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html
1.磁盘的基础知识linux
磁盘就是永久存放数据的存储器(以下图所示),不过磁盘上面也是有缓存的(芯片)。存储的内容通常有视频,文本,音频等各类数据,如今已经成为电脑和服务器不可缺乏的配件。数据库
做用:因为计算机在工做时,CPU、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之间要进行大量地交换数据,所以存储器的存取速度和容量也是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服务器优化场景下,硬盘的性能是决定网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数组
经常使用的磁盘(硬盘)都是3.5英寸的,常规的机械硬盘,读取性能跟内存比差了不少,因此,在企业工做中,咱们才会把大量的数据缓存到内存中,写入到缓冲区,这是当今互联网网站必备的解决网站访问速度慢的方案。缓存
图-可插拔硬盘外壳安全
图-企业级磁盘外观(硬盘)服务器
磁盘的接口包括IDE,SCSI,SAS(服务器标配),SATA(民用),PCI-E(M2)(固态)、其中IDE、SCSI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网络
磁盘的类型又分为机械硬盘和SSD固态硬盘两种。架构
性能与价格排序(从高到低):SSD(固态)> SAS > SATA。并发
2.磁盘的相关单位
如今生产的单块磁盘容量愈来愈大,体积却愈来愈小,速度也愈来愈快了,其中常见的有300GB、600GB、1TB、3TB、4TB等规格。
因为计算机是经过电位记录信息的,所以仅能识别0和1这两个数字,故而在计算机内部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进行存储和运算的,下面列出计算机数据的经常使用计量单位。
位(bit)
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为位(bit),中文称为比特,一个二进制位由0或1表示两种状态,要表示更多的信息,就要把多个位组合成一个总体,通常以8位二进制数组成一个基本单位。因为比特这个单位过小了,所以,使用比特做单位的比较少,作网络带宽的公司使用的单位是bit,网络带宽速率通常用Mbit/s来表示,正常的下载速度就是1Mbit/s=128KByte/s,这就是咱们购买了1MB的带宽,而实际的下载速度为128KB的缘由。
字节(Byte)
字节是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为B,规定一个字节由8个位组成,即1B=8b。通常状况下,一个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为国际标准,称为ISO 646标准。适用于全部拉丁文字字母。)占用一个字节,一个汉字占用2-4个字节。
数据单位换算关系:
1B =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PB=1024TB
1EB=1024PB
注意:企业级硬盘计算:以1000位单位进行换算,即1TB=1000GB。
3.计算机和服务器的各硬件I/O对比
图-计算机各级设备I/O基本对比
I/O(Input/Output)即为输入/输出,通常翻译为读写。
衡量磁盘读写速度的单位是iops,即input/output/ per second(每秒的输入输出)。其换算关系以下:
1s(秒)= 1000ms(毫秒)= 1000 000μs(微秒)= 1000 000 000ns(纳秒)
经过上图不难发现,
CPU处理速度最快,其次是内存,最慢的就是硬盘和网卡了。经过这张图能够了解不一样的设备性能差距,未来作运维工做的时候,可从速度慢、瓶颈大的方向进行优化。
4.磁盘特色总结
企业级硬盘适合7*24小时使用,通常较贵,与笔记本以及家用台式电脑硬盘有区别(工业级和家用)。
对于企业高并发网站来说,都会尽可能让用户从内存中读取数据,而不是硬盘。
企业运维和架构师的网站优化,以及服务器、软件的优化核心本质,几乎都是在调整磁盘和内存之间的使用比。
什么是Raid呢?它实际上是一种技术,叫作磁盘冗余阵列,Raid的实现有软Raid(即软件实现)和硬Raid(即硬件实现)两种,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硬件Raid实现的性能、冗余都比软Raid更好、更高。
当网站数据量很大的时候,单块盘装不下了,若购买多块硬盘存放数据,就须要工具(Raid)把全部硬盘整合成一个大磁盘,再在这个大磁盘上进行分区(划分隔断、虚拟磁盘)存放数据,可是硬盘多了势必会损坏,可数据是不能丢的。所以,Raid还有另一大功能,就是多块硬盘放在一块儿能够配置冗余(备份)。这样,即便有若干硬盘损坏了,数据也不会丢失,又由于业务对多块硬盘存储的数据访问效率也有需求,所以,Raid又分了不一样的级别,好比,Raid0,Raid1,Raid5,Raid10等。
