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知道,当咱们在浏览器里面输入网址时,DNS服务器会自动把它解析为IP地址,浏览器实际上查找的是IP地址而不是网址。那么IP地址是如何转换为第二层物理地址(即MAC地址)的呢?在局域网中,这是经过ARP协议来完成的。ARP协议对网络安全具备重要的意义。经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可以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讯量使网络阻塞。因此网管们应深刻理解ARP协议。
1、什么是ARP协议
ARP协议是“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的缩写。在局域网中,网络中实际传输的是“帧”,帧里面是有目标主机的MAC地址的。在以太网中,一个主机要和另外一个主机进行直接通讯,必需要知道目标主机的MAC地址。但这个目标MAC地址是如何得到的呢?它就是经过地址解析协议得到的。所谓“地址解析”就是主机在发送帧前将目标IP地址转换成目标MAC地址的过程。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经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讯的顺利进行。
2、ARP协议的工做原理
在每台安装有TCP/IP协议的电脑里都有一个ARP缓存表,表里的IP地址与MAC地址是一一对应的,如附表所示。
附表
咱们以主机A(192.168.1.5)向主机B(192.168.1.1)发送数据为例。当发送数据时,主机A会在本身的ARP缓存表中寻找是否有目标IP地址。若是找到了,也就知道了目标MAC地址,直接把目标MAC地址写入帧里面发送就能够了;若是在ARP缓存表中没有找到相对应的IP地址,主机A就会在网络上发送一个广播,目标MAC地址是“FF.FF.FF.FF.FF.FF”,这表示向同一网段内的全部主机发出这样的询问:“192.168.1.1的MAC地址是什么?”网络上其余主机并不响应ARP询问,只有主机B接收到这个帧时,才向主机A作出这样的回应:“192.168.1.1的MAC地址是00-aa-00-62-c6-09”。这样,主机A就知道了主机B的MAC地址,它就能够向主机B发送信息了。同时它还更新了本身的ARP缓存表,下次再向主机B发送信息时,直接从ARP缓存表里查找就能够了。ARP缓存表采用了老化机制,在一段时间内若是表中的某一行没有使用,就会被删除,这样能够大大减小ARP缓存表的长度,加快查询速度。
ARP***就是经过伪造IP地址和MAC地址实现ARP欺骗,可以在网络中产生大量的ARP通讯量使网络阻塞,***者只要持续不断的发出伪造的ARP响应包就能更改目标主机ARP缓存中的IP-MAC条目,形成网络中断或中间人***。
ARP***主要是存在于局域网网络中,局域网中如有一我的感染ARP***,则感染该ARP***的系统将会试图经过“ARP欺骗”手段截获所在网络内其它计算机的通讯信息,并所以形成网内其它计算机的通讯故障。
3、如何查看ARP缓存表
ARP缓存表是能够查看的,也能够添加和修改。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arp -a”就能够查看ARP缓存表中的内容了,如附图所示。
用“arp -d”命令能够删除ARP表中某一行的内容;用“arp -s”能够手动在ARP表中指定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
4、ARP欺骗
其实,此起彼伏的瞬间掉线或大面积的断网大都是ARP欺骗在做怪。ARP欺骗***已经成了破坏网吧经营的罪魁祸首,是网吧老板和网管员的心腹大患。
从影响网络链接通畅的方式来看,ARP欺骗分为二种,一种是对路由器ARP表的欺骗;另外一种是对内网PC的网关欺骗。
第一种ARP欺骗的原理是——截获网关数据。它通知路由器一系列错误的内网MAC地址,并按照必定的频率不断进行,使真实的地址信息没法经过更新保存在路由器中,结果路由器的全部数据只能发送给错误的MAC地址,形成正常PC没法收到信息。第二种ARP欺骗的原理是——伪造网关。它的原理是创建假网关,让被它欺骗的PC向假网关发数据,而不是经过正常的路由器途径上网。在PC看来,就是上不了网了,“网络掉线了”。
通常来讲,ARP欺骗***的后果很是严重,大多数状况下会形成大面积掉线。有些网管员对此不甚了解,出现故障时,认为PC没有问题,交换机没掉线的“本事”,电信也不认可宽带故障。并且若是第一种ARP欺骗发生时,只要重启路由器,网络就能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