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库设计和表建立时就要考虑性能 node
mysql数据库自己高度灵活,形成性能不足,严重依赖开发人员能力。也就是说开发人员能力高,则mysql性能高。这也是不少关系型数据库的通病,因此公司的dba一般工资巨高。 python
设计表时要注意: mysql
索引 git
简言之就是使用合适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索引 github
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1)使用可存下数据的最小的数据类型,整型 < date,time < char,varchar < blob (2)使用简单的数据类型,整型比字符处理开销更小,由于字符串的比较更复杂。如,int类型存储时间类型,bigint类型转ip函数 (3)使用合理的字段属性长度,固定长度的表会更快。使用enum、char而不是varchar (4)尽量使用not null定义字段 (5)尽可能少用text,非用不可最好分表 # 选择合适的索引列 (1)查询频繁的列,在where,group by,order by,on从句中出现的列 (2)where条件中<,<=,=,>,>=,between,in,以及like 字符串+通配符(%)出现的列 (3)长度小的列,索引字段越小越好,由于数据库的存储单位是页,一页中能存下的数据越多越好 (4)离散度大(不一样的值多)的列,放在联合索引前面。查看离散度,经过统计不一样的列值来实现,count越大,离散程度越高: web
原开发人员已经跑路,该表早已创建,我没法修改,故:该措辞没法执行,放弃! 算法
2、sql的编写须要注意优化 sql
原开发人员已经跑路,程序已经完成上线,我没法修改sql,故:该措辞没法执行,放弃! shell
引擎 数据库
引擎
目前普遍使用的是MyISAM和InnoDB两种引擎:
MyISAM
MyISAM引擎是MySQL 5.1及以前版本的默认引擎,它的特色是:
InnoDB
InnoDB在MySQL 5.5后成为默认索引,它的特色是:
1.支持行锁,采用MVCC来支持高并发
2.支持事务
3.支持外键
4.支持崩溃后的安全恢复
5.不支持全文索引
整体来说,MyISAM适合SELECT密集型的表,而InnoDB适合INSERT和UPDATE密集型的表
MyISAM速度可能超快,占用存储空间也小,可是程序要求事务支持,故InnoDB是必须的,故该方案没法执行,放弃!
3、分区
MySQL在5.1版引入的分区是一种简单的水平拆分,用户须要在建表的时候加上分区参数,对应用是透明的无需修改代码
对用户来讲,分区表是一个独立的逻辑表,可是底层由多个物理子表组成,实现分区的代码其实是经过对一组底层表的对象封装,但对SQL层来讲是一个彻底封装底层的黑盒子。MySQL实现分区的方式也意味着索引也是按照分区的子表定义,没有全局索引
用户的SQL语句是须要针对分区表作优化,SQL条件中要带上分区条件的列,从而使查询定位到少许的分区上,不然就会扫描所有分区,能够经过EXPLAIN PARTITIONS来查看某条SQL语句会落在那些分区上,从而进行SQL优化,我测试,查询时不带分区条件的列,也会提升速度,故该措施值得一试。
分区的好处是:
分区的限制和缺点:
分区的类型:
我首先根据月份把上网记录表RANGE分区了12份,查询效率提升6倍左右,效果不明显,故:换id为HASH分区,分了64个分区,查询速度提高显著。问题解决!
结果以下:
4、分表
分表就是把一张大表,按照如上过程都优化了,仍是查询卡死,那就把这个表分红多张表,把一次查询分红屡次查询,而后把结果组合返回给用户。
分表分为垂直拆分和水平拆分,一般以某个字段作拆分项。好比以id字段拆分为100张表: 表名为 tableName_id%100
但:分表须要修改源程序代码,会给开发带来大量工做,极大的增长了开发成本,故:只适合在开发初期就考虑到了大量数据存在,作好了分表处理,不适合应用上线了再作修改,成本过高!!!并且选择这个方案,都不如选择我提供的第二第三个方案的成本低!故不建议采用。
5、分库
把一个数据库分红多个,建议作个读写分离就好了,真正的作分库也会带来大量的开发成本,得不偿失!不推荐使用。
方案二详细说明:升级数据库,换一个100%兼容mysql的数据库
mysql性能不行,那就换个。为保证源程序代码不修改,保证现有业务平稳迁移,故须要换一个100%兼容mysql的数据库。
开源选择
云数据选择
官方介绍语:POLARDB 是阿里云自研的下一代关系型分布式云原生数据库,100%兼容MySQL,存储容量最高可达 100T,性能最高提高至 MySQL 的 6 倍。POLARDB 既融合了商业数据库稳定、可靠、高性能的特征,又具备开源数据库简单、可扩展、持续迭代的优点,而成本只需商用数据库的 1/10。
我开通测试了一下,支持免费mysql的数据迁移,无操做成本,性能提高在10倍左右,价格跟rds相差很少,是个很好的备选解决方案!
官方介绍:云数据库HybridDB for MySQL (原名PetaData)是同时支持海量数据在线事务(OLTP)和在线分析(OLAP)的HTAP(Hybrid Transaction/Analytical Processing)关系型数据库。
我也测试了一下,是一个olap和oltp兼容的解决方案,可是价格过高,每小时高达10块钱,用来作存储太浪费了,适合存储和分析一块儿用的业务。
官方介绍:DCDB又名TDSQL,一种兼容MySQL协议和语法,支持自动水平拆分的高性能分布式数据库——即业务显示为完整的逻辑表,数据却均匀的拆分到多个分片中;每一个分片默认采用主备架构,提供灾备、恢复、监控、不停机扩容等全套解决方案,适用于TB或PB级的海量数据场景。
腾讯的我不喜欢用,很少说。缘由是出了问题找不到人,线上问题没法解决头疼!可是他价格便宜,适合超小公司,玩玩。
方案三详细说明:去掉mysql,换大数据引擎处理数据
数据量过亿了,没得选了,只能上大数据了。
开源解决方案
hadoop家族。hbase/hive怼上就是了。可是有很高的运维成本,通常公司是玩不起的,没十万投入是不会有很好的产出的!
云解决方案
这个就比较多了,也是一种将来趋势,大数据由专业的公司提供专业的服务,小公司或我的购买服务,大数据就像水/电等公共设施同样,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国内作的最好的当属阿里云。
我选择了阿里云的MaxCompute配合DataWorks,使用超级舒服,按量付费,成本极低。
MaxCompute能够理解为开源的Hive,提供sql/mapreduce/ai算法/python脚本/shell脚本等方式操做数据,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以分布式方式存储,采用定时任务和批处理的方式处理数据。DataWorks提供了一种工做流的方式管理你的数据处理任务和调度监控。
固然你也能够选择阿里云hbase等其余产品,我这里主要是离线处理,故选择MaxCompute,基本都是图形界面操做,大概写了300行sql,费用不超过100块钱就解决了数据处理问题
来自51cto.
文章来源:刘俊涛的博客
欢迎关注,有问题一块儿学习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