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同步时钟在异地时钟同步中的应用

多台设备仪器互相通讯配合做业在实时测量、高速物体测控、探测等领域普遍应用。本文针对异地时钟同步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一般参与协做的多机同步时钟被分类为主机和从机。因为多机位置分散,无线通讯成为其沟通的惟一手段,所以每台设备内部均设置了独立的时钟源,而联合做业输出数据的低偏差率指标对多机间时钟同步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实如今数据计算过程当中,时钟偏差相对总体偏差属于高阶可忽略项。
在工程应用中,整秒边沿的相对差值经常须要控制在亚微秒级甚至几十纳秒之内,同时须要严格限制时钟的抖动噪声。
目前国内外多机间时钟同步采用的是主基站广播,分站接收解析卫星导航电文的方式,主要是经过移动通讯网络授时同步实现,利用边沿技术直接得到时钟脉冲边沿同步。然而这些方法的同步精度有时达不到联合测量或测控的要求,而高精度原子钟无线校时价格不菲,限制了其在测绘、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为达到更高的同步精度,同时控制成本、简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授时异地时钟同步方法。利用导航卫星发送的时钟数据块和载波信号,结合锁相环技术输出高精度秒脉冲,利用此脉冲边沿的长期累积偏差极限趋近于零的特性,对高稳定晶振累积误差量进行按需修正,得到异地多机间高度同步时钟。经常使用的产品型号推荐有SYN2401型同步时钟和SYN2407F型从时钟模块,或模块SYN2306C型
在应用过程当中,异地多机在大部分时间内导航电文的卫星编号相同,只有在触发边界条件的短时间内,触发信号源会产生切换,形成不一样接收点时钟边沿误差加大,可经过点对点或广播方式通讯更改信号来源优先级,缩短钟差突变的时间。固然,即使是不一样星源,其钟差一般能够被控制在几十 ns 甚至是几 ns 以内。所以时钟同步精度在大多数状况下依然能够知足要求。
卫星时钟和晶振时钟的偏差特性互补:卫星时钟的秒时钟偏差服从正态分布,随机偏差大、累积偏差小;而晶振时钟与国际标准时间相比,每秒的时间偏移很小,且偏移量较稳定,其随机偏差小、累积偏差大。根据卫星时钟与晶振时钟的偏差互补特性,可利用数学算法或数字电路技术将二者的优势相结合,进而获得高精度同步授时时钟。
本文章版权归西安同步全部,尊重原创,严禁洗稿,未经受权,不得转载,版权全部,侵权必究!算法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