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咱们python

关于浪潮面试
浪潮是中国领先的“云+数+AI”新型互联网企业,自1945年成立至今的75年中经历了大型机时代,PC时代,互联网时代,云计算时代。服务器销量全球前三,中国第一。管理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政务市场占有率第一数据库
很喜欢这句标题:恰少年,正当时服务器
校园宣讲会微信
校园招聘是企业统一开展的集体工做,在学历上相比较社招要严苛一些,因此校招学校通常都是在一些较好的高校中展开。宣讲会当天下雨,不过参加宣讲会的同窗仍是不少(不知道是否是冲着礼品来的)
分布式
给咱们宣讲的是浪潮江苏分公司总裁,他给咱们分享了他在浪潮20多年的经历与经验。疫情期间健康码后台的1500个服务器,春晚抢红包后台的十万个服务器,四川“天眼”的底层高精度计算器……,他给咱们介绍着浪潮的业绩,也让咱们对这个大国重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区块链
In my opinion:我的以为同窗们仍是应该积极参加校园宣讲会,不少同窗不太愿意参加,以为又不现场笔试,又不必定能进这个公司不必参加,但我以为任何一个公司来到学校宣讲这都是一个资源,一个你去了解这个公司,了解你未来的工做环境的机会。我也参加了许多宣讲会,大部分都是过来介绍这个公司的,虽然没有现场笔面试,没有收简历,但经过他们的介绍,对于就业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我都收获了更多的认识和眼界测试
不少人都明白眼界的重要,却不多有人为之去作出努力。在将来当你看到别人谈笑风生,侃侃而谈的时候,你是否会发现你的哑口无言也只能换来力不从心大数据
居然能申请到学校最好的宣讲教室(哈哈哈!)
flex
从宣讲会的内容中我发现,浪潮的技术领域很是普遍也很是前沿,大数据、分布式、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全部耳熟能详的前沿科技都有对应的岗位。最后还很幸运的得到了现场礼物
面试
宣讲会结束后就回宿舍投了简历(有武汉岗),系统自动回复了测评和笔试邮件,除了研发类,其余岗位都没有笔试。神奇的是,本打算次日再作测评和笔试的我睡前居然收到了面试通知

【HCMCloud】来自浪潮的消息:XXX,您好,我是浪潮HR,恭喜您经过软件研发工程师岗位的简历筛选并进入面试环节……
面试就在次日上午,早上起床后赶忙把测评给作了,找导员请了假,而后打开了手机地图……
这也太远了!!!作了三个线路的地铁,下了地铁又走了将近40分钟才到公司楼下。面试的人不少,扫码签到后等待叫号
候场室座无虚席,在不停的叫号过程当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是特别又很正常的现象,硬件都是单面并且一度没人,软件一次6人群面(软件研发和测试一块儿)上午到的排到了下午,软件的竞争真的激烈!
吃过午餐后轮到我了,一组6人进入房间,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一个南大自动化、一个南大物理、一个南邮通讯、一个南师大(国外顶刊论文一做),外加一个校友和瑟瑟发抖的我(其余五人所有是面测试的)
项目用什么开发的?
看你写了区块链,咱们这边在大力研发,你能给我讲讲你的理解么?
大数据了解么?
除了MySQL还用过其余数据库么?
研究生阶段主要研究领域是什么?
发了论文和专利没有?
未来入职考虑其余方向么?
意向工做地点是哪里?
担任过干部么?
平时运动么?能抗住加班不?
……
因为是一块儿面的,因此也旁听了同组其余人的面试,测试岗大概问了测试的基础知识,集成测试,有没有作过测试项目……
我的感悟
如下是从我的经历出发并尽可能知足普适性的我的感觉
秋招至此已经参加了许多的笔试面试,也拿到了几个offer并加入了录用群,同时和身边的同窗交流了许多,看了网上各个论坛和交流平台……从我我的角度来讲,今年的秋招的的确确受到了疫情影响—很难!公司缩招,毕业生人数增多带来了企业要求的拔高,在硕士研究生这个学历水平上,我目前所加入的面试群以及最终面试现场都很难见到211硕士如下的同窗(除了专业科目极强的学校,例如南邮)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你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学历和能力哪一个更重要?
读研以前,个人一个好哥们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出于心里不服输的倔劲,我坚决果断的回答:“能力更重要”。可是秋招历练至此,我有了全新的想法:能力很重要,它决定了你能走多远爬多高;学历也很重要,它决定了你从什么地方开始走,什么地方开始爬
如今网申大部分采用在线简历填写,目的很简单,机器进行第一轮筛选,利用关键词的设置,能够直接筛选掉不符合要求的简历,而学历就是这个关键词中优先级最高的No.1。另外一方面是你们最关心的薪酬问题,不少时候薪资的高低,岗位的定级,新员工的入职奖金都与学历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
(武汉浪潮云计算创新中心也好远啊!)
不管如何,进入一家公司后,走多远爬多高,甚至呆多久这都取决于你的能力。什么能力?我对能力的理解为:智商、情商、逆商
祝全部秋招人秋招大吉!
点点 在看 行不行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小杨的python之路(gh_6ba152d49331)。
若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块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