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可信性问题 —摘要

研究报告显示,愈来愈常见的网络付费发贴行为虽然有益于商家,但却会影响到普通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判断,使他们失去对网络信息的信任。
在中国,这些人被称做“网络水军”:一群人有偿发布在线贴子和评论(主要出于营销目的)。学术研究发现,这些人正在下降互联网信息的质量。本周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对公关和营销公司的付费发贴行为进行了解释,这些贴子主要是关于社会事件、某款产品或某家公司。
对于商家而言,付费发贴是影响产品公众口碑的一种方式。该报告做者写道:“若是一家公司雇佣了足够多的在线用户,那么它就能够建立热点话题以得到关注。进而,这些由一群付费发贴者发布的文章或评论就颇有可能得到普通用户的关注,进而影响他们的决定。”
这种作法有益于商家,可是去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报告称:“尽管付费发贴是商业营销领域一个有趣的战略,但这种行为可能会对互联网社区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来自付费发贴者的信息每每不可靠。”
这种行为将毒害互联网浏览者的态度,尤为是两方在互联网领域发生冲突的时候。报告称:“两家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聘请付费发贴者发布虚假新闻或负面评论以后,普通的网络用户就会被这些信息包围,会感到难以相信来自互联网的信息。”
为了证实这一点,研究人员引用了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里一句看似无稽之谈的贴子:“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两天以内,这条信息得到了30万条回 复,700万次点击。随后有消息称,这条贴子流量猛增的幕后推手正是一家公关公司,该公司为了在这款游戏因故障下线维护期间保持玩家们的关注度,所以雇佣 了800名付费发贴者,注册了2万余个ID,一手缔造了这起事件。
尽管研究人员在这份报告中主要关注了中国的付费发贴现象,但这种手段在全世界也很广泛。例如,美国军方就一直在研发软件,能够自动建立隐藏身份的网络大军,侵入社交网络和在线论坛,收集关于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的信息。 互联网信息可信性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时间演进为主线,辅以研究主题变化的考察,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末到目前国外互联网信息可信×××的发展历程,发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特征是:多学科共同研究、研究主题相对稳定、研究对象进一步多元和细分、调研对象以分类趋向为主同时兼顾普适性、研究方法将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将来互联网信息可信×××的重点是影响因素研究和用户信息行为环境和情景的考察。网络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