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部分读者都在想,为何在这以 dubbo、spring cloud 为表明的微服务时代,我要还要整理这种已经“过期”高可用集群架构?html
本人工做上大部分团队都是7-15人编制的开发团队,对应的公司项目也大都是中小型项目,最大的项目 PV/UV 也就只有 10w/2w 。在这样的场景下,中小型公司通常都是创业起步没多久,大部分都须要本着“开源节流”、“以最小的成本把产出最大化”。微服务架构相比于高可用集群架构,我的理解,对于技术团队的成员编制相对要多一点,服务器部署成本相对也要高一点。web
做为技术团队负责人,确定要为企业总体成本考虑,不然要不了多久,即是讨薪大军的一员了吧。。。spring
适用于中小型创业公司项目架构,小型技术团队快速迭代版本发布部署需求,前期低成本运行,爆发时可经过投入适量成本横向扩容服务器抗压。数据库
特色:缓存
适用于业务架构较大的中大型科技公司项目架构,系统可拆分多个项目单独运营,大型技术团队、平台产品规范化管理,前期投入必定的成本,能够低成本扩容指定服务的服务器抗压。服务器
注意: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小型项目单机服务,负载均衡是否就不须要?负载均衡主要工做是分发请求到源服务器,另外一个做用也是为了保护源服务器,不暴露服务器真实IP,大幅度下降服务器被DDoS袭击的风险架构
注:图片来源 http://yun.itheima.com/open/217.html负载均衡
综上,咱们对于高可用集群和微服务架构作了简单的场景和架构图分析,并非说什么场景下必定要用什么架构,也不是说什么最潮流就用什么架构,而是根据实际成本和产出做为出发点作选择。运维
创业公司刚起步,资金可能也就百来万,搞微服务架构,光技术团队和服务器一个月的成本就占了公司一大头,产品还没上线,公司就已经倒闭了;异步
有资源的公司,动不动就能得到千万级甚至更高级别的融资,业务方向众多,若还只是用高可用架构,全部的业务模块都臃肿在一个项目里,不管是代码管理仍是人员管理上,都是巨大的资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