1.Raid卡的好处:
能够把全部的硬盘整合到一块儿(扩充容量)
可让数据更安全(数据冗余)
能够得到更高的效率(读写性能)
有Raid卡后,通常会把磁盘链接到Raid卡上,而不是直接插到主板上了,Raid卡最终插到主板对应的插槽里。
Raid卡及其电池以下图所示:
图-Raid卡及Raid卡电池
前面已经提到,Raid分软Raid和硬Raid,其中,硬Raid卡又分为两种,即:
服务器板载Raid卡,仅支持Raid0和Raid1级别。
独立Raid卡,支持更多的功能。
Raid的级别有不少种,常见的Raid级别有Raid0,Raid1,Raid5,Raid10,Raid级别的特色的内容会在讲解磁盘的时会详细说明。
互联网公司服务器通常都会购买独立Raid卡,固然,Raid卡上也是有缓存的。
冗余从好到坏:Raid一、Raid十、Raid五、Raid0
性能从好到坏:Raid0、Raid十、Raid五、Raid1
成本从低到高:Raid0、Raid五、Raid一、Raid10
企业中的服务器如何选择Raid级别:根据数据的存储和访问的需求,去匹配对应的Raid级别。这句话适用于互联网的全部公司。
图-Raid级别的工做流程
了解Raid常见级别、冗余、性能、硬盘数量及其应用场景。
Raid 0 (以四块盘为例)
容量:是四块盘加在一块儿的容量。
性能:读取性能理论上是单个磁盘的4倍,磁盘越多倍数越小。
冗余:无冗余。
应用场景:不要求安全,只要求速度。适合大规模并发读取。例如数据库从库,存储从库。
Raid 1
容量:两块硬盘容量之和的一半。只能有2块盘。
性能:读取性能理论上和单个磁盘相似。写入速度慢。
冗余:100%冗余。在全部raid级别中,raid1具备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
应用场景:只要求安全,对速度不要求。适合系统盘和监控服务器。
Raid 5
容量:至少3块盘,损失一块盘的容量。
性能:读取速度和Raid 0差很少,只是多了奇偶校验,写入速度比单个磁盘稍慢。是Raid 0 和Raid 1的折衷方案。
冗余:最多损坏一块盘。
应用场景:适合对性能和安全有必定要求但又不太十分高的状况。例如广泛数据库和存储库。
Raid 10
容量:至少四块盘,损失一半的容量。
性能:读写都很快。
冗余:能够损坏一半。
场景:对于性能和安全都要求的状况。例如高并发或高访问量数据库主库,存储主库。
光驱(以下图所示)做为一个设备也已经几乎退出历史舞台了,几乎全部的影视剧、音乐等也都再也不用光驱发行了。
光驱的功能:听歌,看牒,装软件,用游戏光牒打游戏等等。
在企业应用中,光驱的主要做用用于服务器装系统,不过,出于为公司省钱考虑,可在购买服务器时淘汰光驱,换成下面的高效安装方式。
用U盘作镜像来安装系统。
还能够用更高端的网络安装(ftp,http)。
以及无人值守批量安装系统(cobbler或kickstart)。
图-光驱及光驱的存放盒
远程管理卡(以下图所示)是服务器特有的远程管理部件,在家用电脑及笔记本电脑上是不存在的。
它的做用是经过网络远程(异地)开关服务器,并能够查看服务器开关机的过程等信息,早期(2010年之前),服务器托管在IDC机房,一旦出现问题,还得跑机房或者请机房的人管理。有了远程管理卡以后,运维人员管理服务器的效率就大大的提升了。
远程管理卡有服务器自带的和独立的两类。服务器自带的远程管理卡,能够关机、开机,可是看不到开关服务器的过程。因此,建议给服务器配备独立的远程管理卡,可能会多花100多块钱的样子,可是,当服务器出现问题,就不须要打车或者出差,也不用给机房人员打电话了,能够利用远程管理卡快速查看服务器故障并恢复服务。
图-远程管理卡外观及插在服务器上的链接线
小知识点:在Dell服务器中,远程管理卡叫作iDRAC 又称为Integrated Dell Remote Access Controller,也就是集成戴尔远程控制卡,这个请你们注意。
服务器通常存放在机房的机柜里面的,在安装时必定要给服务器的各种线贴上规范标签,标记出每根线的用途等必要信息,以下图所示:
图-服务器上网线上的标签及电源上的标签
做为一名专业的linux运维人员,不只仅是要熟练linux运维管理,在工做中的各个方面都须要作得更专业和规范,下面是关于专业和不专业的差异有多大的图片和文章,供你们参考。
相关文章:
https://blog.51cto.com/oldboy/2083789
http://mt.sohu.com/20150504/n412315357.shtml
赏心悦目啊,今后不再担忧个人服务器的网线会忽然掉线了:
机房里面的图片:
上海地区的一些机房地址:
http://www.starsdns.cn/news/list.asp?newsid=31