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响应式布局html
参考:https://www.ui.cn/detail/351448.html前端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网站可以兼容多个设备终端,它能够自动识别设备尺寸并相应调整布局,而不是为每一个终端作一个特定的版本。随着愈来愈多智能移动设备的诞生,小到智能手表,大到4k显示屏,“主流设备”的概念正在慢慢消失,就算是PC和MAC咱们也不能肯定用户的浏览窗口有多大(有调研只有一半的用户会全屏显示浏览器),为了给不一样终端的用户提供更加温馨的界面和用户体验,响应式设计应时而生。html5
对页面进行响应式设计,须要对相同的内容进行不一样宽度的布局设计。首先要根据目标用户和使用环境等定位考虑侧重的是桌面端仍是移动端:桌面优先(从桌面端开始向下设计);移动优先(从移动端开始向上设计)。由于须要适应不一样的尺寸,对样式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让页面达不到最佳的效果,因此须要根据用户群和使用环境来考虑侧重哪一种设备,尽可能为最中心的用户提供最优的体验。不管基于哪一种方向开始设计,要适配全部的设备,页面模块不可避免的须要随着设备尺寸作相应的改变。当页面宽度发生变化,超过了制定范围的临界点,页面样式就会发生变化,这个范围咱们叫作断点区间。Bootstrap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前端组件库,用于开发响应式布局、移动设备优先的 WEB 项目。java
响应式布局样式常见的有5种:1.挤压-拉伸、2.上下-左右、3.删减-增长、4.变换位置、5.隐藏-展开jquery
总结:ios
不少时候单一的布局方式没法达到最好的效果,须要根据实际的状况,搭配灵活使用;适配移动端时,根据页面的功能主次作减法,不要为了保留全部内容让页面冗长,可读性差,认知难度增大;移动端是没有hover效果的,要考虑移动端的操做习惯(好比:桌面端hover内容就能出现的说明,移动端可能须要提醒+弹出,或者直接显示出来);设计稿上的字体与用户实际看到的字体是有差异的,特别是适配移动端(使用电脑、电视与手机之间的距离不同、分辨率也不同,字体大小需求也会不同。好比虽然电视屏幕大,可是距离较远,桌面端的字体大小在电视上可读性会不好;电脑上最小的字体是12px,可是在移动端时12px很是小)。ajax
不管从手机端开始设计,仍是电脑端,在作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发生变化之后页面总体的样式。相同设备的交互逻辑保持统一,好比平板与手机(手势操做),宽屏显示器与lapto(鼠标操做、触屏操做)。并且要考虑这两种不一样的使用环境以及移动端和pc端用户的使用习惯。算法
二、图片上传(兼容ie8和ie9)数据库
参考:https://www.jianshu.com/p/b2ab1eb2452ejson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API/FormData
1)若是不考虑ie9兼容性,能够经过ajax和FormData上传图片。FormData 是 XMLHttpRequest Level 2 新增的接口,低于IE10 的IE浏览器不支持该接口,也不支持html5表单上传控件Files API(e.target.files为undefined)。
2)为了兼容低于IE10 的IE浏览器,可经过form表单形式实现图片上传。
<form id="file-form" method="post" action="xxx" 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label class="upload-select"> <i class="add-icon"></i> <p class="upload-text">点击添加图片</p> <input type="file" accept=".jpg, .gif, .png" class="input-file" name="Filedata"> </label> </form>
表单中enctype="multipart/form-data"的意思,是设置表单的MIME编码。默认状况,这个编码格式是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不能用于文件上传;只有使用了multipart/form- data,才能完整的传递文件数据。
enctype 属性规定在发送到服务器以前应该如何对表单数据进行编码。
$('.input-file').change(function() { $('#file-form').submit(); // 触发提交表单 submit 事件 }); $('#file-form').submit(function() { // 将函数绑定到 submit 事件 $('#file-form').ajaxSubmit(function(data) { }); return false; // 阻止页面跳转 });
ajaxSubmit方法是jQuery的一个插件jquery.form.js里面的方法,因此使用此方法须要先引入这个插件,它是一个form插件,支持ajax表单提交和ajax文件上传。一般状况下,咱们直接经过form提交的话, 提交后当前页面跳转到form的action所指向的页面。然而,不少时候咱们比不但愿提交表单后页面跳转,那么,咱们就可使用ajaxSubmit来提交数据。
此时,若是服务器返回的是json对象,在ie8和ie9下并不能拿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而是直接提示下载或打开(图片上传成功),以下图所示
