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实践: 面向5G的电信基础网络

图片

今天分享的议题是面向5G的电信基础网络的思考和实践,记忆红帽近年来,在电信行业的策略和展望。后端

图片

先介绍下5G的应用场景,基站和核心网的演进路线,以及两个关键技术的特性和需求。安全

图片

5G的应用场景多种多样,既有针对传统用户的移动宽带业务,也有面向各行业的垂直应用,还有IOT业务的广域互联。各类应用场景,对带宽、时延的要求不一样,好比传感器和VR就是两种彻底不一样的业务。服务器

首先RAN侧的演进路线:继续解耦(5G从vBBU解耦为DU和CU)网络

从性能上看:架构

一、高带宽致使每站点须要的数据吞吐量更大,须要智能网卡、FPGA等加速技术。负载均衡

二、毫秒级甚至更短的时延,对实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框架

而后核心网测,也是逐渐解耦,从EPC虚拟化,引入数据面和转发面分离,支持SBA架构,应用微服务化,构建新一代CORE。运维

5G Core细粒度的功能单元愈来愈多,不只须要微服务来保证灵活性,服务网格来保证交互的有效性,也须要统一的编排引擎,统一负责全网的部署、上线、升级、扩容等生命周期管理。分布式

除了基站和核心网的演进路线,还有两个关键技术也很重要。其中MEC能够应对低时延、高带宽的应用。ide


去年MEC进入快速通道,新的社区、项目、标准逐一涌现。图上红框范围内能够认为是广义上的MEC,能够看到须要众多的服务器/站点,各站点服务器数量区别很大,从几个到上千个,中国移动、AT&T的例子。


面对这些数量众多、形态万千的站点:须要统一的编排、管理、运维;全生命周期的自动管理(基础架构和应用都须要),有助于下降人力成本;针对中小站点须要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以及全局可视化,便于维测。

另外一个关键技术是网络分片。5G的无线宽带、IOT和URLLC,须要不一样的时延和带宽,也须要不一样的网络分片。网络分片能够在统一的或者有限个基础设施上,实现这些多样化的需求。网络分片的主要特征:从Edge到核心网的资源划分;带宽、抖动、时延的管理;分布式的部署模式;监控,QOS保障;以及多租户等等。

基于以上的分析,红帽的应对策略、解决方案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具体案例。下面的时间主要来分享这些内容。

5G场景中,为了知足各项业务要求,不一样应用须要部署在不一样的地点。好比视频点播业务的Cache,要贴近用户存放热点视频。同时多厂商、多业务、多节点集成,也给运维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咱们建议使用一个统一的NFVi层,来高效、快速、可靠的管理这些业务和服务,也能够节省成本。该层须要同时支持VM和容器,该层之上,根据不一样的应用场景,能够选择不一样厂商的不一样的技术。


同时,须要构建一套标准的监控、实时总线系统,来确认不一样厂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否知足要求。


另外,一套自动化管理系统,快速部署数量众多的应用,能够节省人力。这就是统一的基础架构。

根据红帽的策略,展开到红帽的解决方案,统一的NFVi咱们基于两大组件来构建,OpenShiftover OpenStack。OpenShift(提问)是红帽的容器/Pass平台,基于K8S、Docker、CoreOS以及RHEL,与OpenStack有紧密的集成,具体到:

网络上,Kuryr组件,提供网络侧的OSP和OCP集成能力,使用CNI接口,避免两次封装,下降网络开销。Octavia是OpenStack的负载均衡组件,能够在OCP里应用。

存储上,目前使用Cinder-Provioner来提供存储需求,对接后端Ceph。Ceph可使用OSP的,也能够单独提供。原有的CNS有两层复制的问题,已不建议使用,未来会支持Manilabacked by CephFS,能够避免两层复制的问题。

部署上,能够应用OSP的生命周期管理工具Director,进行统一部署,扩展节点,并支持在OSP裸机上部署OCP。

监控与实时总线,以及自动化解决方案,在后面会提到。

图片

OpenShift over OpenStack在物理部署形式上,支持全栈部署和分布式部署

Option1,在核心网和MEC侧全栈部署

Option2,核心网测全栈部署,MEC侧仅部署远端节点。远端节点能够是OpenStack节点,K8S节点,或者二者的混合。

Option3,混合组网

后面会分享远端节点的技术。

图片

这个表格,归纳了咱们针对5G场景和特性的技术储备,包括MEC、网络分片、高带宽、高吞吐量、IOT、低时延等方面。受限于时间,不彻底展开了,举几个例子:


控制面分离:须要MEC技术,咱们提供统一的编排引擎,生命周期自动化管理工具,OpenStack支持在Edge侧的部署,运维和监控能力,网卡资源分片,分布式HCI(超融合),等等。


