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python
今天是报到日,坐着早上9点的飞机到了长沙,午餐时间到达雅礼洋湖。程序员
宿舍仍是如出一辙,虽然是在女生宿舍。算法
wifi信号仍是同样的德行,刻意避开了宿舍内,只好把手机放在窗台上开热点。编程
饭菜仍是如之前通常,虽然D大爷说没之前那么咸了。api
不同凡响的是发了一张多功能卡,能够吃饭&洗热水,不用单独办张水卡了。午晚餐40元的标价让我有些心疼,但钱是学校出的饭菜挺好吃的。数组
惟一的遗憾是没有去签到墙上留下本身的名字。markdown
day2数据结构
早上6点就被一阵滴滴声吵醒了,发现D大爷的水卡忘了拔出来,插了一夜。按照三秒钟一分钱来算,一夜正好花完水卡里的100块钱。工具
上午是笔试和练习赛,笔试确实挺简单的,几分钟就AK了;练习赛又是多省联测的那三道题,彻底没有作的意思,因而写了个对拍程序就溜了。学习
开幕式咕到了下午四点半,后来才知道是dzd的飞机取消了。在宿舍有点无聊,就和D大爷打起了Lost Castle这款游戏,也是十分快乐。
今年的开幕式新增的环节是真的尬,一边在ppt上播放选手的大头照,一边让参赛选手轮流喊口号。今年FJ的口号也是有些莫名,甚至每一个人还拿一根荧光棒乱摇。
总的来讲,开幕式仍是办的很震撼的。
day3
今天是一试,早饭特地吃的很饱。
打开题面,发现A好像有点小麻,B好像有点神仙,这时发现C的前68分是SAM训练题,那开心啊,因而就花了一个小时训练了一下SAM。
回过头来发现好像看错A的题意了,大概是个可持久化并查集的裸题吧,因而花了一个小时作了作,顺便写了对拍。
比赛还有3个小时,决定刚B,仔细研究大概找到了一些小结论,写了一个n方dp计算总共的方案数,发现能够抽象成一个括号序列。而后就对着这个括号序列猛作了,但是直到比赛最后也没能作出来。最后40分钟决定打一个状压暴力,太紧张了甚至开小了数组没能拿到n=18的分。
最后100+48+68滚粗了。D大爷切掉了B,但没多少时间打C,甚至还打挂了,最后C只剩下8分,蛮心疼的。
出了考场认真想了想,发现C的后32分挺简单的,可是根本没有考虑过能不能作。和D大爷交流了一下发现我B题的模型搞错了,甚至连LDS不超过2的结论都没有推出来,明明从我发现的小结论稍加思考就能发现的。抽象成的括号序列也和题解不沾边。感受刚B题的三个小时彻底是和题解背道而驰,或许应该趁早决定放弃的。
同校的小C挂了T3分数并不高,有些心疼。D大爷虽然强,但最终分数尚未我高。这种事情谁知道呢。
好像勉强卡进了队线,但这也说明二试已经没有翻车的机会了。
day4
被强制去韶山参加社会活动,这已是我第三次来了,确实没什么好玩的,我妈说是由于咱们这一代人对毛主席的感情不够深。
太阳是真的毒辣,全程寻找阴凉处、空调和坐位,感受快要中暑了。
因为不想传递负能量,我决定删掉一些对组织此次活动的一些评论。
一晃明天就是二试了,究竟结果会如何呢?我也只能在内心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day5
今天是二试。
按照以前wh透露的信息来看,今天会有一道最简单的和一道最难的题。
打开试题首先看看A,应该就是最简单的题了,感觉了一下以为很恶心,因而开始写,途中发现了各类烦人的问题,好比爆longlong什么的,写的也很糟,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半小时。
而后瞄了瞄后两题,感受都不是很能作,因而就先写了T3的20分,想尝试一下50分能不能写。但却越写越糟,比赛还剩下两个小时,决定不干了。这时我忽然以为T2可能能够作,不知道为何就开始了爆肝,写了大概两三百行,还剩半个小时的时候才写完,根本不能过样例,只好开始猛调试。这时已经有点慌了,感受估计要调不出来了。最后十五分钟感受没有但愿了,就赶忙码了个15分暴力。出了考场脑子一片空白,感受要退役了。
