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员想要成功面试?请先要弄懂面试过程

本文已收录GitHub,更有互联网大厂面试真题,面试攻略,高效学习资料等git

面试看能力,上场以前可以了解全局,熟悉细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作足准备,作到心中有数。若是你已经参加过不少次面试了,请想想,你真的清楚整个招聘过程吗?在你知道的那些环节背后,有什么人在主导,目的是什么,要注意什么,该作什么,不应作什么,以及有什么风险,这些问题你清不清楚呢?github

今天,我从这些年的经验出发,从一个招聘职位出现,到招聘结束,给你讲讲整个过程都发生了什么、要注意什么。但愿你透过面试官的视角,增长认知、充分准备、减小失误,为面试效果加分。(这篇文章主要讲实践,不太有“心流”和方法论的内容,专栏后面的文章会重点介绍投简历、面试和签 Offer 等各个阶段的详细内容。)面试

看懂招聘全流程,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一样类型的企业,招聘过程可能差别很大。你可能据说过 Google 有 5 轮难度超大的面试,可是也许出门左拐,碰上一个小公司的急招,聊半小时就叫你次日来上班了。即便同一公司的不一样团队,面试流程也可能不一样。咱们今天看一个比较典型的、完整的招聘全过程:从出现用人需求到需求被知足,大致会经历肯定职位空缺、收集和筛选简历、面试、签Offer、试用转正等阶段。算法

1、肯定职位空缺,提早预知工做的难度

通常来说,公司在两种状况下会出现招人需求,一种是团队有人离开,须要招人填补职位空缺;另外一种是由于团队发展或者重组,出现了新的岗位,须要招人来作新的工做。编程

这两种状况是有区别的,重点在于工做职责和内容是否有变化:微信

  • 填补空缺,招聘先后只是换人,职责和内容保持不变,新招的人把原来离开者的工做接下来就行;
  • 新增职位,在现有的人员角色分工的基础上,会出现职责的组合、细分或者新增,新人须要承担以前团队没作过的工做内容或者职责。

这样一来,就对求职者有了不一样的要求和影响:ide

填补空缺的职位,由于有前任的工做样板,工做细节清楚、职责明确,肯定性高,老板对这个职位的期待也很明确,双方均可以清楚地评价人和工做的匹配度。并且,应聘者彻底能够复用前任的经验轻松上手,可是由于有前任的对比,须要超越前任的表现才能得到好评。学习

新增的职位,工做难度和职责细节每每还不清晰,在团队中尚未和其余职位造成稳定的职责接口,甚至老板对这个职位的期待可能还说不清,新人作起工做来,须要不少的探索和磨合,较难上手。可是由于没有对比,你比较容易校订老板的期待,也容易得到好评。测试

小提示
搞清楚应聘职位是补坑,仍是新增,有利于你进一步评估工做难度和胜任度。网站

还有一类特殊状况,就是公司在还没出现职位空缺的状况下,作人才储备。这由公司或者业务大部门来发起招聘计划,等把新人集中培训之后,再分到出现职位空缺的团队。这种状况下,应聘者面试时,不知道未来的工做团队,甚至连作什么职责也不清楚,有很大的不肯定性。不过,这种状况并非主流,我就很少说了。

还有一点须要注意,招聘的员工从合同类型上看至少有三种:正式员工、外派员工、实习生。不一样的合同类型,会对你的薪酬水平,甚至将来发展状况有决定性的影响。

  • 正式员工是本公司的人,享有本公司的福利待遇,公司会关心你的发展机会和稳定性,使你更有归属感;这也是正式员工和外派员工的一个主要并且重要的区别。
  • 外派员工由外包公司派遣到本公司工做,不是本公司的人,天然不享受本公司的福利待遇,虽然工做内容和正式员工相仿,可是你的职业发展不禁本公司负责,于是你的稳定性和归属感必定会受影响。目前外派模式的采用规模愈来愈小了。
  • 实习生,通常待遇要比正式员工低,但同时招聘门槛也低,是为没有实际工做经验的学生准备的,主要看潜力和工做态度。

