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16)暑期社会实践—初识鲁家村

6月底,匆忙地参加面试顺利加入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本期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分为两个小分队,一队由邓老带队到桂林市神龙水世界作营销类调研,另外一队由黎老带队到桂林市秀峰区鲁家村进行社会实践,我被分到了鲁家村一组,相比“三下乡”的称呼,我更乐意称其为“暑期社会实践”。html

由于某些缘由,这次社会实践准备地比较匆忙,而且同窗们都在忙着复习、考试,所以才出现了这种社会实践立刻开始了各类准备工做都还空白的情况。面试

我于一个月以前开始留意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对它充满了很高的热情,但愿经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本身的社会现责任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本领。ide

7月3日全部考试结束以后,我全面进入了了解鲁家村的状态,而其它几位成员还在为考试挣扎。spa

前期对鲁家村的了解,我主是经过09年台湾学子到鲁家村的实习日志,感谢博主热心提供,也感谢台湾学子的辛勤努力。经过认真阅读这些文字,我明显地体会到台湾学生作社会实践的那种认真仔细的态度,他们把经历的点点滴滴都记录在案,在咱们看来很是小的一件小事、一个细节都能引发他们的思考,他们追求在基础分析的基础上用一种高屋建瓴的眼光去看村子的发展、为村子的发展出谋献策。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通识教育的结果吧!应该是咱们内地长期处于体制内的学生很难达到的一种高度和境界。3d

下面我从鲁家村历史和地理位置两个方面对这个村子作一个简单的描述:日志

(鲁家村历史部分大多经过阅读台湾学子的实习日志所得,现状和地理位置是本身实地考察所得,与09年他们调研时的状态发生较大改变)htm

1、鲁家村历史blog

100_1673

 

这张照片是昨晚在鲁家村墙壁上拍的,关于昨天本身单独到鲁家村的事情,在下篇文章中会详细描述。图片

文中记录的是鲁家的历史:get

据传,鲁家村祖先原来姓欧阳,在明末清初时由江西吉安府庐陵南迁,南迁时改复姓欧阳为阳。先祖阳国镇和阳国弘兄弟展转来到鲁家村创基立业。因为生活艰辛,阳氏兄弟的孙辈大都迁走他乡,仅存阳国弘的曾孙前清文林郎阳映锦。现全村均为阳映锦的后代。村中历代出名的人物有前清探花阳永屏以及民国年间曾经在广西梧州任水上厅厅长的阳孟刚等人。(摘自鲁家村的故事

鲁家村在抗日战争以前曾经富甲一方,村民大都以耕做为主,磨豆腐、豆芽为副,在桂林享有必定的声誉。二战时,日本鬼子实行三光政策烧毁了村庄,村民死伤近半。二战后,村民又回来,渐渐地因为土地政策,村子里分到的耕地不多了,出现了人多地少的情况,由此村民逐渐将豆腐、豆芽做为主要产业,成为了主要的经济来源,鲁家的豆腐在桂林也是出了名的。

1982年,《西游记》拍摄孙悟空去借芭蕉扇片断曾在鲁家坝取景,据昨天村长所述,当时剧组在这里拍了两三天。昨天特地问了下鲁家坝,但由于桃花江扩建已经拆了,目前正在建桥。

p_w_picpath

1982年拍摄电视剧《西游记》的时候曾在这里取景,孙悟空去借芭蕉扇走过的桥,就是这里。(图片和文字摘自鲁家村的故事

 

再后来桃花江上游开办了工厂,水质污染严重,只剩下几家人磨豆腐,其它村民外出打工的较多,慢慢的到如今又有了农家乐,据说还不错,但昨天问起了村民,其实他们倒没有什么感受。

2010年末,开始了旧村改造工程,如今村民都住在临时的活动板房里边,经济收入主要以打工或自营点什么东西。

100_1632

如今居住的地方

 

 

2、地理位置

鲁家村,位于桂林市秀峰区桃花江畔,沿桃花江上游有刘三姐景观园景区,下游有芦笛公园景区,从火车站乘坐3路车到冶金机械厂下车,而后坐路边的摩托有一千米左右能够到鲁家村。因为城区改造,如今去鲁家不太方便,之前3路车能够直接到。

新村正在改造,如今村民集中居住在甲山村的一起空地上,是活动板房,中午屋里很是热,新村对面是鸡公山,山很大很大,进村必经一座拱桥,风雨桥正在建设中。

新村建好以后鲁家经济将会有很好的发展,游客乘船能够沿两江四湖直达芦笛岩景区,到鲁家村能够下船休息、观光,再经营农家乐生意,由此带来收入。

因此咱们今年的调研就能够围绕新村建好以后怎样发展当地特点经济来进行,明天就要出发了!祝一切皆好!

 

凭本身印象画的鲁家地形图:

 

p_w_picpath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