原本指望能拿到100+15+20的,可是查分时却发现T1挂了4个点,T2的暴力只剩了5分,最后得分是80+5+25。
真的退役了,和金牌线差了6分,和集训队线差了21分。
最后才知道T2全场最高45分,又是猫锟出的神仙题。我有点想不明白本身为何会去刚这个T2,若是好好打暴力或者检查T1什么的,或者一试发挥更好的话,应该已经进队了,明明暴力分都会的。
本觉得本身已经有了集训队水平,最后却由于考场上策略的严重失误,最终银牌滚粗了。
晚上划水到凌晨,有一种想哭的感受。
day6
早上在宿舍划水没去看才艺表演,早饭是考场上发的面包。
下午领到了银牌,一想到这件事心情就很低落。
四点颁奖结束以后就一路颠簸回家了,晚上十点才到家。
<br />
<br />
我以为有句古话说的挺好,叫"因祸得福,焉知非福"。转念想一想,这也许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大学的事不用操心,改变的只有接下来一年的轨迹罢了。
假设进队了,那么接下来一年可能和今年没什么区别,大概就是在机房作作题,划划水什么的。文化课也许会补,但我也知道以个人自律必定不会有多少成效,这样下来也许会荒废更多人生。
虽然接下来要去上文化课了,可是毕竟也有些好处。即便有生物语文这种很是讨厌的学科,但至少数学,英语,物理这样的学科未来是必定会用到的。我并不认为我有从集训队中脱颖而出,参加ioi的实力,那么假设这三门学科没有掌握好,未来竞争姚班名额无疑是痴人说梦。至少文化课给了我这个机会,或者说提出了这些要求。
再者,我并不认为以前的生活方式比较健康,天天都坐上一成天,偶尔跑跑步,特别明显的体现就是长胖了很多,本身也感受身体没有之前那么好了。正常的校园生活,应该能帮助我很多。
更重要的,高二从新分班以后我就一直在停课,至今没能认全班上全部的同窗,特别是高一时没有交集的那些同窗。与同窗相处应该会是比较快乐的吧,我也但愿可以尽快融入班级。至少之后毕业以后的同窗聚会上,我不会出现一些尴尬,可以找到本身在班上的一些位置吧。
至于竞赛方面,如今我也不知道未来上了大学以后是否还会继续。OI带给了我不少,特别是锻炼了个人思惟,而这是文化课无法带来的。接下来要学习整个高中的课程了,虽然说本一不难,但估计也不会有多少时间了,若是能的话,我也但愿不要丢掉太多,毕竟码力什么的未来上了大学一样重要。
<br />
<br />
那么接下来本身的目标应该要放的更远了吧。未来一年,我但愿可以提升本身的自控能力,更加勤奋,但愿可以后来居上,证实本身的实力。假如可以抽出时间的话,我也许会去系统学习一下python、markdown、latex等等的颇有用的东西。或者我也但愿能提升一下本身的日语水平;不知什么时候对日语有了浓厚的兴趣,但自从在网上找到了课程资源后,一直学学停停;之前承诺要带着爸妈去日本自助游,但愿这不会只是我夸下的海口。 但愿未来能和你们在姚班再会!
<br />
<br />
那么,OI再见!
下面是一个OI生涯的回忆录。
<br />
<br />
我是从小学开始接触OI的,当时是在父母的带领下接触的,那时妈妈对我说:"你学编程要做为一个工具,可千万别作为你的专业,程序员很苦的"。因而在父母的引导下,每周六下午我都会到福州三中,跟着十九中的王老师学习简单的程序设计。当时我还很小,也没有什么概念,每周的时间基本有至少一半都花在玩游戏上,但不管如何,也算学到一些东西,可以编写最简单的C++程序。
<br />
后来初中考入了福州最好的时代中学,参加了这里的信息学培训班,就没有再去离家很远的三中上课了。因为初中这里还比较落后,因此转学了pascal。初一那年,我凭借着模拟经过的T1拿到了普及组省二等奖,初二那年拿到了省一等奖,但初中时一心学习,基本没有花任什么时候间在OI上,因而初三那年我又戏剧性地掉回了省二。
<br/ >
初中时个人成绩不错,二检的分数也十分靠前,但我并无选择去考福州最好的福州一中,而是选择校长直推动入了福建师大附中的创新班。至于为何我会这么选择...