网络分片:咱们会支持分布式部署模式、基础架构的分区,QOS管理,SA


高吞吐量:咱们会支持智能网卡、OVS硬加速、FPGA等等

下面介绍几个关键的技术储备。


高带宽:OpenStack支持分布式部署,能够部署在CO,也能够部署在本地

IOT:须要混合网支撑,红帽的OpenShift能够支持

低时延:RT-KVM、RT-Kernel



首先介绍:在MEC场景下的OpenStack部署特性

针对多个OpenStack的部署场景,红帽提供三种部署方式:应用场景依次减小,远端节点的独立性依次提升。


第一种是DistributedCompute Nodes,将多个OpenStack的控制节点集中在一块儿,远端只有计算资源池;第二种是Multiple Control Plane,由统一的部署节点部署多个OpenStack,这些OpenStack共享Keystone、存储、元数据等等;第三种是Multiple Remote Standalone,与第二种相似,也是由统一的部署节点部署多个OpenStack,只是各个远端站点日常独立运做,只在须要的时候从中央站点同步元数据。


DCN:测试时延50ms

图片

第二个是OSP的分布式HCI。红帽OSP已经支持HCI,在同一个节点上支持计算和Ceph的能力。随着MEC的到来,咱们会在Distributed Compute Nodes部署方式中,支持远站点从单纯的计算节点扩展为HCI节点,这就是分布式HCI。

图片

第三个是Service Mesh,服务网格。3GPPR15的5G网络规范中,控制面引入了基于服务的体系架构SBA,每一个网络功能对外提供服务化的接口,国内外运营商开始借鉴IT行业的云原生、微服务架构,将紧耦合的单体网元架构拆分为松耦合的多个微服务,来实现自身网络功能的重构。昨天上午韦总也提到,IT解耦启动的很早,1980年开始。


当谈到微服务,会想到细粒度,去中心化,以及容器。容器技术更加轻量级,更符合以微服务架构设计的分布式系统。做为业界领先的容器/Pass平台的OpenShift,能够实现各个业务的快速上线、动态扩展、弹性升级,有利于实现业务的快速迭代和创新。随着微服务的数量、种类愈来愈多,互相通讯逐渐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OpenShift会支持服务网格Istio,分布式服务架构来解决这个问题。Istio也被称为新一代的微服务架构,经过在每一个Pod部署一个轻量级分布式代理Envoy,造成分布式的控制平面,代理路由,管理服务请求。Istio会让服务更关注业务自身逻辑的实现,而没必要考虑故障管理、服务安全、动态路由、分布式跟踪等通用的特性。


以上是统一NFVi平台的介绍,下面分享统一基础架构的另外两部分:监控和实时总线,以及自动化管理框架。

图片

网络分片,须要引入监控手段,来实时监控各类分片的性能是否知足要求;MEC,也须要全局的可视化。基于这个需求,红帽提出了Service Assurance方案。该方案是准实时的事件和信息的收集、分发框架。方案分为三层:监控层使用Prometheus,分发层使用AMQP,收集层使用Collectd,这三者都是在业界普遍使用的开源软件。例图中能够看到,能够和Kernel、VM、VNF Manager、ONAP、网络组件、基础架构、第三方组件等等交互信息、事件和配置。只要collectd在的地方,就能够获取信息,应用很是普遍。

须要注意的是:这个框架并不提供诸如故障恢复、根因分析等等的管理措施。

图片

自动化场景,可依赖红帽的Satellite、Ansible和Insight三个产品来实现SOE,标准操做环境。


Satellite支持软件的分发、安装、配置、运行、升级的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动态管理。


Ansible是应用很是普遍的自动化框架,支持跨平台、跨做业段的批量做业协同调度操做,下降管理维护成本。


Insight能够在线掌控全局信息,完成多维度的在线管控,实现事前反应和处理,下降对业务的影响。

图片

前面是咱们面向5G的投入策略和解决方案,接下来分享一个咱们目前正在实施的案例:

这个案例昨天思科也提到了,是日本的Rakuten,拿到了日本的第四张电信运营牌照。

能够看到这个案例中,在MEC和Core两边均使用了OpenStack和Ceph做为NFVi实现方案,展现了咱们构建统一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总体架构。


图片

最后,分享咱们在5G社区的投入状况

图片

红帽在不少传统的开源社区都有投入,好比Linux、OpenStack、K8S、KVM、DPDK、OVS等等。另外咱们也参与了一些电信行业相关的社区,好比OPNFV、ONAP、ORAN、Akraino等。除此以外,你们可能不太了解的是,咱们也是部分电信的标准组织、协会成员之一,好比3GPP,GSMA,IEEE的NGFI、TSN、PTP,ETSI的NFV、MEC、ZSM等等。经过这些组织,咱们能够了解到电信行业最新的状态和趋势,并有计划的在传统开源社区和电信相关的社区中,按照社区的方式,逐渐合入相关特性。前面提到的那些特性,都是咱们推进合入到社区中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