解决方案:服务端返回json字符串,前台转成json对象,而后进行接下来的处理,展现上传的图片等。
$('#file-form').submit(function() { $(this).ajaxSubmit({ success: function(data) { data = JSON.parse(data); console.log(data); }, error: function() { globalFn.showToast({title: '图片上传失败'}); } }); return false; });
三、flex:1;
参考: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CSS/flex
CSS属性flex
规定了弹性元素如何伸长或缩短以适应flex容器中的可用空间。这是一个简写属性,用来设置
flex-grow
, flex-shrink
与flex-basis
。
设置min-width,可避免flex 元素在默认宽度之和大于容器的时候发生收缩(CSS flex-shrink 属性)。
四、前端复制到剪切板
$('body').on('click', '.copy-btn', function () { $(this).siblings('.code-input')[0].select(); // 选中文本 document.execCommand("copy"); // 拷贝当前选中内容到剪贴板 weui.toast('复制成功'); });
此方式兼容ie8,移动端安卓也支持,可是iOS不支持。
解决方案:使用插件clipboard.js
参考:https://blog.csdn.net/sinat_34351851/article/details/82627198
1)页面引入clipboard.min.js(我使用的版本是v2.0.4)
2)html
能够从input、textarea、div等元素中获取目标内容,data-clipboard-target指向目标节点(被复制/剪切,匹配选择器)。data-clipboard-action可使用copy和cut,使用cut则点击按钮后,内容里的值被剪切。若是没有指定,则默认值是copy。cut只对input和textarea起做用。
<!-- Target --> <textarea id="bar">Mussum ipsum cacilds...</textarea> <!-- Trigger --> <button class="btn" data-clipboard-action="cut" data-clipboard-target="#bar">Cut to clipboard</button>
3)js
var clipboard = new ClipboardJS('.copy-btn'); clipboard.on('success', function(e) { // 成功回调 weui.toast('复制成功'); }); clipboard.on('error', function(e) { // 失败回调 console.log(e); });
五、weui
调出对话框:
weui.confirm('请使用购买商品时填写的手机号进行登陆而后查看卡密详情,从新登陆?', { title: '提示', buttons: [{ label: '取消', type: 'default', onClick: function(){} }, { label: '肯定', type: 'primary', onClick: function(){ location.href = '/h5/login.html'; } }] });
调整对话框样式:
.weui-dialog { width: 85%; max-width: 500px; } .weui-dialog__title, .weui-dialog__btn { font-size: 24px !important; } .weui-dialog__bd { font-size: 22px !important; }
浏览器渲染:
ios:
安卓:
六、document.referrer
返回跳转或打开到当前页面的那个页面的URI。若是用户直接打开了这个页面(不是经过页面跳转,而是经过地址栏或者书签等打开的),则该属性为空字符串。
返回上一页,可使用history.go(-1)
或者history.back()【使用这两种方式返回上一个页面在移动端不会刷新页面?】
解决方案:location.href = document.referrer(返回并刷新上一个页面)
七、Safari浏览器
参考:https://blog.csdn.net/u011627980/article/details/79643428
对于先后端分离的项目或者单点登陆的系统后台须要作session会话校验或者cookie跨域存储,Safari浏览器可能会遇到没法存储cookie,须要关闭浏览器的“阻止跨(网)站跟踪”开关。
参考:https://blog.csdn.net/JamieCheung/article/details/80175591
Navigator 对象包含有关浏览器的信息。
能够利用navigator.vendor字段来判断是不是Safari浏览器,navigator.vendor字段是描述浏览器提供商的字段,在Safari下为“Apple Computer, Inc.”
pc端判断方法:/Apple/.test(navigator.vendor)。
可是这个字段仅仅适合判断是不是Safari,并且仅适合在PC上判断。在ios手机上,我经过alert(navigator.vendor);测试,不管是不是safari浏览器,都弹框“Apple Computer, Inc.”
