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xShell6 是一款强大的安全终端软件,能够用于登录、操做远程的 Linux 服务器。
xFtp6 用于上传文件到服务器,从服务器下载文件。前端
(2)下载地址:
https://www.netsarang.com/zh/xshell-download/
以下图所示,点击免费受权页面,经过一个真实的邮箱获取下载地址。java
(1)傻瓜式安装,一路 next。node
(2)添加链接
Step1:使用 ifconfig 查看虚拟机的 ip 地址。mysql
Step2:Linux 服务器须要开启 SSHD 服务,而且端口号为 22。
使用 service sshd status,能够查看 sshd 的状态。
使用 service sshd start,能够启动 sshd 服务。sql
Step3:填写链接信息。shell
Step4:输入用户名、密码apache
step5:操做服务器缓存
(1)傻瓜式安装,一路 next。tomcat
(2)添加链接
Step1:添加链接信息,与 xShell6 安装相似。安全
Step2:传输文件。
(1)GPL
指的是 General Public License,即通用公开许可证,简单理解为保护软件自由的一个协议。通过 GPL 受权的软件都是开源的,即只要你愿意,你就能够修改源代码。
(2)源码包
源码包就是根据特定语法、格式编写出来的程序。须要经过编译器将源代码编译成二进制语言才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运行。
源码包的编译须要很长时间,Linux 通常采用 二进制包 安装。
(3)二进制包
二进制包即源码包通过编译成功后的包,安装速度较快。通常采用 rpm 或者 yum 安装。
指的是 Red-Hat Package Manager,一种用于互联网下载包的打包以及安装工具。
(1)RPM 查询软件包相关操做
【格式:】 rpm [选项] 查询对象(rpm 包名) 注: 经常使用选项: -q 查询软件包是否安装。好比: rpm -q java -qa 查询系统中全部已安装的软件包。好比: rpm -qa | grep java -qi 查询软件包的详细信息。好比:rpm -qi java -qip 查询未安装软件包(包全名)的详细信息。rpm -qlp 包全名的绝对路径 -ql 查询软件包中文件的安装路径 -qR 查询软件包的依赖关系 注: 包名和包全名不是一个东西。包全名指的是 包名....rpm 的全名。 【举例:】 [root@localhost test]# rpm -qa | grep java
(2)RPM 包的默认安装路径
【默认安装路径:】 /etc/ 存放配置文件目录 /usr/bin/ 存放可执行命令文件的目录 /usr/lib/ 存放函数库的目录 /usr/share/doc/ 存放开发文档、手册的目录 /usr/share/man/ 存放帮助文件的目录
(3)RPM 包的卸载
用于卸载 RPM 包。
【格式:】 rpm [选项] 包名 注: 选项: -e 卸载包 --nodeps 卸载前不检查包的依赖性,直接卸载,不推荐用,可能致使其余程序没法正常工做。 【举例:】 [root@localhost opt]# rpm -e java-1.7.0-openjdk-1.7.0.221-2.6.18.1.el7.x86_64 [root@localhost opt]# rpm -e --nodeps java-1.7.0-openjdk-headless-1.7.0.221-2.6.18.1.el7.x86_64
(4)RPM 包的安装、升级
用于安装 RPM 包。
【格式:】 rpm [选项] 包全名 注: -i 指的是 install,安装 -v 显示更详细的信息 -h 显示安装进度条 -F 若软件没有安装,则不会安装,且不会升级。 -U 若软件没有安装,直接安装,若安装过,则升级到最新版本。 【举例:】 [root@localhost opt]# rpm -ivh mysql-community-common-8.0.11-1.el7.x86_64.rpm
RPM 包操做起来繁琐,且须要手动下载依赖包。
YUM 指的是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款 shell 前端包管理器,基于 RPM 包管理,能够自动指定服务器下载 RPM 包而且安装(自动处理安装依赖包)。能够简单理解为功能相似于 maven。
(1)确保 Linux 上已安装了 yum,若未安装,则得去安装。
[root@localhost opt]# rpm -qa | grep yum
(2)yum 源配置文件的位置。
使用 yum 安装软件包前,需指定 yum 下载的安装包的存放路径,即 yum 源。
后缀名为 .repo 的文件都为 yum 源的配置文件,通常位于 /etc/yum.repos.d 目录下。
【yum 源文件位置:】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ll /etc/yum.repos.d
(3)修改 yum 源为 国内源,好比 163 yum(可选操做)。
国内源下载速度比较快,能够提高软件包安装以及更新的速度。
Step1:先备份一下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备份:】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backup
Step2:下载当前系统对应的 repo 文件。并命名为 CentOS-Base.repo
