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垃圾回收算法

引用计数算法( Reference Counting ) html

    原理很简单,对象生成后,有一个相关联的计数器,当有一个地方引用时,计数器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减1。jvm按期扫描对象时,发现计数器为0的对象就能够清除。 java

    引用计数算法的优势和缺陷一样明显。这一算法在执行垃圾收集任务时速度较快,但算法对程序中每一次内存分配和指针操做提出了额外的要求(增长或减小内存块的引用计数)。更重要的是,引用计数算法没法正确释放循环引用的内存块。 算法

可达性分析算法( Reachability Analysis  jvm

    这个算法的基本思路就是经过一系列的称为“GC Roots”的对象做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Reference Chain),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用图论的话来讲,就是从GC Roots到这个对象不可达)时,则证实此对象是不可用的。在Java语言中,可做为GC Roots的对象包括下面几种: spa

        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本地方法栈中JNI(即通常说的Native方法)引用的对象。 线程

标记-清除算法( Mark-Sweep ) 指针

    正如其名称所暗示的那样,标记-清除算法的执行过程分为“标记”和“清除”两大阶段。这种分步执行的思路奠基了现代垃圾收集算法的思想基础。与引用计数算法不一样的是,标记-清除算法不须要运行环境监测每一次内存分配和指针操做,而只要在“标记”阶段中跟踪每个指针变量的指向——用相似思路实现的垃圾收集器也常被后人统称为跟踪收集器( Tracing Collector ) 
    标记的时候,须要stop the world,全部用户线程暂停,等标记结束后,再将全部没有标记的内存所有回收掉,但同时会产生不少不连续的内存碎片。 htm

复制算法( Copying ) 对象

    复制算法解决了标记-清除算法的效率问题。它的原理是,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着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面,而后再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这样使得每次都是对整个半区进行内存回收,内存分配时也就不用考虑内存碎片等复杂状况,只要移动堆顶指针,按顺序分配内存便可,实现简单,运行高效。只是这种算法的代价是将内存缩小为了原来的一半,未免过高了一点。    
    如今的商业虚拟机都采用这种收集算法来回收新生代,IBM公司的专门研究代表,新生代中的对象98%是“朝生夕死”的,因此并不须要按照1∶1的比例来划份内存空间,而是将内存分为一块较大的Eden空间和两块较小的Survivor空间,每次使用Eden和其中一块Survivor。当回收时,将Eden和Survivor中还存活着的对象一次性地复制到另一块Survivor空间上,最后清理掉Eden和刚才用过的Survivor空间。HotSpot虚拟机默认Eden和Survivor的大小比例是8∶1,也就是每次新生代中可用内存空间为整个新生代容量的90%(80%+10%),只有10%的内存会被“浪费”。固然,98%的对象可回收只是通常场景下的数据,咱们没有办法保证每次回收都只有很少于10%的对象存活,当Survivor空间不够用时,须要依赖其余内存(这里指老年代)进行分配担保(Handle Promotion)。 进程

    内存的分配担保就比如咱们去银行借款,若是咱们信誉很好,在98%的状况下都能按时偿还,因而银行可能会默认咱们下一次也能按时按量地偿还贷款,只须要有一个担保人能保证若是我不能还款时,能够从他的帐户扣钱,那银行就认为没有风险了。内存的分配担保也同样,若是另一块Survivor空间没有足够空间存放上一次新生代收集下来的存活对象时,这些对象将直接经过分配担保机制进入老年代。
    复制收集算法在对象存活率较高时就要进行较多的复制操做,效率将会变低。更关键的是,若是不想浪费50%的空间,就须要有额外的空间进行分配担保,以应对被使用的内存中全部对象都100%存活的极端状况,因此在老年代通常不能直接选用这种算法。

标记-整理算法( Mark-Compact )

    标记-整理算法是标记-清除算法和复制算法的有机结合。标记过程和标记-清除算法的第一步同样,当标记完毕后,让全部已标记的对象移动到某一端,而后清理时只须要对端外的内存直接进行回收就能够了。

增量收集算法( Incremental Collecting )

   增量收集算法的基础还是传统的标记-清除和复制算法。增量收集算法经过对进程间冲突的妥善处理,容许垃圾收集进程以分阶段的方式完成标记、清理或复制工做。

分代收集算法 ( Generational Collecting )

   分代收集算法一般将堆中的内存块按寿命分为两类,年老的和年轻的。垃圾收集器使用不一样的收集算法或收集策略,分别处理这两类内存块,并特别地把主要工做时间花在处理年轻的内存块上。分代收集算法使垃圾收集器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够更为有效地工做

参考资料

深刻理解java虚拟机 通俗解释垃圾回收算法 http://www.game798.com/html/2007-04/3425.htm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