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架构,为啥要先后端分离?

互联网架构,为啥要先后端分离?

通用业务服务化以后,系统的典型后端结构如上:html

  • web-server经过RPC接口,从通用业务服务获取数据前端

  • biz-service经过RPC接口,从多个基础数据service获取数据node

  • 基础数据service经过DAO,从独立db/cache获取数据web

  • db/cache存储数据json

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架构并不会一成不变,业务愈来愈复杂,改版愈来愈多,此时web-server层虽然使用了MVC架构,但如下诸多痛点是否似曾相识?后端

  • 产品追求绚丽的效果,并对设备兼容性要求高,这些需求不断折磨着使用MVC的Java工程师们(本文以Java举例)tomcat

  • 不论是PC,仍是手机H5,仍是APP,应用前端展示的变化频率远远大于后端逻辑的变化频率(感谢那些喜欢作改版的产品经理),改velocity模版并非Java工程师喜欢和擅长的工做架构

此时,为了缓解这些问题,通常会成立单独的前端FE部门,来负责交互与展示的研发,其职责与后端Java工程师分离开,但痛点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前后端分离

  • 一点点展示的改动,须要Java工程师们从新编译,打包,上线,重启tomcat,效率极低ide

  • 原先Java工程师负责全部MVC的研发工做,如今分为Java和FE两块,须要等前端和后端都完成研发,才能一块儿调试总体效果,不只增长了沟通成本,任何一块出问题,均可能致使项目延期

更具体的,看一个这样的例子,最开始产品只有PC版本,此时其系统分层架构以下:

互联网架构,为啥要先后端分离?

客户端,web-server,service,很是清晰。

随着业务的发展,产品须要新增Mobile版本,Mobile版本和PC版本大部分业务逻辑都同样,惟一的区别是屏幕比较小

  • 信息展示的条数会比较少,即调用service服务时,传入的参数会不同

  • 产品功能会比较少,大部分service的调用同样,少数service不须要调用

  • 展示,交互会有所区别

因为工期较紧,Mobile版本的web-server通常怎么来呢?

互联网架构,为啥要先后端分离?

没错,把PC版本的工程拷贝一份,而后再作小量的修改

  • service调用的参数有些变化

  • 大部分service的调用同样,少数service的调用去掉

  • 修改展示,交互相关的代码

业务继续发展,产品又须要新增APP版本,APP版本和Mobile版本业务逻辑彻底相同,惟一的区别是:

  • Mobile版本返回html格式的数据,APP版本返回json格式的数据,而后进行本地渲染

因为工期较紧,APP版本的web-server通常怎么来呢?

互联网架构,为啥要先后端分离?

没错,把Mobile版本的工程拷贝一份,而后再作小量的修改

  • 把拼装html数据的代码,修改成拼装json数据

这么迭代,演化,发展,架构会变成这个样子:

互联网架构,为啥要先后端分离?

  • ,是PC,Mobile,APP

  • web-server接入,是PC站,M站,APP站

  • 服务层,通用的业务服务,以及基础数据服务

这个架构图中的依赖关系是否是看上去很别扭?

  • 端到web-server之间链接关系很清晰

  • web-server与service之间的链接关系变成了蜘蛛网

PC/H5/APP的web-server层大部分业务是相同的,只有少数的逻辑/展示/交互不同:

  • 一旦一个服务RPC接口有稍许变化,全部web-server系统都须要升级修改

  • web-server之间存在大量代码拷贝

  • 一旦拷贝代码,出现一个bug,多个子系统都须要升级修改

如何让数据的获取更加高效快捷,如何让数据生产与数据展示解耦分离呢?

先后端分离的分层抽象势在必行。

互联网架构,为啥要先后端分离?

经过先后端分离分层抽象:

  • 站点展现层,node.js,负责数据的展示与交互,由FE维护

  • 站点数据层,web-server,负责业务逻辑与json数据接口的提供,由Java工程师维护

这样的好处是:

  • 复杂的业务逻辑与数据生成,只有在站点数据层处写了一次,没有代码拷贝

  • 底层service接口发生变化,只有站点数据层一处须要升级修改

  • 底层service若是有bug,只有站点数据层一处须要升级修改

  • 站点展示层能够根据产品的不一样形态,传入不一样的参数,调用不一样的站点数据层接口

除此以外:

  • 产品追求绚丽的效果,并对设备兼容性要求高,再也不困扰Java工程师,由更专业的FE对接

  • 一点点展示的改动,再也不须要Java工程师们从新编译,打包,上线,重启tomcat

  • 约定好json接口后,Java和FE分开开发,FE能够用mock的接口自测,再也不等待一块儿联调

互联网架构,为啥要先后端分离?

结论

业务愈来愈复杂,端上的产品愈来愈多,展示层的变化愈来愈快愈来愈多,站点层存在大量代码拷贝,数据获取复杂性成为通用痛点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先后端分离分层抽象,简化数据获取过程,提升数据获取效率,向上游屏蔽底层的复杂性。

最后再强调两点:

  • 是否须要先后端分离,和业务复杂性,以及业务发展阶段有关,不可一律而论

  • 本文强调的先后端分离的思路,实际状况下有多种实现方式,文章并无透彻展开实现细节

任何脱离业务的架构设计,都是耍流氓

思路比细节重要。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