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职业规划 - 写给那些想去和刚去大厂的年轻人(鸡汤有毒)

前言

最近收到一些同窗的简历, 由于我在杭州, 因此阿里经历的居多, 我发现有个颇有意思的现象, 就是阿里以前, 都有很多技术沉淀, 不管是 blog 仍是啥, 简历中都能说上几句, 可是在阿里的经历却乏善可陈, 除了那些用来唬人的诸如 "xx中台", "low/no code", "serverless" 等等名词以外, 并无什么东西是属于本身的, 而后在沸点上也常常看到诸如 "我要去大厂", "立个去大厂的 Flag" 之类的沸点, 至于文章里每天被推荐的那些 "我如何拿下 xx offer", "x 轮面试终进 xxx", "我去 xxx 了!" 就不说了, 而后由于我是阿里出来的, 回想起当初同一批的同事, 有人中年危机, 有一路高升到 p8 的, 有二进宫 p8 回去的, 也有多年 p6/p7 再难进一步的, 还有同事炒比特币发财, 今后走上财务自由, 也有 p8/p9 出来创业以后销声匿迹的. 也有被优化的. 更有像玉伯那样的传奇人物, 也有 winter 从知名技术专家到知名技术教育专家的例子, 前端 10年 纷纷扰扰, 感受也是时候说道说道了.前端

正文

有人说婚姻像围城, 大厂也像围城, 但我以为不太准确, 我以为 大厂就像一个炼丹炉, 炼出来的不必定是金丹, 更有多是药渣, 就拿阿里来举例, 都说来阿里的头 3年是你在贡献给组织, 到第 5年, 组织才能回哺你 这是常常听到的, 可是还有后半句却不会拿出来讲, 那就是 若是你还在的话, 在 271 的强制分布下大多数人抗不到第 5年, 即便你扛到了第 5年也多是强弩之末, 基本在被优化的边缘徘徊, 平常工做也都是在被裁的底线前疯狂试探,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缘由, 我认为是 影子成长面试

影子成长

就如我前言中提到的, 那些去大厂的优秀的年轻人, 在去以前会思考会沉淀, 会总结, 有输出, 可是去了以后由于忽然而言的巨大压力, 加上一些职场 pua, 一些环境因素致使思考停滞, 在巨大的业务压力和大厂光环, 高薪等等其余因素的影响下, 忽略了自身的情况, 而后年复一年搬砖, 培养了一手撕逼扯皮的能力, 被灌输了一大堆似是而非的概念, 错把平台的能力当成了本身的能力, 感受到本身彷佛在无限成长,就像一我的的影子, 在大厂这轮太阳的光辉照耀下无限膨胀, 可是你其实仍是那个你, 并无变大, 你的影子代替你成长, 你本来成长的时间, 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成了让太阳更绚烂的营养. 或者成了别人成长的营养.安全

若是你想的足够明白, 天然也不会一无所得, 好比早期大厂的普通员工也有股票, 变现以后至少有房有车, 个人那几个最终被炼成药渣的同事至少得到了相匹配的金钱补偿, 可是更多的人, 如今才进去的和一直想进去的将来的大厂普通员工却几乎不可能再有这样的等价补偿,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 反正在别的地方也是 996, 大厂至少还给够钱, 都是变药渣, 我宁肯去大厂, 那这里其实就得说说另外一个问题了.服务器

能去大厂的你能够有更多的选择

若是你已经成长到足够去大厂当个原料药, 那么我想说在 2020, 被炼成金丹的几率是很是很是低的, 就拿我炒股的经验来讲, 在股市巅峰的时候, 没有人会注意到那些更普遍的细节, 你们会被头部的股票迷住了眼睛, 以为这样的好行情会一直涨下去, 一样的每当时代更替, 新时代到来以前, 人们看到的都是旧时代的表明微信

在座的各位大多数都是 90/95, 甚至 00 后, 因此大家对二十年前的互联网泡沫应该没有什么印象, 做为一个 85后, 虽然不是亲历, 可是印象老是要更深一些, 国外的好比 雅虎, 国内的 新浪 网易 搜狐, 你能够理解差很少那个时候这些公司就是如今 谷歌 脸书 阿里巴巴 腾讯之类的存在 二十年后, 雅虎 😑, 新浪若是没有微博, 搜狐就不说了, 网易还不错, 可是也早已被赶出一线大厂的位置, 微软若是没有刷新本身也可能早已没落, 二十年前的高光时刻, 没有人会注意到那些角落里的东西, 阿里也好, 腾讯百度都不是值得关注的公司,markdown

