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
msg = '我叫%s,今年%s,性别%s' %('帅哥',18,'男')
print(msg) # 我叫帅哥,今年18,性别男
2、format
# 三种方式:
# 第一种:按顺序接收参数
s1 = '我叫{},今年{},性别{}'.format('帅哥','18','男')
print(s1) # 我叫帅哥,今年18,性别男
# 第二种:按索引接收参数
s2 = '我叫{0},今年{1},性别{2},我依然叫{0}'.format('帅哥', '18', '男')
print(s2) # 我叫帅哥,今年18,性别男,我依然叫帅哥
# 第三种:按关键字接收参数
s3 = '我叫{name},今年{age},性别{sex}'.format(age='18', name='帅哥', sex='男')
print(s3) # 我叫帅哥,今年18,性别男
3、f-string
1、介绍
f-string(formatted string literals):格式化字符串常量,是Python3.6新引入的一种字符串格式化方法,使格式化字符串的操做更加简便。
2、语法
f'xxx' 或 F'xxx' 且以大括号 {} 代表被替换的字段,{}里面能够是字符串或者表达式
三、简单替换字符串:{'字符串'}
name = '小白'
msg = f'我叫{name},今年{18}岁,性别{"男"}'
print(msg) # 我叫小白,今年18岁,性别男
注意:若f使用的是单引号,那么里面的{}如果字符串则应该用双引号,反之同样
4、计算表达式:{表达式}
ret = f"1 add 2 is {1+2}"
print(ret) # 1 add 2 is 3
5、lambda表达式:{(lambda表达式) (参数)}
注意:
lambda表达式的 : 会被f-string误认为是表达式与格式描述符之间的分隔符,
为避免歧义,须要将lambda表达式置于括号 () 内:
func = f"my_add result:{(lambda x,y:x+y) (1,2)}"
print(func) # my_add result:3
若不加括号则报错:
func = f"my_add result:{lambda x,y:x+y (1,2)}"
print(func)
File "<fstring>", line 1
(lambda x,y)
^
SyntaxError: unexpected EOF while parsing
六、f-string用法很强大,这里只是写出了一些经常使用的方法,感兴趣能够本身去研究其余用法
4、类型注解
Python是一门动态语言,变量以及函数的参数是不区分类型。好比咱们要实现一个数字相加的函数:
def my_add(x, y):
return x + y
可是这样的坏处是,别人不知道你要作的是数字相加的函数,别人输入字符串,同样是能够获得字符串的拼接的
因而 Python 3 提供了一个新的特性:
类型注解:
def my_add(x:int, y:int) -> int:
return x + y
语法:
参数:类型 指定函数的参数类型
-> 类型 指定函数的返回值类型。
注意:Python 解释器并不会由于这些注解而提供额外的校验,
也就是说,这些类型注解加不加,对你的代码来讲没有任何影响,我同样能够输入字符串的。
只是这么作的好处是:
1.让别人看得更明白
2.当你输入str和float 类型的参数时,虽然同样不会报错能够得出结果,可是IDE工具会有高亮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