手机端判断方法:/Safari/.test(navigator.userAgent) && !/Chrome/.test(navigator.userAgent);【测试了ios上的safari浏览器和非safari浏览器和安卓上的浏览器,结果safari浏览器的navigator.userAgent字段包含Safari不包含Chrome,ios上的非safari浏览器不包含Safari和Chrome,安卓上的浏览器包含Safari和Chrome】
八、单点登陆
单点登陆(Single Sign On),简称为 SSO,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企业业务整合的解决方案之一。SSO的定义是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须要登陆一次就能够访问全部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
很早期的公司,一家公司可能只有一个Server,慢慢的Server开始变多了。每一个Server都要进行注册登陆,退出的时候又要一个个退出。用户体验很很差!你能够想象一下,上豆瓣 要登陆豆瓣FM、豆瓣读书、豆瓣电影、豆瓣日记......真的会让人崩溃的。咱们想要另外一种登陆体验:一家企业下的服务只要一次注册,登陆的时候只要一次登陆,退出的时候只要一次退出。
参考:https://yq.aliyun.com/articles/636281
如图所示,图中有4个系统,分别是Application一、Application二、Application三、和SSO。Application一、Application二、Application3没有登陆模块,而SSO只有登陆模块,没有其余的业务模块,当Application一、Application二、Application3须要登陆时,将跳到SSO系统,SSO系统完成登陆,其余的应用系统也就随之登陆了。
如上图所示,咱们在浏览器(Browser)中访问一个应用,这个应用须要登陆,咱们填写完用户名和密码后,完成登陆认证。这时,咱们在这个用户的session中标记登陆状态为yes(已登陆),同时在浏览器(Browser)中写入Cookie,这个Cookie是这个用户的惟一标识。下次咱们再访问这个应用的时候,请求中会带上这个Cookie,服务端会根据这个Cookie找到对应的session,经过session来判断这个用户是否登陆。若是不作特殊配置,这个Cookie的名字叫作jsessionid,值在服务端(server)是惟一的。
同域下的单点登陆是巧用了Cookie顶域的特性。若是是不一样域呢?不一样域之间Cookie是不共享的。
具体流程以下:
至此,跨域单点登陆就完成了。之后咱们再访问app系统时,app就是登陆的。接下来,咱们再看看访问app2系统时的流程。
这样,app2系统不须要走登陆流程,就已是登陆了。SSO,app和app2在不一样的域,它们之间的session不共享也是没问题的。
补充: https://www.cnblogs.com/EzrealLiu/p/5559255.html
九、微信登陆
网站内嵌二维码微信登陆JS代码中href字段做用?
