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快乐并不是如大多数人心中所期待的那样,就是来源于金钱和健康,其实更加长久和明显的快乐来源于咱们所处的人际关系之中,好比说是温暖的家庭、亲密的爱人,或者是相互给予帮助的朋友,这些相比于金钱和健康更加可以给咱们带来快乐。
第二层,快乐不来源于外在的客观条件,而在于主观渴望和客观条件之间是否相符。只有当咱们所获得的已经知足甚至是超出咱们所指望的时候,咱们才能感觉到快乐。
第三层,快乐是由咱们自身的生物化学系统所决定的,人类花了几千年的时间改变世界来追寻快乐,直到如今才发现原来须要改变的是咱们本身的身体。
可是讨论到这里彷佛仍是有点问题,难道你是要说得到快乐的最终途径就是注射更多的血清素和多巴胺吗?你这叫什么狗屁结论?其实会有这样的结论是来源于一项基本的假设,那就是身体的快感就等同于主观的快乐。若是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没办法了,惟一可以让人长时间、高强度的感觉到快乐的方法那就是吸毒。
咱们彷佛以为只思考身体层面的快感会不会太肤浅了呢?对吧?那咱们就再上升一个层次咱们继续讨论快乐的第四层
——生命的意义。
举个养小孩的例子吧,若是同窗您是有小孩的就会深有体会。若是当咱们真要计算一件事情给你带来的开心时间多仍是痛苦时间多,以此来判断这件事情是开心仍是痛苦的话。那么养小孩绝对是一件很是不愉快的事情。由于大部分的时候养小孩就是换尿片、喂奶和处理孩子的哭闹和脾气,对吧?这绝对是没有人愿意作的苦差事。然而为何,大多数家长都会说孩子是他们快乐的主要源泉,这怎么解释?难道他们的脑壳坏了吗?
经过这个例子咱们会发现,快乐不单纯的是身体所感觉到的愉快比感觉到的痛苦多这么简单。相反的,快乐要看的是咱们生命的总体,是否是有意义,有没有价值。是否是有点难理解?就像是有人以为养小孩就是把本身变成一个悲惨的奴隶,要没日没夜的伺候着一个小恶魔。而更多的人以为本身是满怀着爱,正在培育一个新的生命。这样一来,同一件事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那可就是彻底两回事了,对吧?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若是生活有了意义,就算在困境之中也能甘之若饴,而若是生活没有意义,即使在顺境以内也是度日如年。
因此快乐的第四层解释,咱们就是要讨论生命的意义。
通过上一期节目的讨论咱们如今能够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就是不管身处哪一个时代的人,咱们的身体所感觉快乐和痛苦的生物化学系统都是同样的。这已经没有疑问了是吧?可是不同的是什么呢?是咱们对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大不同。并且这个意义还并不能说身处咱们这个时代的人就更有意义。举例子吧,好比说,咱们把现代人和中世纪的人放到一个显微镜下,逐一比对他们生活中的每一分钟,看看谁过得比较悲惨,那确定是中世纪的人比咱们现代人要悲惨的多。可是当面对死亡这个问题时候,中世纪的人坚信若是你医生行善死后能够去到天堂得到永恒的幸福,那么这种坚信自己,是否是就能够给予他们当下的生活一种充满意义的错觉呢?而咱们现代人好比说我就根本不相信什么天堂、什么地狱这一套,那么我如今就能确信,我生命的意义最终就是迎接死亡,就是被完全的遗忘,那么就由于有死亡这个永远都挥之不去的问题存在,因此咱们是否是能够这样想,中世纪的人就比咱们现代人能感觉到更多的生命意义呢?那么若是让中世纪的人也作一份问卷调查说
“你对你的整个生命过程是否满意”,我估计中世纪的人可能得分会比咱们现代人还要高。
怎么面对死亡的例子,这可不是一个孤立的极端假设,咱们想啊,若是说中世纪的那种死后能够进入天堂得到永生的生命意义是一种错觉的话,那么现代科学家认为本身为人类知识拓展新边疆的生命意义是否是也是一种错觉呢?有的士兵以为本身保家卫国,因此他的生命有意义,可是咱们以前说国家只是存在于咱们全部人的共同想象中的一个故事,国家和上帝的底层概念并无什么本质的区别,那像保家卫国这样的意义是否是也就和死后去天堂同样是一种错觉呢?一样的道理,创业者要开新的公司认为这是生命的意义,一样的有人信仰上帝,读圣经、参与圣战、兴建庙宇他也认为这是生命的意义,可是这些是否是都是一个又一个的错觉?
