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嘉为科技,获取运维新知服务器
对大部分中大型的企业来讲,CMDB建设对于整个IT服务和IT运维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目前仍然有很是多的企业没法建设好CMDB。架构
我最近恰好接触了一个公安系统的朋友,他和我聊了关于身份证管理系统。聊完,我恍然大悟,这套思想和咱们企业CMDB建设的思想几乎一摸同样。运维
只有被大量系统消费的数据才须要放到CMDB中。分布式
在生命周期内不容易变化的数据,咱们能够理解为“静态”配置数据。微服务
对比身份证管理系统:身份证上不会把咱们我的的全部属性放上去,好比年龄就是一个状态数据,而出生年月是一个静态数据。工具
配置自动发现功能对于CMDB的确重要,能有助于咱们配置数据的初始化和配置数据的审计,可是咱们不能依赖自动发现保障数据的准确性,更不能指望全部的属性、关联关系都经过自动发现来实现。spa
配置数据的准确性须要靠消费场景,只有经过消费场景,咱们才可以及时发现配置数据的错误;发现了配置数据的错误,咱们才可以及时对配置数据进行修正;这样就会造成一个正循环。设计
人员手工操做永远是不可靠的,配置数据的准确性须要靠流程。只有靠流程和工具,才能保障配置数据的准确性。好比资源申请须要通过流程审批,资源完成交付后,工具能够将配置数据自动化注册到CMDB中。对象
对比身份证管理系统:身份证管理系统目前并无线上自动化采集的功能,彻底是依靠消费和流程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如你的身份不许确,你的驾照、社保系统都是没法使用的,甚至你入住酒店、乘坐高铁都是不能够的;另外咱们的国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身份证管理流程,包括身份证的建立、更新、过时等一整套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而且有公安局这个机构负责管理。生命周期
不管是以资源为中心的CMDB,或是以应用为中心的CMDB,都是从业务需求的角度出发,对CI对象以不一样的形式进行组织,对CI和CI的关联关系进行管理,CI的本质并无变。
过去,企业的应用架构大可能是单体应用架构和分层应用架构,资源和应用之间的关联关系并不复杂,一台物理服务器可能就承载了一个或多个应用。此时,咱们采用以资源为中心的CMDB并不会给企业的运维管理带来什么影响。
可是,如今企业的应用架构发生了很是大的变化,分布式和微服务架构在企业中开始普及,应用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目前更多的是一个应用对应多个虚拟机和容器的情形,而且应用关联的虚拟机和容器常常是变化的。此时,以应用为中心的CMDB建设就变得比较迫切。
对比身份证管理系统:在70年代,各省的身份证管理系统是以省为单位构建的,并且没有实现全国联网,公安局在追踪人员信息的时候常常只能获取到人员的家庭信息,很难获取到人员准确的公司信息。
到90年代后,身份证明行全国联网,公司经过身份证为员工缴纳社保和税收。公安局经过身份证就能够追踪到人员的公司信息,实现更多的犯罪分析的场景。
所以,企业在建设CMDB的过程当中,重心不是选择什么样的CMDB工具,也不是规划CMDB的模型及属性。
重心是像咱们的身份证管理系统同样,先定义清CMDB在IT运维管理和IT流程管理中的角色和做用,定义清楚CMDB数据管理的负责人和流程,设计的其余运营工具要可以消费CMDB数据,这样CMDB就容易建设成功,而且很容易发挥价值。
CMDB自己不具有价值,只有产生消费,CMDB才发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