这和拼多多, 字节跳动不一样, 他们都诞生在同一个周期, 和 BAT 事实上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 虽然他们相对年轻, 但本质上没有什么不一样, 若是没有前 15年其余公司的技术积累, 字节和拼多多也没法如此快速的崛起, 而且可以获得资本的持续关注, 那些常常拿字节跳动, 拼多多成长速度和阿里腾旭对比来举例的媒体和资本实属偷换概念, 心存不良网络

这二十年里诞生并爬到顶的公司本质上都是同一类型的公司, 互联网科技企业, 而新浪, 雅虎更像是 互联网商务企业, 前一个二十年他们主要是将互联网和传统商业进行结合, 但并无太多科技成分, 而近二十年, 不管是云计算, 仍是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无人驾驶, 以及软件服务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是科技驱动而不是商务驱动.架构

可是几乎飞升的股市, 昂贵的流量, 高度数字化的生活方式以及愈来愈拥挤的创业和创新的环境可能都在代表, 这一轮科技驱动的发展红利正在濒临枯竭, 作个假设, 若是本轮泡沫破灭, 美国股市开始下跌, 昂贵的科技公司股票开始逐渐回归这些公司应有的价值, 股票开始缩水, 可能如今不少看似美好的东西会变得再也不美好.less

固然这和想去大厂和刚进大厂的你关系不大, 可能惟一有关系的是 你没有股票, 一旦泡沫破灭, 你变成药渣的几率将大幅上升机器学习

因此如此优秀的你, 为什么不剥开迷雾, 看看那些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的地方.

那些门槛还不高的新机会

年初, 中国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 和传统基建不一样的是, 新基建是在数据世界作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咱们是作税务信息化的, 国家税务总局做为财政基础部门, 开始了云化的进程, 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中国全面新基建的一个缩影, 若是说传统基建是构建一个现实网络, 桥梁, 公路, 铁路, 机场, 这些交通基础设施打造了一个横跨中国的现实网络, 让这个国家的人和物不断的进行交流和交换, 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 若是你是个农民, 你一生不离开你的土地, 那你从生到死可能就是种了好多好多庄稼, 可是可能你也没有消费任何东西, 可是若是你的村子通了公路, 你走出去了, 你卖出了粮食, 而后你换回其余东西, 而后你和别人交流, 你学到了什么..而后你这一辈子几十年其实影响了很是很是多的东西, 这种影响会带来变化, 有好有坏, 那么对于政府而言, 经过调控, 经过法律法规尽量让好的变化产生, 预防坏的变化, 那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效应, 这也是中国经济近二十年腾飞的主要缘由, 就是基建.

互联网科技企业 也是长在基建上面的, 若是没有如此发达的公路, 没有如此全面覆盖的基站, 就不会有电商, 社交服务等企业的机会, 所以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成长上限就是当下基建所能释放红利的上限, 而基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层企业的形态, 基于传统基建长出来的企业, 不管是传统仍是互联网都离不开对传统基建的依赖, 由于商业模式在那里, 企业组织架构在那里, 所以新的低门槛的机会每每都是随着新基建而诞生的.

传统基建虽然带来了人的交流, 物的流通, 但也制造了第三种要素, 那就是数据, 咱们常说信息爆炸, 过去咱们能作的选择有限, 能接触到的信息也有限, 包括咱们本身制造的数据都是有限的, 可是如今的人会发现光靠纸笔远远没法知足记录数据的需求, 过去一个密码, 如今无数个密码, 二十年的持续基建投入, 带来了数据的爆炸式增加, 大量的数据存储在各类各样的服务器, 线上或线下, 这里可能要提一下, 那就是国家提出的新基建其实不能算新, 事实上新基建很早就有了, 那就是以阿里腾讯等企业为表明在近十年里发展出来的, 也就是你可能常常听到的 消费互联网

智能手机能够说是消费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面提到的传统基建带来的第三要素数据, 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我的数据, 另外一类是组织数据(包括企业, 政府等各类各样由人组成的都统称为组织), 而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基础其实就是在传统基建产生的我的数据上利用智能手机做为终端构建出来的, 从而促成了人的数据之间的交流, 在传统基建的形式下, 人主要是流动, 可是人和人的交流包括物和物的交换仍是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而智能手机和消费互联网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也是中国可以弯道超车一下追赶美国的很重要缘由, 那既然新基建早就开始了, 并且看起来彷佛只要阿里腾讯这样的企业就能搞下去, 为什么国家还要牵头搞所谓的新基建呢?

