为丰富数组
1.3关键字,int,double,float学习
2.1 逻辑变量 boolean,赋值只能是true、false设计
2.2 整数类型 byte,short,int,long,区别主要是取值范围不同。3d
2.3字符类型 char,强制转换(int)'a',(char)97调试
2.4浮点类型 float(16位,只保持7-8位,float m=12.123456789f),double(32位,保持15-16位)code
3.1 基本数据类型排序(从低到高)对象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
级别低的能够转换为级别高的(float m = 100),级别高的不能够直接转换为级别低的。blog
4.1 输入 步骤为
Scanner reader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m =reader.nextInt()
4.2 输出
5.1 声明数组
int [] a;
or int a[]
5.2 建立数组 数组名=new 类型[]a = new int [5]
5.3 数组的单元(元素)
a[0],不要越界
5.4 数组的长度,
一维数组 a.length
二维数组,a.length是二维数组中一维数组的个数
5.5数组的初始化int [] a ={1,2,3,4,5};
,int [][] b = {{1,2,3},{4,5,6},{7,8,9}};
5.6数组的引用
数组变量自己中存放的值称做数组的引用,数组使用下标运算访问本身的单元。
两个类型相同的数组,一旦两者具备相同的引用,那么两者就具备同样的单元。
1.1 混合运算的精度
有double型,按double型算
最高精度为float,按float算
最高精度是long,按long算
最高精度低于int型,按int算
1.2 instanceof运算符
左面的操做员是一个对象,右面是一个类。当左面的对象是右面的类或子类建立的对象是,该运算符运算的结果true,不然是false。
package和import语句
3.1
if(true){ }
3.2
if(条件表达式){ } else{ }
3.3
if(条件表达式){ } else if(条件表达式){ }... else{ }
相似c
while(表达式){ //循环体 }
break:结束循环语句
continue:马上结束本次循环
for(声明循环变量:数组的名字){ }
“对于循环变量依次取数组的每一个元素的值”
这是一种新的更为方便的遍历数组的方式。
问题1:第三章3.3练习题中,代码以下
public class 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1,y=6; while(y-->0){ x--; } System.out println("x="+x+",y="+y); } }
答案为x=-5,y=-1,与以前的猜测不符,不知道具体过程是什么。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5000行 | 30篇 | 400小时 | |
第一周 | 37/200 | 1/2 | 10/20 | |
第二周 | 399/500 | 2/4 | 1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