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Logic教程

一:简介java

1.一个文件,能够分文件安装。web

2.可见它是架构层面的可扩展性。算法

3.这是各款服务器的对比tomcat

二:安装安全

1.配置要求服务器

2.安装过程cookie

3.测试安装session

a.创建一个新的域,默认名:base_domain.架构

b.配置管理员用户名,密码。密码暂定:weblogicAa1&负载均衡

c.域建立完后就能够启动后。而后输入刚才的用户名,密码能进入控制台,说明安装成功了。

http://[主机IP]:7001/console/

三:基本概念

1.域感受就是对服务器资源等的划分。单部署多个域,单域部署多个机。这点开始是没注意到的,集群须要在一个域中,不能在多个域中。

2.始终注意这一点:一个域就是一个管理节点,是管理的单元。域能够是逻辑或地域的划分,小型单元的更能高效的管理,能够按开发,测试,生产来划分。

4.为何域?域是一种管理单元(如区分开发,测试,生产),地域,业务,职责等。重要的是域之间是能够通讯的,这样比一个域过于庞大而很难管理好的多。

5.WebLogic Server是一个执行 weblogic.server类的java虚拟机。

6.域的中央控制实体就是管理服务器了,配置信息包号config.xml,每一个服务器器实例都包含日志信息,实例服务器的管理配置信息是从管理服务器得到的。

7.做为管理服务器的实例不会运行业务应用程序,只管理域中的资源,受管服务器实例要运行业务应用程序。

8.管理服务器有一个节点管理程序,须要时候,能够决定请求分发和启动那个节点。

9.machine是能够承载一个或多个weblogicserver实例的物理计算机。

一个域可能包括1个或多个机器,1个机器可能包含多个服务实例,一个域只有一个管理服务器(确实是这样的)。

10.个人理解要没错的话,集群是同个域里面有多个受控服务实例的结构。

四:目录结构

1.配置文件

每一个元素都会提供一个配置API中相应的属性。

2.config.xml

是存储管理对象的变动信息,通常经过控制台修改,配置文件下有很多元素,每一个元素又有一些本身的属性,每一个属性都有对应API.

3.weblogic.xml

有点相似web.xml,里面有些安全映射功能(不知道干毛的),除此外还有不少session,url,cookie,文件jdbc持久化,jsp编译配置,j2EE规范的web.xml配置融合,自身的权限控制,安全验证,EJB配置等。

4.日志文件

a.域日志文件如

D:\Oracle\Middleware\user_projects\domains\base_domain\servers\AdminServer\logs\base_domain.log 默认名domain_<name>.log

b.服务器日志文件

D:\Oracle\Middleware\user_projects\domains\base_domain\servers\AdminServer\logs\WLS_HOME\user_projects\domains\base_domain\servername\logs\AdminServer.log 默认名server_<name>.log

五:经常使用,如今咱们是把tomcat的项目迁移到weblogic服务器上,须要添加个weblogic.xml配置文件。

 

WEBLOGIC负载均衡原理 

http://blog.itpub.net/25462274/viewspace-1442487/

(2) Clustered Servlets

Servlets也是能够进行Cluster的。对于Servlets,它用replica-aware proxy替代了replica-aware。这个proxy接受web server上全部请求,并转给集群中的某一Server。Proxy对cluster的全部请求进行负载均衡,而且当请求失败时会进行恢复处理。Proxy还能够在cluster中特别是Server没有正常完成请求响应时保持session状态。当session初始化时,proxy按照负载均衡算法选择一台Server保存session,此后,全部与此session相关的请求都由这同一台Server处理。为了不当此Server出错时,没法保存客户端状态信息,因此session会被复制下来,而且session的全部变化都会在备份中进行及时更新,这样,当原有Server在响应请求过程当中失败时,proxy会当即获取session的备份,并由此继续响应客户端请求,同时作新的复制。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