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的可用性问题

   因为以前写的东西都放在了别的地方,此次想要都搬到这里来,因此这几天整理的东西都是以前写的。浏览器

   接下来这篇是2013年11月25日写的。网络

   好吧~不能想些没用的,不能说些没用的,问题来了,机会就来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不能给本身的能力设边界。不要厌烦作重复的事情,若是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比停滞不前还可怕。架构

    在求学的道路上必定要放低姿态,任什么时候候都要以初学者心态来面对,还要学会聪明的判断,捡重要的听,捡对本身有价值的听。我仍是很听话的~行动力比较强~明确了问题就赶忙去解决~嗯~开始吧~
 
   值得注意的网站设计的30个可用性问题:
       1、首先,可用性的理论和法则:
          7±2法则:人的大脑会对复杂的信息进行处理,将其分割成信息组块和单元。根据George A.Miller            的研究,人类的短时间记忆一次性只能记住5到9件东西。基于此,导航菜单栏一般限制在7个选项以内。
          2秒理论:用户等待的时间越短,用户体验越佳。
          3次点击理论:这个理论主要突出强调清晰的导航、逻辑缜密的架构和方便操做的网站层次结构。对于          点击次数,若是用户对于系统操做有清晰的了解,即便点击不少次,也没什么问题。
          80/20法则:80%的结果是因为20%的诱因形成的。对于设计和可用性方面而言,若是对那些创造出80%          利润的20%的用户、顾客、活动、产品或进程进行标识,极度关注它们,那么就会得到巨大的收获。
          用户界面设计的八条黄金准则
               一、保持连贯性
               二、让“老鸟”用户可以使用快捷键
               三、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反馈
               四、以对话结束操做
               五、提供简单的错误处理
               六、容许轻松的返回上一步(这点在刚完成的项目里体会到了)
               七、知足用户的控制需求
               八、减轻短时间记忆负荷
          费茨定律:该定律一般应用于访客从A到B的鼠标指针移动操做。这个定律对于如何放置内容区域、以          更实用的方式、最大化内容可及性和提升内容点击率,是很是重要的。
          倒金字塔结构:可以使网站用户获得及时性知足,例如 新闻都是从结论开始,接着是要点信息,最后写          些小细节。
          用户满意度:用户一贯追随快餐---就是那些“还行”的方案,对于最合理,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不是那          么的感兴趣。(?)
     2、可用性背后的心理学:
          雏鸭综合症:用户忠于所记住的第一个设计,而后将其余设计与其进行类似度比较。一般,用户比较倾向于那些与所记住的设计类似度比较高的系统,而不喜欢陌生的那些。
          无视广告:网站用户倾向于屏蔽全部看上去像广告的东西,而且还擅长于此。当在网页上搜索特定信息的时候,用户只会聚焦在网页的部分区域,即他们认为相关信息可能会出现的地方,也就是小文本和超连接。大型彩色或动画广告条幅及其其余图像在这种状况下都会被忽略。
          “扣人心弦”效应:这个效应主要是应用于广告,在广告中询问访客一些没有答案或者有挑衅意味的问题,一般会促使访客浏览广告内容。
           形状视觉的格式塔原则
                 一、接近性原则
                 二、类似性原则
                 三、普雷格朗次原则(图像-背景):在感知某个可视范围时,一些物体比较抢眼,而其余的则变成了背景
                 四、对称性原则
                 五、闭合法则:视觉上一般将不连贯的东西视为连贯,或者说将其看作完整的图像。(IBM图标)
           自我参照效应:好比说,读完一篇文章,用户比较容易记住与本身我的经历有关的角色、故事或者事实。经常应用于网络写做与网站内容里。
      3、可用性术语
           眼球追踪:对聚焦点,或者说眼球相对于头部移动进行测量的过程。对于此的研究可以帮助评估用户对于正在浏览的网页的温馨度以及他们对背后的架构及系统的了解速度。
           网页折叠:网页折叠线是屏幕可见区域网页的最底部,也就是在此线之上的是不用拖动滚动条就能看见的网页内容,在此区域经常被视为可以带来最高广告点击率和利润回报的区域。
           中心凹区:是眼睛所聚焦的小而宽的空间,也是双眼可以看到最多细节的惟一一个地方,是你向访客传递最重要信息的地方。
           注释:是一个自动行为,它提示并概要显示链接的内容,以及一点点击会到哪里去。从可用性角度来看,用户但愿对网站上正在发生的一切事情拥有绝对的控制权,配上完整的连接文字,精准的对内外部连接进行解释,可以提升网站的可用性。
           优雅降级:指一个网站即便在它的部件已经没法显示或者无效的状况下还能展现内容和基本功能的能力。网站要在每个可能出错的状况下显示内容,并在用户任何可能的配置下被使用。“高级用户”提供的仍然是完整的、加强的页面版本。
           粒度:指将某个庞杂的数据组或信息分割成更小单位的程度。
           热区:网站上能够点击的区域。例如,当链接或网站上任何其余元素被点击时产生的焦点效应。
           易读性:文本在视觉上的清晰度。
           可读性:文字的可理解程度,不一样年龄不一样的受教育程度的人都能很容易的理解文章的意思。
           扫雷:用户为识别网站上的连接而与网站进行的交互行为。
           浆糊式导航:用户在一团浆糊般的网页中难以辨识导航连接或者肯定连接在哪里的设计。
           物理一致性:网站外观的一致性。
           逐步强化:优点在于“广泛可用性”。指将网站按照多层次方式进行设计的设计方略---从适合全部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到现代化浏览器附加的加强属性。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警戒(持续关注):指在漫长而单调的任务中始终保持注意力的能力。
           走来即用设计:很是直观明白,新手或一次性用户很容易上手。
           线框图:是个基础结构,是网站的骨架,它介绍了网站的创意、概念和架构。
 
 
          以上内容来自《众妙之门  国际顶级Web设计师成功法则》
 
           看完后最重要的一个启示就是,网站设计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用户的心理,站在用户的角度想问题,作出方便用户使用,知足用户需求的网站。网页设计真是门大学问啊!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