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网的接收机校准

网络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将扫描信号提供给 DUT,并测量该信号的传输和反射,而后将结果显示为传输和反射信号与来自信号源的输入信号之比。E5071C 网络分析仪由电路模块组成,以下图所示。
微信

这里咱们会发现矢网的框图中有一部分叫:接收机。网络

《微波器件测量手册》中说:矢量网络分析仪关键技术参数之一是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有时被定义为:接收机保持工做状态时,能承受的最大信号电平与接收机噪声系数之间的差值。在绝大多数状况下,接收机的最大损坏电平要远高于工做电平。因此矢网通常要采用高灵敏度的接收机。app

矢网将发送到接收机的每一个信号首先将由混频器转换为 IF 信号,而后由 ADC(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这些流程将独立应用于每一个信号。随后由宏程序处理器对数字数据进行分析,并在屏幕上显示测量结果。这是基本的接收机工做流程。其实频谱分析仪从某些角度来理解也是接收机的一种。学习


在维修工程师的工做内容中,除了以前文章有讲到过的功率校准以外,其中还须要对接收机进行校准。因为接收机端口和源端口上的功率校准信息用于计算校准系数,因此在执行接收机校准以前须要对选定端口进行正常的反射校准及功率校准,这样接收机校准的精度将有效提升。测试


端口反射参数校准及功率校准以前讲到过这里就不说了,下面主要说下接收机校准的操做步骤。首先点击物理按键【Cal】,在子菜单下有一项【Receiver Calibration】spa

下图中【Select Port】是选择须要执行校准的端口。
.net

【Correction】须要打成【ON】表明说打开接收机的偏差校订;3d

【Source Port】是定义选择要执行功率校准的激励端口,或者叫源端口;orm

【Power Offset】功率补偿默认是0dB,具体可根据功率校准检测出来的仪表实际功率值而作补偿。
blog

【Calibrate Both】、【Calibrate R】和【Calibrate T】分别表示需执行校准的项目。


仔细看,校准项目中有出现A和R1字样,A和R还有B具体指的是什么?


一般来讲入射信号是R,反射信号是A,穿透信号是B。因此通常的反射类参数,如S十一、S2二、阻抗、导纳、驻波SWR和回波损耗这一类的参数定义都是:A/R也就是反射信号比上入射信号。

穿透信号(或者叫发射信号)其实是传输类参数,好比S2一、S12这一类,像增益、群时延、插入损耗和插入相位等,因此它的表达方式是:B/R,也就是发射信号比上入射信号。

以下图所示,因此整个测量过程当中包括了源信号、参考信号和入射信号。


第一种状况

当校准端口和源端口都为Port1时,只能执行参考接收机R1的校准。

第二种状况

当校准端口是Port1源端口为Port2时,能够执行参考接收机R1和反射信号A校准。

第三种状况

当校准端口是Port2源端口为Port1时,能够执行参考接收机R2和传输信号B校准。

第四种状况

当校准端口和源端口都为Port2时,只能执行参考接收机R2的校准。

具体以下图所示:


矢网除了接收之外还包括有信号源(如具有频率和功率扫描功能的合成信号源)、信号分离装置(通常是定向耦合器、功分器或者电桥),矢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坦白讲我也没彻底搞懂,只能不断学习研究。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纯属我的账号,仅为技术分享及交流为目的。

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Keysight资料及网络,如侵麻烦后台留言后当即删除,谢谢!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测试那些事儿(Jackiy_455750304)。
若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块儿分享。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