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其实只不过是程序可操做的存储区的名称。C 中每一个变量都有特定的类型,类型决定了变量存储的大小和布局,该范围内的值均可以存储在内存中,运算符可应用于变量上。数组
变量的名称能够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字符组成。它必须以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是不一样的,由于 C 是大小写敏感的。基于前一章讲解的基本类型,有如下几种基本的变量类型:函数
类型 | 描述 |
---|---|
char | 一般是一个字节(八位)。这是一个整数类型。 |
int | 对机器而言,整数的最天然的大小。 |
float | 单精度浮点值。单精度是这样的格式,1位符号,8位指数,23位小数。布局 |
double | 双精度浮点值。双精度是1位符号,11位指数,52位小数。spa |
void | 表示类型的缺失。 |
C 语言也容许定义各类其余类型的变量,好比枚举、指针、数组、结构、共用体等等,这将会在后续的章节中进行讲解,本章节咱们先讲解基本变量类型。指针
1.变量定义就是告诉编译器在何处建立变量的存储,以及如何建立变量的存储。变量定义指定一个数据类型,并包含了该类型的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列表,以下所示:对象
type variable_list; C的数组类型 标识符,标识符(被定义变量);
在这里,type 必须是一个有效的 C 数据类型,能够是 char、w_char、int、float、double 或任何用户自定义的对象,variable_list 能够由一个或多个标识符名称组成,多个标识符之间用逗号分隔。下面列出几个有效的声明:blog
int i, j, k; int 为c的数组类型 i,j,k; 为标识符(被定义变量) char c, ch; float f, salary; double d;
行 int i, j, k; 声明并定义了变量 i、j 和 k,这指示编译器建立类型为 int 的名为 i、j、k 的变量。内存
2.变量能够在声明的时候被初始化(指定一个初始值)。初始化器由一个等号,后跟一个常量表达式组成,以下所示:编译器
type variable_name = value; C的数组类型 标识符,标识符;
下面列举几个实例:io
extern int d = 3, f = 5; // d 和 f 的声明与初始化 extern声明 int d = 3, f = 5; // 定义并初始化 d 和 f byte z = 22; // 定义并初始化 z char x = 'x'; // 变量 x 的值为 'x'
3.不带初始化的定义:带有静态存储持续时间的变量会被隐式初始化为 NULL(全部字节的值都是 0),其余全部变量的初始值是未定义的。
变量声明向编译器保证变量以指定的类型和名称存在,这样编译器在不须要知道变量完整细节的状况下也能继续进一步的编译。变量声明只在编译时有它的意义,在程序链接时编译器须要实际的变量声明。
变量的声明有两种状况:
extern int i; //声明,不是定义 int i; //声明,也是定义
尝试下面的实例,其中,变量在头部就已经被声明,可是定义与初始化在主函数内:
#include <stdio.h> // 函数外定义变量 x 和 y
int x;
int y;
int addtwonum() { // 函数内声明变量 x 和 y 为外部变量
extern int x;
extern int y; // 给外部变量(全局变量)x 和 y 赋值
x = 1;
y = 2;
return x+y;
}
int main()
{
int result; // 调用函数 addtwonum
result = addtwonum();
printf("result 为: %d",result);
return 0;
}
当上面的代码被编译和执行时,它会产生下列结果:
result 为: 3
*若是须要在一个源文件中引用另一个源文件中定义的变量,咱们只需在引用的文件中将变量加上 extern 关键字的声明便可。
C 中有两种类型的表达式:
变量是左值,所以能够出如今赋值号的左边。数值型的字面值是右值,所以不能被赋值,不能出如今赋值号的左边。下面是一个有效的语句:
int g = 20;
可是下面这个就不是一个有效的语句,会生成编译时错误:
10 = 20;
extern int a; // 声明一个全局变量 a int a; //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a extern int a =0; //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a 并给初值。一旦给予赋值,必定是定义,定义才会分配存储空间 int a =0;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a,并给初值
声明以后你不能直接使用这个变量,须要定义以后才能使用。
第四个等于第三个,都是定义一个能够被外部使用的全局变量,并给初值。
糊涂了吧,他们看上去可真像。可是定义只能出如今一处。也就是说,不论是 int a 仍是 int a=0 都只能出现一次,而那个 extern int a 能够出现不少次。
当你要引用一个全局变量的时候,你就要声明 extern int a 这时候 extern 不能省略,由于省略了,就变成 int a 这是一个定义,不是声明。
lvalues 和 rvalues 角色的相互转换
一、 根据表达式的上下文状况,lvalues 在须要 rvalues 的地方会自动转换为 rvalues。例如:
int n; int m; m = n+2; // 这个表达式里 n 是 rvalues
二、 rvalues 永远不能转换为 lvalues
量的内存寻址(与系统有关)
(1)内存寻址由大到小,优先分配内存地址比较大的字节给变量,因此说变量越先定义,内存地址就越大。 以下面代码,先定义变量 a,再定义变量 b,打印出 a 的地址是 0x7fff5fbff828,b 的值是 0x7fff5fbff824。a 的地址比 b 的地址大 4 字节。
(2)变量地址的获取方式:& 变量名。
(3)输出地址的方式:%p。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int b; printf("a的地址是%p\nb的地址是%p\n",&a,&b); return 0; }
(4)一个变量必定要先初始化才可使用,由于 c 语言中默认一个没有初始化的变量值是一个不可知的很大值。以下面所示,a 没有初始化,打印出 a 的值是 1606422582。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 printf("a的值是%d\n",a); return 0; }
Ethan,zhouyanchun16@163.com 的说明
第一点和第四点有些小伙伴运行结果可能有差别:
环境说明:
实际执行结果发现,内存寻址由小到大,越先定义的值,内存地址越小。变量若是没有初始化,默认输出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