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迭代对象、迭代器对象和生成器数据库
像list, tuple等这些序列是可使用for...in ...语句来进行遍历输出的。这是为何呢?这就须要知道可迭代对象(Iterable)、迭代器对象(Iterator)和生成器对象(Generator)了。编程
1.什么可迭代对象?多线程
把能够经过for...in...这类语句迭代读取一条数据供咱们使用的对象。函数
2. 可迭代对象的本质?spa
可迭代对象经过__iter__
方法向咱们提供一个迭代器,咱们在迭代一个可迭代对象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先获取该对象提供的一个迭代器,而后经过这个迭代器来依次获取对象中的每个数据。线程
也就是说可迭代对象必需要有__iter__()方法3d
3.iter()函数与next()函数的做用是什么?code
经过iter()函数获取可迭代对象的迭代器。协程
而后咱们能够对获取到的迭代器不断使用next()函数来获取下一条数据。当咱们已经迭代完最后一个数据以后,再次调用next()函数会抛出StopIteration异常,对象
来告诉咱们全部数据都已迭代完成,不用再执行next()函数了。
4.什么是迭代器对象?
一个实现了__iter__
方法和__next__
方法的对象,就是迭代器。
5. 什么是生成器?
简单来讲:只要在def中有yield关键字的 就称为生成器
6.yield的做用是什么?
yield关键字有两点做用:
(1).保存当前运行状态(断点),而后暂停执行,即将生成器(函数)挂起
(2).将yield关键字后面表达式的值做为返回值返回,此时能够理解为起到了return的做用
Python2中的原生协程就是使用yield关键字,但在Python3中是使用了yield from。
7.若是启动生成器?
send():除了能唤醒生成器外,还能够给生成器传递值;
next():单纯的获取生成器中的一个值。
2、GIL
前言:了解Python的都知道,在Python中多线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多线程。那为何在Python中多线程的威力没有像其余语言那样大呢?
1.GIL全称是全局解释器锁,保证了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在执行。
2.做用:在单核的状况下实现多任务!这在当时很是厉害的技术。
3.产生问题的缘由:一个CPU分配给一个进程,进程的线程使用GIL进行资源抢夺。在多核状况下,会使其余核空闲,CPU的利用率不高。
4.解决方案:
1). 使用其余解释器,如JPython(可是太慢了,很差!)。由于只有在CPython中才存在GIL。
2). 使用其余语言(C/Java)来写多线程这部分代码
3). 使用多进程+协程的方式。(推荐的方式,很高效)!
3、浅拷贝VS深拷贝
深拷贝(deepcopy):它是一种递归的方式拷贝某个对象,单独造成一个新对象。这种方式很浪费资源。使用from some_moudle import xx 就是一种深拷贝的方式!
浅拷贝(copy):它支复制一层信息,占用的资源少!并且大部分的形式都是一浅拷贝的方式!
深拷贝示意图:
浅拷贝示意图:
4、面向对象总结:
1.私有化
(1).x:公有变量;
(2)._x:单个前置下划线,私有化方法或属性,from some_module import *是不能导入的,只有类和对象能够访问;
(3).__x:双前置下划线,避免与子类中的属性命名冲突,外部没法访问,可是能够经过特殊的方式(obj._类名__xx)访问到
(4).__x__:双先后下划线,用户名字空间的魔法方法后属性。最好不要用这种命名方式!
(5).x_:单后置下划线,用于避免与Python关键词冲突!不要使用哦!
2.封装
一个功能一个函数,把相关函数封装成一个类对象。好处是代码能够复用,让代码更加清爽!
3.继承:
多个子类拥有相同的功能,而后把相同的函数放到父类中,经过子类的方式继承下来。好处是代码复用。
4.多态:
(1).必需要有继承;
(2).不一样对象调用同一个函数,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
(3).Python中的多态并非严谨的多态,由于没有作类型检查!
5.类与实例对象之间的关系:
6.面向函数编程 VS 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函数编程:一个功能,一个函数。
面向对象编程:把相关函数封装成一个类对象。
5、模块导入与路径搜索
1.动态导入:
(1). import module;
(2). __import__("some_module")
这两种方式是同样的!
2.路径搜索:
在导入某个模块时,会在sys.path()中搜索目标模块。若是找到了,那么就中止搜索,不然一直找到最后!
3.从新加载模块
from imp import reload,reload函数的好处是当导入的某个模块作了修改时,又不想经过关机来从新导入,而是进行热更新,就能获取到修改后的值!
6、类中方法总结
1.魔法方法
(1). __init__:用于初始化对象
(2). __new__:用于建立对象
(3).__call_:使对象变得可调用
(4). __dict__:把类中的属性组成一个字典,属性名做为key, 属性值做为value
(5).__class__:用于查看对象是由哪一个类建立的
2.super():
当有多个类发生继承关系时,Python内部会维护着一张继承表(经过__mro__能够查看)。super()在当前继承表中找到本身的位置,而后执行下一个类的__init__方法。
7、上下文管理器(ContextManager)
在不少时候,咱们都会看到with open(filename, 'w') as f:pass,这种操做文件的方式。这种操做的好处就是咱们不须要手动调用f.close()来关闭咱们打开的文件。这是为何呢?
任何一个上下文管理器对象均可以使用with关键字来操做。什么是上下文管理器呢?
只要实现了__enter__()和__exit__()方法的类就是上下文管理器!
__enter__():返回资源对象。
__exit__():在操做完成以后,进行清除工做。如关闭文件
链接数据库的上下文管理器:
第一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