【CentOS7:】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wget http://mirrors.163.com/.help/CentOS7-Base-163.repo 【重命名:】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mv CentOS7-Base-163.repo CentOS-Base.repo
Step3:生成缓存
【生成缓存:】 yum clean all yum makecache
Step4:镜像替换成功
(4)yum 查询软件包相关操做
【格式:】 yum list 查询全部已安装和可安装的软件包 yum list 包名 查询软件包的安装状况 yum search 关键字 从 yum 服务器上查找与关键字相关的全部软件包 yum info 包名 查询软件包的详细信息 【举例:】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yum list tomcat
(5)yum 安装软件包
【格式:】 yum [选项] install 包名 注: 选项: -y 当须要输入确认信息是,自动输入 yes 【举例:】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yum -y install tomcat.noarch
(6)yum 升级软件包
给软件包升级。
【格式:】 yum [选项] update 用于升级全部软件包,不经常使用 yum [选项] update 包名 用于升级特定软件包 注: 选项: -y 当须要输入确认信息是,自动输入 yes 【举例:】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yum -y update tomcat.noarch
(7)yum 卸载软件包、清除缓存
【格式:】 yum [选项] remove 包名 用于卸载特定软件包 yum clean all 清除缓存目录下全部 注: 选项: -y 当须要输入确认信息是,自动输入 yes 【举例:】 [root@localhost yum.repos.d]# yum -y remove tomcat.noarch
(1)Step1:检查是否存在 JDK,存在则删除
【检查是否存在 JDK:】 [root@localhost opt]# rpm -qa | grep -i java 【存在则删除:】 [root@localhost opt]# rpm -e --nodeps java-1.8.0-openjdk-1.8.0.222.b03-1.el7.x86_6
(2)Step2:查看 yum 源服务器中的 JDK 版本。
【方式一:】 [root@localhost opt]# yum list *jdk 【方式二:】 [root@localhost opt]# yum search jdk
(3)Step3:执行安装,此处选择 java-1.8.0-openjdk-devel.x86_64。
java-1.8.0-openjdk.x86_64 是运行环境(JRE)。
java-1.8.0-openjdk-devel.x86_64 是开发环境(JDK)。
【安装 JDK】 [root@localhost jvm]# yum -y install java-1.8.0-openjdk-devel.x86_64 【jdk 默认安装路径为 /usr/lib/jvm 】 [root@localhost opt]# ll /usr/lib/jvm
(4)Step4:确认安装是否成功(环境变量不用配置)
【方式一:(查看如下指令是否正确)】 java -version java javac 【方式二:(写一个 helloworld.java 测试一下)】 [root@localhost test]# javac HelloWorld.java [root@localhost test]# java HelloWorld
(1)下载,并解压到 /usr/local/ 目录下。
【下载地址:】 http://tomcat.apache.org/download-70.cgi 【解压到 /usr/local/ 目录下】 [root@localhost local]# tar -zxvf apache-tomcat-7.0.103.tar.gz -C /usr/local
(2)进入 bin 目录,启动 tomcat(服务器本地能够访问)
【进入bin 目录:】 [root@localhost ~]# cd /usr/local/apache-tomcat-7.0.103/bin 【启动 tomcat:】 [root@localhost bin]# /bin/sh startup.sh 或者 [root@localhost bin]# ./startup.sh 【关闭 tomcat:】 [root@localhost bin]# /bin/sh shutdown.sh 或者 [root@localhost bin]# ./shutdown.sh
(3)外网访问(若访问失败,需开启防火墙,开放 8080 端口)
【外网访问失败:】 Step1:肯定防火墙是否开启,是否开放 8080 端口号。 service firewalld start/restart/stop 用来开启/重启/中止防火墙服务(可选操做) firewall-cmd --stete 用来查看防火墙状态,(running 才可添加端口) firewall-cmd --list-port 查看全部开放端口,是否存在 8080 端口 Step2:未开启 8080 端口号,则开启。 firewall-cmd --add-port=8080/tcp 没有端口,则添加 firewall-cmd --reload 可选操做,从新加载防火墙 Step3:链接(注意,要开启 tomcat 服务才可访问,若未开启,则进入tomcat的 bin 目录,执行 ./startup.sh) ifconfig 查看 ip 地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