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的:只是说说抄数设计的缺点。测试
咱们知道,国内机械制造行业有着强大的抄袭能力,经常一个产品刚刚出如今国外,国内就能作出如出一辙的样品。
怎么作。spa
①拿到样品;设计
②抄数(逆向设计);blog
③绘制图纸并开模;产品
④组装样品;im
⑤测试并调整图纸中的尺寸公差;经验
⑥量产。img
这种作法很常见,也给国内不少的厂家带来了利润。好比温州那边不少的厂家就是这么干的。能赚钱固然是好事。思考
但问题来了,时代在发展,没有人一直喜欢低价低质量的东西,人们都愿意多花一点钱去买高质量的的东西了。行业
因此,各个厂家都但愿能有高质量的东西,能打响本身的品牌,才能卖出高额的利润,甚至才能生存下去。
可是,按照上述的流程,量产的结果却经常输给国外的产品一等,就算材料用的如出一辙,而后又花大价钱买更好的设备去提升质量,却发现不管如何都达不到原产品的质量。
空有一流的设备只能生产二流产品。
为何呢,这里做者不打算和其余文章同样从大方向侃侃而谈,做者只说一个尺寸公差的例子。
例子以下:
1)国外有一个产品,它的一个塑胶零件的一个重要尺寸的设计值为55±0.55。
很显然,这个尺寸虽然很重要,但它的公差为MT6等级,很容易加工制做,对质量控制也简单。二流设备也足够制造。
2)国内通常会对产品进行逆向设计,抄数或直接测量,获得一个尺寸为55.5,这显然是符合要求的。
3)问题来了,在进行图纸绘制时,工程师比较有经验,感受这个尺寸比较重要,但出于加工能力考虑,选用MT2等级,为55.5±0.15。
4)样品测试时发现,大于55.55尺寸的零件不合格,工程师更改尺寸55.5±0.05,比MT1级要求还小。
5)由于这个尺寸真的很重要,因此尽管难作到,但不管是制做商仍是设计厂家都认了。
6)而后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高精度的设备,高难度的制造工艺被提上日程,而且经过了。(这是一个最大的分歧选项)
7)结果一:在艰难的量产过程当中,这个尺寸公差的合格率终于达到了要求,你们都很高兴。
结果二:在艰难的量产过程当中,这个尺寸公差的合格率仍是没有达到要求,只能接受良品率很低这个结果,你们都不高兴。
好了,例子结束了。
请有心读者思考一下,国内厂商为这个公差多花了多少冤枉钱,1万,那是绝对要的,10万,也不算多,100万,谁知道呢?
但是,事情并无结束啊,这只是一个公差,一个产品有多少个这样的公差。若是只是单纯的抄数设计,就会有不少不少这种不可能制造的公差,最后变成国内厂家空有一堆一流设备,却发现不能制造出这样的产品。
在产品越设计越复杂的今天,越是如此。
追究其缘由,无非是轻设计重设备(不是重制造)罢了。
抄数设计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回避不了专利。
经常是这样的,一开始用抄数设计,而后期望微小的改动来回避专利,结果发现这一点改动要牵扯到全部的设计,最后仍是老老实实从新设计。这种状况做者也见过。
还有,国外和国内的逆向工程不是指一回事情。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