小提示
外派能够是成为正式员工的一个途径,固然,首先得能力够得上才行。

出现招聘需求之后,通常由部门经理根据工做须要,肯定职责和要求,而后向上级提交招聘申请(hiring ticket),审批下来以后,部门经理就能够发布职位说明(JobDescription,简称 JD),着手面试了。不过,若是职位紧急,在拿到审批以前,部门经理

就会开始四处找人面试,这样审批一到手,就能够立刻发 Offer 了。
因此,这里要特别提示一点:

小提示
若是招聘申请没有经过审批,或者审批被冻结,即便你获得了口头 Offer,也可能没法入职。只有签了正式 Offer 才算稳妥。

招聘申请被审批成功,是职位确立的标志。这以后,部门经理撰写 JD,经过各类可能的渠道开始收集简历。

2、了解简历收集渠道和筛选过程,有的放矢

发布 JD 和收集简历的渠道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这些:

  • 内推:职位在公司内部发布,由内部员工自荐,或者推荐亲朋好友。对于公司来讲,这个渠道最省钱,也最可靠;对于应聘者来讲,内推筛选经过率最高,大几率会拿到面试机会。
  • 公司网站:通常由 HR 管理职位招聘信息,有时更新会不及时。因此,应聘者必定要注意职位发布时间。
  • 社交平台:包括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软文推送等等。这些推送消息具备实时性、准确性,值得关注。
  • 招聘网站:公司跟招聘网站合做,根据搜索条件,能够批量拿到简历。
  • 线下招聘会:常见于各大人才市场,或者校园招聘。
  • 猎头公司:一些中高端职位,上述渠道不容易找到的人才,公司会找猎头公司帮忙。虽然这个成本最高,可是省心省力。

说完了渠道,咱们再来看投递简历的注意事项。简单来讲,投递简历,要采用尽可能可靠的方式。这里其实有不少细节须要注意,我举几个真实的反例:

  • 简历邮件标题只有俩字:简历。(至少要写清应聘职位、姓名)
  • 简历附件打开是乱码。 (请尽可能用 PDF 格式,保证跨平台阅读的一致性)
  • 简历邮件被自动纳入垃圾邮件。(请用一些稍正式的我的邮箱地址投递简历)

关于简历内容的撰写和筛选状况,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详细介绍。若是 HR 或者面试官以为你的简历大致匹配职位需求,可是还有一些疑点,好比应聘职位不清晰,或者某项技能可能不过关等问题,可能会电话联系你以进一步核实。这也是筛选的一部分。

小提示
投递简历以后,随时可能有公司电话预定面试或者作电话初筛。建议你作好心理准备,接到电话没关系张,这是你第一次得到了与面试官交互的机会,应当尽最大可能展示本身的能力,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我曾经打电话给一位在民企工做多年的应聘者,想了解一下他的英语水平。结果呢,他拒绝用英语沟通,理由是“怕说很差”。通过我一再鼓励,他终于说了几句,虽然不流利,可是也能表达清意思。虽然他最终没被录用,但并不是折在英语上。因此不要给本身设限,你认为的,并不必定面试官也这么认为

若是收到大量简历,在面试以前还可能加入笔试筛选。笔试考查的内容不少很细,理论基础、编程实践、算法思路等等,甚至有性格测试。这里加入笔试环节,主要是为初筛和定位,摸清应聘者的基本功和技能点,有利于验证能力水平。通常地,笔试主要针对校园招聘或者初级的应聘者,对于资深点的应聘者,笔试就不常见了。

3、面试,是谁决定了你的去留

简历经过初筛以后,会被送到招聘负责人(通常是部门经理或其助手)手上,而后开始进入多轮面试。谁来决定一个应聘者面试经过与否?

