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Linux下安装和配置solr/tomcat/IK分词器 详细实例一.

在这里一下讲解着三个的安装和配置, 是由于solr须要使用tomcat和IK分词器, 这里会经过图文教程的形式来详解它们的安装和使用.
注: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
关于设置IK分词器的文章 IK分词器: Linux下IK分词器的安装及配置

1, 解压tar文件
首先咱们在根目录下创建一个solr目录(使用命令: mkdir /solr): 


而后查看目录是否生成成功: 


解压solr/tomcat/IK 到solr文件夹下: 


由于IK压缩包是zip格式的, 这里的解压方式有些不一样, 首先咱们在solr目录下在建立一个IK目录, 而后解压: 


最终的目录结构: 


html

2, 查看solr目录结构


这里面bin中有单独的启动项, 可是在真是开发项目中不会使用solr自带的服务器而是使用tomcat, 缘由是tomcat稳定.
全部核心的文件都在example这个目录下.下面咱们来看下lib的目录:


3, 复制solr/solr-4.10.3/example/bin/ext 的jar包到apache-tomcat-7.0.47/lib下


复制ext下的jar包到 tomcat/lib下.
mysql


去tomcat包下看下是否复制成功:



4, 复制solr.war
首先找到war包位置: 


复制war包到tomcat的webapps下:


解压solr.war到solr目录下
web



删除solr.war(注意: 解压完成以后须要删除solr.war, 由于tomcat每次启动时都会从新解压webapps下面的war包)
sql


5, 配置web.xml下的solr 文件保存路径


使用vim web.xml 来编辑配置文件:
apache


小插曲: 在vim模式下你们是否知道怎样显示行号? vim 进入web.xml后, 使用shift加: 命令而后输入set nu 回车便可: 



上面配置的: /solr/solr-4.10.3/example/solr 就是solr中保存数据的地方, 相似于咱们的mysql保存数据的意思相似. 也叫做solr的家. 当咱们配置完成后使用 shift z z 快捷键保存并退出便可.(固然还有其余快捷键例如wq, 这里我仍是喜欢shift z z)


6,启动tomcat
vim

 

7, 查看tomcat 日志


查看到这里就说明咱们的tomcat启动成功了. 

启动成功后咱们就能够查看solr可视化界面了, 可是此时因为没有配置IK分词器, 因此当前的分词结果并非咱们想要的, 那么我会在下一篇博文介绍IK分词器的配置: 
IK分词器: http://www.cnblogs.com/wang-meng/p/5814798.html

tomcat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