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链接测试-ping
Ping命令是TCP/IP中内置的一个测试工具,主要经过发送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回响请求消息来验证与另外一台TCP/IP计算机的IP级链接。对应的回响应答消息的接受状况将和往返过程的时间一块儿显示出来。Ping是用于检测网络的链接性、可到达性和名称解析的疑难问题的主要TCP/IP命令。
1、ping命令语法及参数
Ping命令的基本语法格式为:
Ping [-t] [-a] [-n Count] [-1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j Hostlist|-K hostList}] [-w Timeout] [TargetName]
参数说明:
-t 持续向指定的目的主机发送回响请求消息,若要终端发送必须按下CTRL+BREAK或者CTRL+C组合键。
-a 指定对目的地地址进行反向名称解析。若是解析成功,ping将显示相应的主机名。
-n Count 指定发送回响请求消息的次数,默认值为4。
-1Size 指定发送的回响请求消息中“数据”字段的长度(以字节表示),默认值为32,其最大值能够是65527。
-f 指定发送回响请求消息带有“不要拆分”标志(所在的IP标题设为1)。回响请求消息不能由目的地路径上的路由器进行拆分。该参数可用于检测并解决“路径最大传输单位(PMTU)”的故障。对于Windwos XP主机,该值通常是128。TTL的最大值是255。
-v TOS 指定发送回响请求消息的IP标题中的“服务类型(TOS)”字段值,默认是0。TOS被指定为0到255的十进制数。
-r Count 指定IP标题中的“记录路由”选项用于记录由回响请求消息和相应的回响应答消息使用的路径。路径中的每一个跃点都使用“记录路由”选项中的一个值。若是可能,能够指定一个等于或大于来源和目的地之间跃点数的Count。Count的最小值必须为1,最大值为4。
-jHostList 指定回响请求消息使用带有HostList指定的中间目的地集的IP标题中的“稀疏资源路由”选项。使用松散源路由时,相邻的中间目标能够由一个或多个路由分隔开。主机列表中的地址或名称的最大数为9,主机列表是一系列由空格分开的IP地址(带点的十进制符号)。
-kHostList 指定回响请求消息使用带有HostList指定的中间目的地集的IP标题中的“严格来源路由”选项。使用严格来源路由,下一个中间目的地必须是直接可达的(必须是路由器接口上的邻居)。主机列表中的地址或名称的最大数为9,主机列表是一系列有空格分开的IP地址(带点的十进制符号)。
-w Timeout 指定等待回响应答消息相应的时间(以微妙计算),该回响应答消息相应接受到的指定回响请求消息。若是在超时时间内未接受到回响应答消息,将会显示“请求超时”的错误消息。默认超时时间为4000(4s)。
TargetName 指定目的端,它既能够是IP地址,也能够是主机名。
2、应用示范
示例1:正常时和故障时的测试结果
网络运行正常状况下,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键入ping www.bwstet.com命令并执行,会显示以下图所示的结果,全部发送的包均被成功接受,丢包率为0。
正常测试结果中会连续出现相似Reply from 61.132.75.113:bytes=32 time=3ms TTL=58的语句。其中,3ms表示从发送数据到收到回应经历的时间,若是超出了限定的时间后仍未收到回应,则视为超时,自动继续发送下一个测试数据包,系统默认的超时时间为4000ms(4s);TTL=58表示对方主机的TTL值为58,根据TTL值通常能够肯定该计算机使用哪一种操做系统,例如Windows XP/2000系统的主机一般为128,Windows 98系统的主机一般为64,而Unix系统的主机的TTL值通常为255。
当网络出现故障时每每得不到上述结果。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键入ping 192.168.0.252并执行,会显示以下图所示的结果。代表网络链接不正常,全部发送的测试数据包均为成功接受,丢包率为100%。
示例2:指定测试数据包的数目和数据包的大小
发送指定数量的数据包,最后能够得出丢包的几率,若是丢包率很是高,虽然网络是联通的,可是其稳定性会很是差。指定数据包的大小,则是为了测试网络是否可以提供必定的宽带。例如在命令提示窗口中键入ping –n 10 -l 500 192.168.0.184并执行,便可显示以下图所示的结果。其中发送的数据包数量为50,数据包大小为1000字节。
从测试结果不难发现,丢包率为10%。一般状况下,丢包率低于20%时不会影响到正常浏览网页等应用。
注意:因为ping命令是TCP/IP协议的一个组件,所以应用以前必须正确安装TCP/I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