若是这么来讲的话,所谓的快乐,极可能只是咱们本身对生活意义的错觉与集体的错觉达成了一种同步而已。能不能听的明白?意思就是说,我去当兵能获得快乐,是由于你们都以为这样作有保家卫国的意义。我去开公司能获得快乐,这是由于你们以为这样作有为社会经济贡献本身力量的意义。那么只要我本身的想法和身边全部人的指望可以达成一致的话,那么我就能说服我本身,个人生命它就是是有意义的,我也就能从这个信念中获得快乐。
这个结论听起来是否是有些难过和无奈?说白了,第四层的快乐,所谓生命的意义,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欺骗罢了。
咱们在第三层中得出的结论是若是快乐在于身体的快感,那么想要更快乐,就只能操纵咱们的生物化学系统。第四层得出的结论是若是快乐在于赋予生命意义的话,那么想要更加快乐,就得一再的欺骗本身。我想你们对这样的结论必定是不会满意的。那除了上述的两种可能以外还有没有第三种探讨快乐的可能性呢?是否是还有第五层快乐呢?咱们本期的讨论是否是愈来愈深入,愈来愈难理解了?不过我认为本期的观点很精彩。
咱们再想一想看看啊,上面两种结论仍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不管是身体感觉到的快乐仍是对于生命的意义都是咱们主观的感觉。对吧?若是要判断快不快乐最简洁的标准就是直接了当的问当事人你快不快乐,对不对?这看起来很符合逻辑啊。你说这不是废话么?我本身快不快乐不是问我那是问谁啊?可是呢,这种主观的权威但是现代自由主义的产物,咱们现代人从小就被洗脑说要忠于本身、倾听本身的心声、顺从本身的渴望,我以为好的就是好的,我以为坏的,他就是坏的。
可是对于这样把我的主观感觉奉为圭臬的权威,今天咱们偏要来叫叫真,看看会怎么样。
若是咱们从小到大不被灌输这些口号,那么快乐仍是不是咱们每一个人自身最清楚的事情呢?那可就不必定了。历史上的大多数宗教和意识形态都认为,关于善也好、关于恶也罢、还有关于应该作什么事情,都是有客观的标准的。在他们看来,通常人本身的感受和偏好反而是不靠谱、不可信的事情。从老子到苏格拉底到弗洛伊德都告诉咱们
“要认识你本身!”
言下之意就是通常人并不知道真实的自我,也所以忽略了真正的快乐。
咱们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若是什么都能让咱们本身选择的话,大多数人都愿意把时间用来作爱而并非去投身到什么伟大的民族复兴当中去。这种选择绝对是顺从你的渴望的,但这就代表,想要快乐就该去作爱吗?若是咱们再看看那些吸毒成瘾的人,咱们会发现他们绝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部人都会说吸毒的时候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那咱们权威的心理学家是否是应该发一份报告,告诉你们想快乐就去吸毒?若是这样来看待咱们的主观感觉是否是就会发现很是的不靠谱了?
在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写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还说过这样一个观点,他说人类的行为就算是对本身自己不利,也仍是要千方百计的把本身的基因流传下去。若是按照这个层面的逻辑咱们再来看啊,大多数的男性一辈子辛劳工做、成天的忧虑不堪,就是没有办法享受一下平静的幸福。其实就是由于生物的
DNA在操纵着咱们,DNA就如同撒旦通常,用稍纵即逝的性高潮做为诱饵让咱们传播基因,使得全部的男人都为之臣服。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咱们主观的感觉并不能表明绝对的权威,因此大多数的宗教和哲学看待快乐的方式,都与咱们所认同的主观感觉很是的不同。最看重快乐这个问题的应该就是佛教。以前讲全球融合宗教的那一期节目中我就着重说了下佛教的思想。
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觉到愉悦,也不是主观以为生命有意义,反而是放下追求主观感觉这件事情。佛教与现代生物化学的相同点,都在于认定快乐并不来源于于外在条件。而佛教更为深入的看法是说,真正的快乐也不在于咱们的主观感觉。咱们若是越强调主观感觉,反而就越感到痛苦。佛教给咱们的建议是,除了别再追求外在成就以外,同时也别再追求那些感受良好的内心感觉了。
这里我就不在展开说了,说的再多就要把《人类简史》说成佛教宣传手册了。
总结来讲,咱们如今会使用主观幸福的问卷,但愿找出来咱们主观认定何时有幸福感,并且认为找到特定的情绪状态就是找到了快乐。但相反的是,许多传统哲学和宗教则认为,快乐的关键在于追求自我、真正了解本身。大多数人都觉得本身的感受、想法、好恶就组成了咱们本身,但这确是一大错误。他们感受愤怒的时候,内心想
“我很生气,这是个人愤怒”。因而这一生作的事情,都是千方百计想要避开这种感觉,而去追求喜悦也好、温馨也罢的其余感觉。但他们历来没有发现,痛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觉自己,而是对感觉的不断追求。
若是真是如此,咱们过去对于快乐这件事的历史认知,就有可能全是错的。或许,指望是否能获得知足、感觉是否快乐都不是重点,真正重要的问题在于人类是否了解本身。咱们有什么证据,证实今天的人比起远古的采集者或中世纪的农民更了解本身呢?咱们并无答案。
大多数的历史书本强调的都是伟大的思想家、英勇的战士、慈爱的圣人,以及创造力丰沛的艺术家。这些书本对于社会的创建和瓦解、帝国的兴旺和衰落、科技的发明和传播,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对于这一切究竟怎么为我的带来快乐或形成痛苦,倒是只字未提。这是咱们对于历史理解的最大空白之处。如今开始是否是应该来填补这片空白了呢?
到底什么才是快乐?什么才是幸福?是金钱和权利?仍是亲人和朋友?是你心中那不灭欲望的驱使仍是你大脑中小小电流的做祟呢?或者你应该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又或者你应该抛开一切来换取心里的平静。咱们到底如何才能找到真实本身?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会一直困扰着咱们。做者所向咱们展现的彷佛都是答案又彷佛都不是,关于这些我能够给出说服本身的解释,可是给不出您本身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