升初中的那个暑假,在初中的班主任的推荐下,我加入了附中的OI小组。在这里我遇到了黄学长(@hzwer),那年学长正好毕业进入北大,因而暑假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黄学长的带领下学习了一些基础知识。这是我第一次发现OI原来没那么简单,原来有那么多的算法,原来有那么多神奇的数据结构,原来OI并不仅是模拟。黄学长能够说是我真正走上OI之路的启蒙人,我也十分感谢他。那时我老是被同窗和初中学弟虐,而D大爷(@ditoly)则比其余人强得多。
学习了算法以后,我也开始偶尔在bzoj上作一些题目。NOIP2016,这是我第一次参加NOIP提升组。那时的day1T2是每天爱跑步,我用一些乱搞骗到了80分;day1T3是换教室,我怎么都写不出来;day2T3我看出了是状压dp,但爆成了5分,最终总分是365,好在省一烂大街,也蹭到一个省一。个人码力仍是太弱了。
<br />
接着是FJOI2017,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一试时我是这样的(截图源于以前的博客)
。二试时我确实是菜的真实,既不会裸的可持久化平衡树,也不会乱搞,也不会dp,最后分数忘了,反正不到三位数。第一次参加省选,就这么滚粗了,仍是以一个彻底不能接受的分数。而D大爷则两试都很稳,最终rk3进了A队。
我还很清楚的记得,我下定决心认真搞OI是在2017年2月一试结束的时候,看着D大爷考到了200+的分数,而本身却菜的真实,久久不能释怀。那时我以为本身必定行,只要认真努力过了,总有一天会成为强者的。就算没成功,大不了就是拼搏一年上个福大。接下来一段日子是我最拼的一段。我和我妈说:"竞赛和文化课不能两头一块儿抓,要作就专注地选一个,否则会两头空"。三番两次终于说服了我妈,申请了停课,开了一个博客,天天都在bzoj上刷题,坚定不玩任何游戏,并把一部分题的题解和代码在博客里贴出来。同时个人水平也进步得飞快。
回想那段日子,至今还感慨万分。后来才知道,刚开始停课那段时间我妈连觉都睡很差。晚上翻来覆去,担忧个人前途。原本文化课是年段前几名,忽然停课不学了,万一没拿到奖,岂不是......
<br />
2017年忘了5仍是6月,参加了ctsc2017;而apio则由于noip的分数过低没有资格。最后,很真实地铜牌滚粗了。noi2017我参加了同步赛,勉勉强强达到了银牌分数线,而D大爷则直接进入了集训队,使人仰望。
我知道本身的实力仍是远远不够,特别是在作难题的时候,经常毫无头绪。2017年的暑假,我卯足了一股劲,天天坚持刷题,最终在暑假结束以前,把本身的刷题量提升到了550+。这时个人水平相距以前有了特别大的跨越,特别是码力方面,已经能够熟练地写出不少题目了。
<br />
高二开学以后,我继续申请了停课。这时我放弃了bzoj这个并不那么使人满意的oj,选择到codeforces上刷一些题目。要作就作div1,因而我开始一场接着一场地刷div1,争取把每场的全部题都作完。不少题我不会作我就到走廊上来回踱步,认真思考,实在不会就去研究题解。这样渐渐的,我刷完了好几页的全部div1。
这时noip2017到了。高二这年是我惟一的机会了,我绝对不能考挂此次比赛。好在以前的训练收到了效果,每一道题我都看出了解法,虽然仍是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失误,但最终仍是拿到了550分,排在全省前几名,总算扬眉吐气了一会。
<br />
2018年二月,THUWC2018&WC2018。THUWC上发挥地不错,最终顺利地拿到了清华的无条件本一。WC由于题出锅了而浪费了太多时间,最终银牌收场,而D大爷则顺利进入了前15。紧接着的FJOI2018一试也考的还行,意外地暂时排到了第一。
THUWC为我扫去了后顾之忧,因而下半个学期我继续申请了停课。因为集训队做业的关系,我接触到了atcoder这个OJ,发现这里有许多的思惟题,立即喜欢上了这个OJ。高二的后半年,我都在刷atcoder中度过。
2018年四月,FJOI2018二试,虽然第一名被D大爷抢走了,但仍是顺利地拿到了A队名额,能够参加今年的NOI了。
<br />
2018年6月,CTSC2018&APIO2018。这时我已经把atcoder刷的差很少了,agc所有刷完,arc刷了几十场,我感受我已经作好了各类准备,能够随时上战场了。CTSC虽然发挥地通常不过仍是拿到了金牌,APIO上发挥地比较好,最终拿到了国际金牌。THUPC和D大爷还有小C一块儿组队参加,意外地混到了一枚铜牌(虽然奖金到如今尚未拿到),我感受我已经走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即将迎来决战。
2018年7月,NOI2018。使人遗憾,虽然以为本身有实力,但却没能成功,最终银牌退役。
<br />
虽然很想把回忆录写得高大上,但理想总比现实高上很多,到头来还不是用键盘写出一篇流水帐,这个回忆录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写这个回忆录的时候是noi结束次日的凌晨1点,回忆往昔,双眸也是浅浅湿润。泪水里,有noi失败的不甘、后悔,也有对本身曾经的感慨。不知你可否明白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或许也只有oier能明白oier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