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UI 中一些和响应式状态有关的属性包装器的用途

SwiftUI 借鉴了 React 等 UI 框架的概念,经过 state 的变化,对 View 进行响应式的渲染。主要经过 @State, @StateObject, @ObservedObject 和 @EnvironmentObject 等属性包装器 (property wrapper) 将属性包装成状态来实现。html

@State 和 @StateObject

@State 和 @StateObject 是比较经常使用的属性包装器。git

二者的区别是:swift

  • @State: 主要用于修饰值类型那种简单属性。
  • @StateObject: 和 @ObservedObject 同样,主要用于引用类型那种复杂属性。

举例说明。在一个 SwiftUI View 中声明属性:app

@State var name: String

那么,每次 name 发生变化时,View 都会从新渲染。框架

但假若有一个类:ui

class Student {
    var name: String = ""
}

当它的实例被用 @State 修饰时:3d

@State var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则 View 不会随着 student.name 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实例 student 自己并无发生变化。为了让 View 随 student 的属性变化,就要用到 @StateObject 来包装:code

@StateObject var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

同时还要给 Student 的属性添加 @Published 包装:视频

class Student: ObservableObject {
    @Published var name: String = Student()
}

如此,每次 student.name 发生变化时,View 就会随之从新渲染了。htm

@Binding 和 @ObjectBinding

有时候咱们在子 View 中须要用到父 View 的属性,而且不单单单方面的显示,还要有双向的影响,即子 View 对属性的更改,能反应到父 View 上。

在如下状况下:

// Parent View
struct ForumView: View {
    @State var username: String = ""
    
    var body: some View {
        Text(username)
        InputView(name: username)
    }
}

// Child View
struct InputView: View {
    @State var name: String = ""
    
    var body: some View {
        Text(name)
        Button(action: {
            name = "Tom"
        }) {
            Text("Change Name")
        }
    }
}

// Preview: ForumView(username: "Jack")

父 View 虽然能把本身属性的值传给子 View,可是子 View 在改变其属性值时,仅可以改变它自身,而不能影响到父 View。若要影响到父 View,就须要用到 @Binding 了:

// Parent View
struct ForumView: View {
    @State var username: String = ""
    
    var body: some View {
        Text(username)
        InputView(name: $username)
    }
}

// Child View
struct InputView: View {
    @Binding var name: String
    
    var body: some View {
        Text(name)
        Button(action: {
            name = "Tom"
        }) {
            Text("Change Name")
        }
    }
}

// Preview: ForumView(username: "Jack")

此时,你经过子 View 改变的值 (name),就同时也能改变到父 View 的属性 (username) 了。

简而言之,@Binding 就是对其余属性的一种引用式的绑定。注意用法:它在声明时,不须要赋初始值,在用到时,要加前缀 $

@Binding 对应 @State,则 @ObjectBinding 便对应 @ObservedObject 和 @StateObject 了,毋庸赘言。

@ObservedObject 和 @StateObject

用 @ObservedObject 和 @StateObject 包装的属性都须要其对象类实现 ObservableObject 协议。本质上,他们都是用来让对象状态化的包装器。但在使用时,有必定区别。

简单地说,@ObservedObject 会在 View 每次被从新渲染时从新构造,它包装的 Model 是跟着 View 走的,而 @StateObject 则不会,它一旦被建立,就由 SwiftUI 接管,不会随着 View 的刷新渲染而重建。

为何会这样,由于 View 做为 struct 是一个值类型的对象,他被销毁时,它内部的对象也会被销毁,而 @StateObject 等因而给 View 内部的对象加了一层保护,使其不受 View 生命周期的影响。

有时咱们经过 NavigationView 来回切换页面,会发现 @StageObject 对象也被重置了,像是随着 View 刷新而重建同样,其实那是 SwiftUI 的行为。

比较而言,我以为 @StateObject 更好,由于它和 View 解耦了,更方便控制。

@EnvironmentObject

@EnvironmentObject 有 @StateObject 那种脱离 View 生命周期的特性,但在使用上更为灵活。举例来讲:

  • View A: 建立了 @StateObject var thing: Thing,包含 View B
  • View B: 包含 View C
  • View C: 须要用到 View A 的 thing 对象。

通常来讲,为了让 View C 用到 View A 的 thing,就须要从 View A 开始传递 thing 给 View B, 再由 View B 传给 View C 使用。这是否是太麻烦了,View B 凭空多了一个它用不到但却能访问的对象 thing。@EnvironmentObject 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 View A 中:

var thing: Thing = Thing(tag: "e")
var body: some View {
    NavigationView {
        ViewB()
    }.environmentObject(thing)
}

经过 .environmentObject(), thing 变成了环境对象。接下来咱们在 View C 中就能够直接使用了:

@EnvironmentObject var thing: Thing
var body: some View {
    // thing.tag: "e"
    Text(thing.tag)
}

能够看到 View C 中 @EnvironmentObject var thing: Thing 不用初始化 thing,由于这个 thing 就是 ViewA 中的 thing。EnvironmentObject 就像把一个对象全局化了同样。

参考

本文主要参考了如下文章和视频: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