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HTTP请求304状态码的理解

304 的标准解释是:Not Modified 客户端有缓冲的文档并发出了一个条件性的请求(通常是提供If-Modified-Since头表示客户只想比指定日期更新的文档)。服务器告诉客户,原来缓冲的文档还能够继续使用。web

如 果客户端在请求一个文件的时候,发现本身缓存的文件有 Last Modified ,那么在请求中会包含 If Modified Since ,这个时间就是缓存文件的 Last Modified 。所以,若是请求中包含 If Modified Since,就说明已经有缓存在客户端。只要判断这个时间和当前请求的文件的修改时间就能够肯定是返回 304 仍是 200 。对于静态文件,例如:CSS、图片,服务器会自动完成 Last Modified 和 If Modified Since 的比较,完成缓存或者更新。可是对于动态页面,就是动态产生的页面,每每没有包含 Last Modified 信息,这样浏览器、网关等都不会作缓存,也就是在每次请求的时候都完成一个 200 的请求。 所以,对于动态页面作缓存加速,首先要在 Response 的 HTTP Header 中增长 Last Modified 定义,其次根据 Request 中的 If Modified Since 和被请求内容的更新时间来返回 200 或者 304 。虽然在返回 304 的时候已经作了一次数据库查询,可是能够避免接下来更多的数据库查询,而且没有返回页面内容而只是一个 HTTP Header,从而大大的下降带宽的消耗,对于用户的感受也是提升。 当这些缓存有效的时候,经过 HttpWatch 查看一个请求会获得这样的结果: 第一次访问 200 鼠标点击二次访问 (Cache) 按F5刷新 304 按Ctrl+F5强制刷新 200 若是是这样的就说明缓存真正有效了。以上就是我对 HTTP 304 的一个理解。 原帖:http://bulaoge.com/topic.blg?dmn=webdev&tid=301677数据库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