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
NFS(Network FileSystem的缩写)最先以前是由 Sun 这家公司所发展出来的,它最大的功能就是能够透过网络,让不一样的机器、不一样的操做系统能共享文件。在NFS的应用中,本地NFS的客户端应用能够透明地读写位于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访问本地文件同样。
2、安装部署
1.软件包安装
yum install -y nfs-utils rpcbind
2.修改共享配置
vim /etc/exportshtml
#[分享目录] [第一部主机(权限)] [可用主机名] [可用通配符] /data/pubilic 172.16.120.0/24(rw) *(ro) /data/www 172.16.120.0/24(sync,rw,no_root_squash)
权限参数说明:vim
参数 | 说明 |
---|---|
ro | 只读访问 |
rw | 读写访问 |
sync | 将数据同步写入内存缓冲区与磁盘中 |
async | 将数据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中,而后写入磁盘 |
secure | 客户端只能使用小于1024的端口链接 |
insecure | 容许客户端使用大于1024的端口链接 |
wdelay | 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做,若是有则将这些写操做一块儿执行 |
no_wdelay | 如有写操做则当即执行,应与sync配合使用 |
hide | 在NFS共享目录中不共享其子目录 |
no_hide | 共享NFS目录的子目录 |
subtree_check | 若是共享目录是子目录时,强制NFS检查父目录的权限 |
no_subtree_check | 若是共享目录是子目录时,不检查父目录权限 |
all_squash | 共享文件的UID和GID映射匿名用户 |
no_all_squash | 保留共享文件的UID和GID |
root_squash | root用户的全部请求映射成如匿名用户同样的权限 |
no_root_squash | root用户具备根目录的彻底管理访问权限 |
anonuid | 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UID |
anongid | 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GID |
noexec | 防止在挂载的文件系统上执行二进制程序 |
sec=mode | 指定NFS链接验证的安全类型 |
3.启动服务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systemctl start nfs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systemctl enable nfs安全
4.经常使用命令
#重载显示共享
exportfs -rv
#查看远程nfs共享目录
showmount -e 172.16.120.101
5.客户端挂载
mount -t nfs 172.16.120.101:/data/www /var/html/www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