面试官可能来源于三类角色:HR、部门大牛、部门经理。HR 离部门业务较远,不熟悉职位的要求细节,所以会重点考查人才的基本面:动机(价值观、职业性格)和潜力,每每不会出如今考查其专业技能的面试中;而部门大牛最清楚工做细节,关注应聘者在这些细节上的经验和技能,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部门经理则要两方面兼顾,既要保证此人能胜任岗位(或者经过学习可以很快胜任),还要验证他的动机和潜力,确保他能承认公司文化,融入团队,保持稳定长远的发展。

因此,部门经理对本身的职位人选负责。在评价应聘者的面试表现时,他会听取 HR 和部门大牛的反馈,结合本身的体会,作出如下几种决定:

  • 录用
  • 不录用:不适合本职位(不排除推荐给其余匹配的职位)。
  • 候选,留待与后面的人做比较:不是很是理想的人选,须要再看看后面有没有更合适的(若是时间容许的话)。
  • 再面试一次:没看清,拿不许。这每每是由于面试中应聘者没能充分表达本身的能力所致。

最终,高级经理可能作最后一轮面试,以便肯定你确实是符合团队须要的人员。在这一轮对话中,你会获得更多关于公司和团队的信息,这时我建议你多问多了解,以便可以更好地判断这个职位是否知足你的预期,是否符合你的职业发展规划,甚至为你判断是否要加入这个公司提供信息支持。

注意,根据职位人选的供求状况,部门经理可能会调整对职位的预期,从而使职位要求发生变化。假如一个高级 DBA 职位迟迟找不到合格的人选,部门经理不得已下降要求,改招中级 DBA,入职后执行培养计划,使他尽快发展成工做须要的高级 DBA。因此,有可能你面试完了一个多月没有回复,却突然一天收到了二面通知。

做为应聘者,在面试阶段你的任务就是,充分展现与职位相关的、能力素质模型的要素,同时了解公司团队,创建互信。

小提示
面试,要尽可能避免远程电话或者视频交谈,选择面对面谈,为的是充分和有效地沟通。

以前招聘一位业务分析师,一位在东北出差的应聘者接到面试通知后,婉拒了视频会议的面试方式,次日赶到北京,来参加咱们的面试。二面也是当天来,当天走。他的经验、专业技能和协做能力都很强,我明白他是怕视频会议影响了他的发挥,阻碍了彼此的了解。

4、签Offer,定薪水

面试经过以后,恭喜你,HR 或者部门经理开始跟你聊 Offer 了,这时主要是谈福利待遇和入职日期。HR 或者部门经理会给出这个职位的薪水,你须要根据对这个工做机会的评价,提出符合本身预期的薪水指望值。关于如何谈薪水,我在后面也会单独讲述,这里须要着重提醒的是,这个阶段不能闭口不提薪水,可是要过高了也会被认为不够“自知”。

那么谁决定给你多少薪水呢?是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即要负责业务指标,又要关注员工激励和绩效考核,还要兼顾团队公平,而薪水是其中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他要对此项负责,而 HR 负责提供公司级别的薪水标准范围,若是部门经理的薪水诉求超过了薪水范围,会被交给上一管理层审批。

5、入职试用期,你还不能放松警戒

当你经过了面试,又签了 Offer,并在入职日期签了正式劳动合同,就万事大吉了吗?固然不是。

假如你在试用期内的工做表现不能知足职位要求,公司在有证据证实的状况下,是能够辞退你的。固然,这段时间,公司也会尽力帮你增长新技能、熟悉新工做、融入新团队。你呢?

须要尽快地承担起工做职责,用能力说话,持续创建和增强同团队的信任,推进我的和团队的发展。

总结

今天,我带你过了一遍招聘的全流程。能够看到,在这一环扣一环的流程中,HR 负责快速筛选简历,组织面试,确保为职位快速找到合适的人;而部门经理才是决定你面试结果的人,也是决定这份 Offer 薪资水平的人。

做为应聘者,你须要了解这些“利益干系人”的关注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最大化地展现你的能力。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