由于阿里腾讯搞的新基建只能解决我的数据的高效交换, 可是不能解决组织数据的高效交换, 然而组织数据的高效交换对于推进经济发展的做用要远远大于我的数据

由于中国人不太注重隐私, 因此我的数据没有造成孤岛效应, 服务企业得以很是低成本的获取我的数据, 而后提供高效交换的服务, 可是随着隐私安全的法律推进, 后续消费互联网的发展会逐渐受到遏制, 创业成本会愈来愈高.

要打破企业政府这种组织的数据孤岛, 促成他们高效交换, 光靠企业和市场自身是不行的, 必须借助政府, 由于只有政府牵头搞的新基建才具备信用背书, 企业和地方政府才敢把数据交出来, 我打个比方, 2020 的中国互联网很发达, 可是产业互联网(以企业, 政府等组织为单位构成的互联网)还处于很原始的状态, 差很少和上面举的例子那个历来不走出村子的农民相似, 而新基建正是要打破这种数据孤岛, 而接下来的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是这个过程的持续, 好比咱们如今对 5G 都耳熟能详了吧, 可是彷佛 5G 对于咱们来讲并无什么变化, 说实话就目前的应用形态, 5G 的低时延并无什么卵用, 你会在意你手机里的游戏是跑在本地仍是跑在云端么? 对于我的来讲是如此的, 可是对于企业就不同了, 经过 5G 结合云计算, 能够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软件服务, 不只下降了企业运营的成本, 还可能打破传统企业的组织形态, 造成更灵活的办公方式, 更不要提数据互通以后, 可以产生的更多更普遍的场景了, 并且对于企业来说, 手机并非惟一或者最重要的终端, 移动 PC 才是, 将来也可能出现更加智能的符合企业需求的设备.

就拿咱们团队搞的税务信息化来讲, 税友可能不是很出名, 我看过不少脉脉上的职言, 若是提到杭州能有啥公司能够看, 基本没有咱们, 由于税友不算是当下意义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他是一个传统软件公司和互联网科技的融合形态, 而且还在不断的变化, 可是税友是国家税务总局最大的供应商, 大家用的我的所得税 App 就是咱们公司开发的, 咱们的财税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服务了全国几百万的中小企业, 在税务信息化的市场份额目前是第一位, 这是个啥概念, 实打实的超过杭州 90% 的所谓的独角兽. 去年上市的一波互金公司我就不提了, 至于蘑菇街直流的那些就更不说了, 我以为没什么可比性, 不管从市值仍是行业前景.

但事实上在中国, 像税友这样的公司还很多, 由于你想国内有多少个垂直行业, 每一个行业都要搞新基建, 都要搞数据上云, 都要搞数字化转型, 都要搞互联互通, 而且在国家推进的新基建下不断发展不断变动, 这得多少个独角兽, 准独角兽, 可是就像我说的, 此刻是消费互联网的高光时刻, 每一个人只会看到那些发亮的东西, 看不到这些其实在发生变化的新的机会

新基建下的科技企业特征

我在传统公司待过, 就像铁公机, 很是沉闷, 因此基建决定企业形态真的不是空说, 我也在互联网公司待过, 就像高速信息公路, 真的是没有一刻停下来, 每天都在跑, 你根本没时间独立思考, 你不是你, 你就是原料药, 等着变药渣, 若是说传统公司是温水煮青蛙, 互联网公司是丹炉炼药, 蛊中养虫, 用高薪压榨你的潜力

而新基建下的企业可能具备新的特征

  • 有活力, 推崇科技创新, 但同时对新技术的应用会更有计划, 节奏, 慎重
  • 项目周期长, 短则五年, 长则十几年, 产品须要长期的开发与维护
  • 对技术方案的要求更高更细致, 看重技术方案的可持续性, 过程与结果并重
  • 对人的要求更全面, 企业文化更具包容性
  • 研发人员的职业生涯周期更长, 好比一线研发能够一直作到 40+ 50+, 同时流动性降低, 由于一线研发的技术要求和行业特征融合
  • 低调务实, 看重客户价值和体验.
  • 注重人的自驱与组织培养结合, 而不是一味的逼迫和压榨

对于广大码农来说, 咱们可能即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后话

因此优秀如你, 在走进大厂, 想去大厂以前不妨看看你周围的, 或者你老家的企业, 有哪些是长在新基建上的, 或许这是你人生中另外一次重要的选择.

放弃大厂, 投身新基建, 为产业互联网添砖加瓦

至于你问对于去了大厂的同窗有啥建议, 我只能说极度优秀的人不须要建议, 可是对于大多数人, 只能说声 "保重!!"

若是你是杭州的同窗, 能够联系我, 团队坑位很少, 可是随时欢迎 😀 微信: sh11265362

本文使用 mdnice 排版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