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e2fs、mkfs.ext二、mkfs.ext三、mkfs.ext4都可用于磁盘格式化!(mkfs.ext4=mke2fs -t ext4)node
语法: mke2fs [选项] [参数]
选项:
-L:=label,预设该分区的标签
-t:用来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xfs、ext四、ext三、ext2等)
-b:分区时指定每一个数据块的大小,目前支持102四、24八、4096 bytes每一个块
-i:设定inode大小,默认单位是byte
-N:设定inode数量,有时候默认的数量不够用,因此须要本身设定inode数量
-c:在格式化以前先检测一下磁盘是否有问题,加上这个选项后会很是慢
-m:格式化时,指定预留给管理员的磁盘比例,是一个百分比,只针对mke2fs命令spa
“mke2fs”不支持xfs系统格式!io
建立xfs格式分区:语法
注: 格式化过的磁盘能够再次进行格式化!im
磁盘格式化完成后须要挂载后才能进行是使用。
在挂载某个分区前须要先创建一个挂载点,这个挂载点是以目录的形式出现的。一旦把某一个分区挂载到了这个挂载点(目录)下,那么再往这个目录写数据时,则都会写到该分区中。
注意:在磁盘挂载分区前,挂载点下必须是空目录,由于磁盘挂载后该目录下以前的东西就看不到了,只有卸载分区后才能看到。d3
语法: mount [选项] [盘符] [挂载点]
注: 盘符能够是磁盘分区名、磁盘的UUID. 经常使用选项:
-a:把/etc/fstab中出现的全部磁盘分区挂载上
-t:指定分区类型,默认不指定会自动识别
-o:=options指定挂载分区特性(分区表第四列那些)数据
mount命令不加任何选项时,该命令可查看当前系统已经挂载的全部分区及其文件系统的类型、挂载点和一些选项信息。img
fstab分区表tab
进行磁盘挂载:文件
卸载磁盘分区。
语法: umount(选项)(参数) 选项: -l:= lazy 卸载分区时没必要退出分区所在目录
注: 当在要卸载的分区所在目录进行卸载时是没法直接完成的,解决办法有两种,第一,退出当前目录再卸载;第二,使用‘umount -l’
使某分区开机自动挂载的办法:
在/etc/fstab中添加一行代码‘UUID=abb35b1c-5bb9-4e78-a6c2-4d4d30ab74c0 /boot xfs defaults 0 0’
把挂载命令写到/etc/rc.d/rc/local文件中。
“dd”:用于操做磁盘的命令(可读可写) if:读取位置 of:写入位置 bs:=block size 块大小 count:磁盘大小(此处=10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