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及其遍历方法---python实现

github:代码实现
本文算法均使用python3实现html


1. 二叉树

1.1 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它具备如下特色
  (1)树中每一个节点最多只能有两棵树,即每一个节点的度最多为2。
  (2)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即左子树右子树,次序不能颠倒。
  (3)二叉树即便只有一个子树时,也要区分是左子树仍是右子树。python

1.2 满二叉树

  满二叉树做为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它是指:全部的分支节点都存在左子树与右子树,而且全部的叶子节点都在同一层上。其特色有:
  (1)叶子节点只能出如今最下面一层
  (2)非叶子节点度必定是2
  (3)在一样深度的二叉树中,满二叉树的节点个数最多,节点个数为: $ 2^h -1 $ ,其中 $ h $ 为树的深度。
git



1.3 彻底二叉树

  若设二叉树的深度为 $ h $ ,除第 $ h $ 层外,其它各层 $ (1~h-1) $ 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个数,第 $ h $ 层全部的结点都连续集中在最左边,这就是彻底二叉树。其具备如下特色
  (1)叶子节点能够出如今最后一层或倒数第二层。
  (2)最后一层的叶子节点必定集中在左部连续位置。
  (3)彻底二叉树严格按层序编号。(可利用数组或列表进行实现,满二叉树同)
  (4)若一个节点为叶子节点,那么编号比其大的节点均为叶子节点。
github




2. 二叉树的相关性质

2.1 二叉树性质

  (1)在非空二叉树的 $ i $ 层上,至多有 $ 2^{i-1} $ 个节点 $ (i \geq 1) $ 。
  (2)在深度为 $ h $ 的二叉树上最多有 $ 2^h -1 $ 个节点 $(k \geq 1) $ 。
  (3)对于任何一棵非空的二叉树,若是叶节点个数为 $ n_0 $ ,度数为 $ 2 $ 的节点个数为 $ n_2 $ ,则有: $ n_0 = n_2 + 1 $ 。算法

2.1 彻底二叉树性质

  (1)具备 $ n $ 个的结点的彻底二叉树的深度为 $ \log_2{n+1} $ 。.
  (2)若是有一颗有 $ n $ 个节点的彻底二叉树的节点按层次序编号,对任一层的节点 $ i ,(1 \geq i \geq n)$ 有:
    (2.1)若是 $ i=1 $ ,则节点是二叉树的根,无双亲,若是 $ i>1 $ ,则其双亲节点为 $ \lfloor i/2 \rfloor $ 。
    (2.2)若是 $ 2i>n $ 那么节点i没有左孩子,不然其左孩子为 $ 2i $ 。
    (2.3)若是 $ 2i+1>n $ 那么节点没有右孩子,不然右孩子为 $ 2i+1 $ 。数组


3. 二叉树的遍历

  如下遍历以该二叉树为例:
数据结构



3.1 前序遍历

  思想:先访问根节点,再先序遍历左子树,而后再先序遍历右子树。总的来讲是根—左—右
  上图先序遍历结果为为:$ 1,2,4,8,9,5,3,6,7 $
  代码以下:app

def PreOrder(self, root):
        '''打印二叉树(先序)'''
        if root == None:
            return 
        print(root.val, end=' ')
        self.PreOrder(root.left)
        self.PreOrder(root.right)

3.2 中序遍历

  思想:先中序访问左子树,而后访问根,最后中序访问右子树。总的来讲是左—根—右
  上图中序遍历结果为为:$ 8,4,9,2,5,1,6,3,7 $
  代码以下:3d

def InOrder(self, root):
        '''中序打印'''
        if root == None:
            return
        self.InOrder(root.left)
        print(root.val, end=' ')
        self.InOrder(root.right)

3.3 后序遍历

  思想:前后序访问左子树,而后后序访问右子树,最后访问根。总的来讲是左—右—根
  上图后序遍历结果为为:$ 8,9,4,5,2,6,7,3,1 $
  代码以下:code

def BacOrder(self, root):
        '''后序打印'''
        if root == None:
            return
        self.BacOrder(root.left)
        self.BacOrder(root.right)
        print(root.val, end=' ')

3.4 层次遍历(宽度优先遍历)

  思想:利用队列,依次将根,左子树,右子树存入队列,按照队列先进先出规则来实现层次遍历。
  上图后序遍历结果为为:$ 1,2,3,4,5,6,7,8,9 $
  代码以下:

def BFS(self, root):
        '''广度优先'''
        if root == None:
            return
        # queue队列,保存节点
        queue = []
        # res保存节点值,做为结果
        #vals = []
        queue.append(root)

        while queue:
            # 拿出队首节点
            currentNode = queue.pop(0)
            #vals.append(currentNode.val)
            print(currentNode.val, end=' ')
            if currentNode.left:
                queue.append(currentNode.left)
            if currentNode.right:
                queue.append(currentNode.right)
        #return vals

3.5 深度优先遍历

  思想:利用,先将根入栈,再将根出栈,并将根的右子树,左子树存入栈,按照先进后出规则来实现深度优先遍历。
  上图后序遍历结果为为:$ 1,2,4,8,9,5,3,6,7 $
  代码以下:

def DFS(self, root):
        '''深度优先'''
        if root == None:
            return
        # 栈用来保存未访问节点
        stack = []
        # vals保存节点值,做为结果
        #vals = []
        stack.append(root)

        while stack:
            # 拿出栈顶节点
            currentNode = stack.pop()
            #vals.append(currentNode.val)
            print(currentNode.val, end=' ')
            if currentNode.right:
                stack.append(currentNode.right)
            if currentNode.left:
                stack.append(currentNode.left)          
        #return vals

3.6 代码运行结果


引用及参考:
[1]《数据结构》李春葆著
[2] http://www.cnblogs.com/polly333/p/4740355.html

写在最后:本文参考以上资料进行整合与总结,属于原创,文章中可能出现理解不当的地方,如有所看法或异议可在下方评论,谢谢!
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plrhlcmv-gx.html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