答:若是第三方以为微信团队提供的默认样式与本身的页面样式不匹配,能够本身提供样式文件来覆盖默认样式,并把连接地址填入href字段
扩展:
iframe跨域:浏览器有一个同源策略,第一种限制就是不能经过ajax的方法去请求不一样源的文档。第二种限制是浏览器中不一样域的框架之间是不能进行js的交互操做的。
十、h5页面在手机上返回如何刷新页面
var isPageHide =false; window.addEventListener('pageshow', function () { if (isPageHide) { window.location.reload(); } }); window.addEventListener('pagehide', function () { isPageHide =true; });
onpageshow 事件在用户浏览网页时触发。onpageshow 事件相似于 onload 事件,onload 事件在页面第一次加载时触发, onpageshow 事件在每次加载页面时触发,即 onload 事件在页面从浏览器缓存中读取时不触发。
onpagehide 事件在用户离开网页时触发。离开网页有多种方式。如点击一个连接,刷新页面,提交表单,关闭浏览器等。.onpagehide 事件有时能够替代 onunload 事件,但 onunload 事件触发后没法缓存页面。
十一、电商超卖及解决方案(事务锁、乐观锁)
1)电商超卖
参考:https://blog.csdn.net/mydistance/article/details/85236410
超卖即“超卖缺货”,当宝贝库存接近0时,若是多个买家同时付款购买此宝贝,将会出现“超卖缺货”现象。电商大促期间,随着各类优惠促销活动的刺激,订单量会急速增加。随着销量的节节攀升,商品超卖问题也愈来愈严重,严重影响了商家的正常运营。
库存会带来“超卖”的问题:售出数量多于库存数量。因为库存并发更新的问题,致使在实际库存已经不足的状况下,库存依然在减,致使卖家的商品卖得件数超过秒杀的预期。
优化:
2)悲观锁和乐观锁
参考:https://www.imooc.com/article/details/id/44217
悲观锁:老是假设最坏的状况,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认为别人会修改,因此每次在拿数据的时候都会上锁,这样别人想拿这个数据就会阻塞直到它拿到锁(共享资源每次只给一个线程使用,其它线程阻塞,用完后再把资源转让给其它线程)。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里边就用到了不少这种锁机制,好比行锁,表锁等,读锁,写锁等,都是在作操做以前先上锁。Java中synchronized
和ReentrantLock
等独占锁就是悲观锁思想的实现。
乐观锁:老是假设最好的状况,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认为别人不会修改,因此不会上锁,可是在更新的时候会判断一下在此期间别人有没有去更新这个数据,可使用版本号机制和CAS算法实现。乐观锁适用于多读的应用类型,这样能够提升吞吐量,像数据库提供的相似于write_condition机制,其实都是提供的乐观锁。在Java中java.util.concurrent.atomic
包下面的原子变量类就是使用了乐观锁的一种实现方式CAS实现的。
乐观锁相对悲观锁而言,乐观锁机制采起了更加宽松的加锁机制。悲观锁大多数状况下依靠数据库的锁机制实现,以保证操做最大程度的独占性。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数据库性能的大量开销,特别是对长事务而言,这样的开销每每没法承受。而乐观锁机制在必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乐观锁,大可能是基于数据版本( Version )记录机制实现。何谓数据版本?即为数据增长一个版本标识,在基于数据库表的版本解决方案中,通常是经过为数据库表增长一个 “version” 字段来实现。读取出数据时,将此版本号一同读出,以后更新时,对此版本号加一。此时,将提交数据的版本数据与数据库表对应记录的当前版本信息进行比对,若是提交的数据版本号大于数据库表当前版本号,则予以更新,不然认为是过时数据。
两种锁的使用场景:两种锁各有优缺点,不可认为一种好于另外一种,像乐观锁适用于写比较少的状况下(多读场景),即冲突真的不多发生的时候,这样能够省去了锁的开销,加大了系统的整个吞吐量。但若是是多写的状况,通常会常常产生冲突,这就会致使上层应用会不断的进行retry,这样反却是下降了性能,因此通常多写的场景下用悲观锁就比较合适。
乐观锁常见的两种实现方式:乐观锁通常会使用版本号机制或CAS算法实现。
CAS算法:即compare and swap(比较与交换),是一种有名的无锁算法。
CAS算法的缺点: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UX)
1)步骤型导引: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有序的任务操做流,每一个简化后的任务均可以快速完成,以帮助用户顺利完成总体任务。
综合考虑用户的易用性和情感化因素,过多的信息难以让用户聚焦,同时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在校验上也承载了极大的分险,由于数据越多,修改校验后的错误信息的难度就越大。面对这种交互信息繁多的状况,分步分解任务后,用户只须要按着机器预置好的一系列步骤,每完成一步对于用户情绪上会有成就感加成,同时聚焦每一页关键任务,分步校验,避免用户挫败感,高效完成表单的填写。
在上图中,金蝶云苍穹产品里的出差类应用,原来的长单据填写被拆解成三步填写,下降决策成本与用户风险,用户只须要关注当前步骤的结果。该方法同时适用于PC端、移动端等各终端。对于移动端而言,须要时刻注意在录入表单的场景中,键盘弹起后剩余的界面空间,此时保证信息出如今界面上方,也是易用性的细节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